颜晓峰: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09 次 更新时间:2022-12-13 19:14

进入专题: 精神生活   共同富裕  

颜晓峰  


共同富裕是人类自古以来的美好理想,更是社会主义的不懈追求。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一步步将实现共同富裕推向前进,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实现了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性转变,逐步形成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明确提出精神生活富裕的重要范畴,并将精神生活富裕作为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和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追求,提升了共同富裕的境界,开阔了共同富裕的领域,为新发展阶段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指明了正确方向。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观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了阶级及贫富差距、两极分化后,就产生了改变这种社会不平等的诉求。无论是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还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全体社会成员经济上“普遍公平”的主张,都成为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观的思想营养。马克思主义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科学阐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条件、制度基础、发展阶段等根本性问题,并将其纳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内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一奋斗历程中,包括精神生活富裕在内的共同富裕观逐步发展完善。

共同富裕是人类解放的基础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人类实现自身解放,就是要从资本主义社会和旧社会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社会关系、精神关系的奴役和束缚下解放出来,实现经济解放、政治解放、社会解放、精神解放,自己成为历史的主体、社会的主人,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人类自由解放是全方位的,基础的条件是从贫困的状态下解放出来,能够享受相对充裕、富裕的物质生活。否则,其它领域的解放也很难巩固和持久。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因此,共同富裕并不仅仅是物质生活和经济发展问题,也具有实现和保证人类自由解放的历史意义。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民的主体地位,不仅表现在“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而且要表现在中国人民开始富裕起来了。毛泽东同志在指导农业合作化时指出:“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在谈到社会主义改造问题时指出:“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我国比现在大为发展,大为富、大为强。现在,我国又不富,也不强,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在农业国的基础上,是谈不上什么强的,也谈不上什么富的。但是,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同时强调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得失、是非、成败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实践中,在从消灭绝对贫困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转变中,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指出“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共同富裕是社会全面进步的产物。马克思主义考察贫富差距问题,不仅仅把它看作是一个生活资料分配问题、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依据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总体状况出发,认识为何共同富裕、何以共同富裕等根本性问题。共同富裕是人民的共同富裕,全体人民共享生产劳动的成果,只有在人民获得政治解放,成为国家和社会主人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共同富裕依赖于一定的分配方式,而生活资料的分配方式,说到底是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因此只有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才有可能实现共同富裕。保证共同富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能随心所欲地建立,不能建立在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上,只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物质财富的充分积累,才有可能保证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产物,而社会公平正义、共同富裕和平均主义的区别、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等,则是需要在价值观和思想理论层面搞清楚的问题。只有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才能制定出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可以说,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发展程度。

共同富裕是阶段性发展的过程。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存在着不平衡的情况。因此,共同富裕是循序渐进、阶段推进的过程。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构想,并且指出:“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条件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新的发展目标。这就告诉我们,与改革开放之初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目标重点相比,如今的目标重点转到了先富带后富、帮后富,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上。同时要看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发展过程,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我们要实现14亿人共同富裕,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这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要持续推动,不断取得成效。”

提出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始终是党的奋斗目标,我们党一直是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统一的基础上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到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再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表明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自觉、对共同富裕内涵的拓展。

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指导方针,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在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尽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变国家贫困状态的过程中,社会上出现了“一切向钱看”的现象。对此,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提出了包括精神文明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我们党始终坚持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从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出发,把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人民共同富裕联系起来,进一步强调要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这就告诉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应把文明落实到人民生活中,体现到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富裕上,这也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和标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识。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富裕观,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观。

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到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恩格斯指出:“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在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才能提出的任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样需要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我们党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任务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因为要多方面享受,他就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精神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求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增强人的精神素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也就是要求实现人的精神生活富裕。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提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质上就是将人民精神生活富裕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更加突显出来,更加重视人民精神生活富裕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到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物质文化需要相比,领域更宽、层次更高、形式更多,其中美好精神生活需要处于更为突出的位置。因为美好生活需要的各个方面得到满足,都要通过精神上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行体现,而物质文化生活的满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要求的满足,都会转化为精神的满足,成为精神生活的富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特别强调全体人民的而不仅仅是少数人的精神生活富裕,是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而不仅仅是一部分人的精神生活富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伟大抗疫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正是由于始终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牢记守住人民的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根据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要求,推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实践不断深化。明确提出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大思想,就是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运用于保障和提升人民的精神利益上,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最新进展,就是将“守的是人民的心”精准落实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上。促进物质生活富裕是“守住人民的心”,促进精神生活富裕同样是“守住人民的心”。

全面准确把握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

提出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明确了富裕的内容是精神生活,富裕的主体是人民,富裕的要求是共同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相比,既有共性的内容,也有特殊的内涵,需要深入研究、准确把握。

精神生活富裕在社会和人的发展进程中愈益重要。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之际,明确提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表明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是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继续提高物质生活质量和水平的同时,人民的文化水准、精神追求、主体意识也在提高。过去在摆脱贫困、解决温饱、追求小康时期不突出、不迫切的需要,现在成为突出的、迫切的需要。人们不仅没有满足于收入提高、衣食无忧,止步于物质生活层面的丰裕,而且要继续接受各种开阔眼界、丰富素养、怡情养性的教育,继续提升认识世界的能力、欣赏美好的品味、立身为人的道德。人们对富裕的认识也有了新的理解,新富裕观并不追求豪宅名车、珠光宝气、美酒佳肴这些外在的标识,而是在财务相对自由的基础上追求普通的生活、新颖的思想、健康的情趣、自律的品德、怜悯的情怀等这些内在的体验。还要看到,物质生活富裕与精神生活富裕并不一定是等价的,物质生活贫困未必精神生活也相应贫困,物质生活富裕未必精神生活也相应富裕,现实生活中二者的反差是经常存在的。提出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正是要尽力消除这二者之间的不平衡、不对等状况,逐步让更多的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起来。

精神生活富裕包含多方面的要求。回答什么是精神生活富裕,首先要明确是什么样的精神生活富裕。我们所说的精神生活富裕,是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价值取向的,说的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精神生活富裕(这是精神生活富裕的前提)。我国人民的精神生活,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引导下、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熏陶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能离开这个大前提去谈人民精神生活的富裕。精神生活富裕,是指精神生活目的的全面性,不是一种功利性的精神生活目的,而是追求精神生活的完善,不仅求知而且求善求美,如同马克思所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是指精神生活层次的全面性,不是局限于个体、自我的精神感受,而是具有群体意识、民族意识、人类意识,把“小我”与“大我”连通起来;是指精神生活类型的全面性,不是单一的精神生活类型,而是在科学和人文、逻辑和情感、计算和伦理的均衡中享受精神生活的完美;是指精神生活内涵的全面性,了解历史传承的精神财富、吸收现代创造的精神成果,把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上;是指精神生活途径的全面性,不是仅从阅读中获取精神营养,实践和交往、感性和理性、哲理和艺术等都可以成为精神生活富裕的途径;是指精神生活条件的全面性,不是仅依靠个人的能力来提升精神生活水平,而是有国家文化建设的保障,社会的精神产品、文化产业、传播方式等都要发达健全。

实现精神生活富裕的人民性和共同性。富裕不是少数人的“专利”,不是只有少数人才能获得和享受。提出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则进一步表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群众不仅物质生活能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而且精神生活也能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精神生活富裕的人民性和共同性,是指精神生活富裕不是先富起来的人们的“凡尔赛”,不是文化精英们的特权,而是属于广大人民群众,人民共创共享精神文化成果。从现阶段来看,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造成了人民群众在精神生活的能力、水平和质量上也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本身存在着不同层次,人民精神发展的空间和条件也存在着很大差距。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收入差距、“数字差距”将进一步缩小,全体人民的共同发展将进一步提升,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条件将进一步成熟(不是整齐划一的前进,是稳步有效的推进)。为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打好基础、创造条件,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和应有之义。

注重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丰富多样性。人的精神世界是有个性的、有差异的,人的精神生活也不可能是千人一面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正是承认了精神生活的丰富多样性。这种精神生活的丰富多样性同时也是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特征,即人民享有自己精神生活权利的共同性。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世界、共同的民族意识,同时各民族保持各自具有传统特色的精神文化,又体现了各民族精神生活的丰富多样性。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地区差异明显,这对在不同地区成长的人们的精神气质有着很大影响,有的豪放、有的温婉,这就要求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不能厚此薄彼、互相排斥。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身处不同行业、从事不同职业,行业和职业对人们有着不同的专业训练,会产生具有显著行业和职业特征的精神禀赋,如军人的血性、教师的耐心、科学家的严谨、运动员的顽强等,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精神光谱。精神生活首先是个人的精神生活,个人是社会的人,但同时也是具体的、独特的、有个性的、丰富多样的人。每个人的精神生活都在社会的共同的主流的理想、道德、价值观的统领下,但又不是千篇一律的,这就要求保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承认差异、尊重多样。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扎实推动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

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其中就包括人民精神生活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没有精神生活方面的实质性进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定是不完整的,也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富裕。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继续和深化,但又有着新的视角、标准和要求,需要在新征程中扎实推进、取得成效。

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必然要建立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建设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物质生活富裕就有了坚实保证,就能为精神文明高度发展提供物质文明基础,为精神生活富裕创造更好条件。“精神立则民族立,精神强则国家强。”建设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精神生活富裕就有了丰厚资源,就能为物质文明发展提供精神文明动力,为物质生活富裕注入精神灵魂。历史唯物主义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出发,强调物质文明建设、物质生活富裕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又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出发,指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二者之间并不一定是时时完全等同的。但总的来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相互支持,是最有利于二者相互促进、共同上升的。中国式现代化正是要创造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着力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能创造物的全面丰富,就能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创造物的基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用伟大民族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能为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培育生产、劳动、创造、享用主体。这就形成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良性循环。

完善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的制度。实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仅要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而且要有各方面的制度保障。最根本的是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权利。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切实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权益,才有可能实现共同富裕。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就要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影响和阻碍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障碍。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避免‘内卷’、‘躺平’。”这就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造就有利于共同富裕的制度环境。需要指出的是,追求共同富裕,又不能在制度设计中搞过头的保障,要坚决防止落入“福利主义”的陷阱。

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要创造和形成相应的条件。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就能够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


颜晓峰,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来源: 人民论坛


    进入专题: 精神生活   共同富裕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913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