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毅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性贡献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08 次 更新时间:2022-12-08 19:12

进入专题: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何毅亭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不断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到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深刻改变了世界,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明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一思想不仅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也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为破解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了世界性贡献。

对马克思主义作出全方位创新发展

时代孕育和催生了马克思主义,时代也呼唤和推动着马克思主义新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党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二十大把“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明确提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这一思想呈现全面系统完整的理论形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全方位、系统化创新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上,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最高原则,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立场上,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任务上,提出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上,提出新时代以来我国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阶段,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部署上,提出统筹推进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拓展和完善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上,提出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学说。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安全保障上,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新时代强军目标,优化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的强军布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军事学说。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部条件上,提出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方向,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障上,提出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等等。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精彩的华章。今天,科学社会主义最深刻的理论创新在中国,最广泛的实践运用在中国,最显著的发展成就也在中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理论上的新发展和实践上的新成就,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的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这不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作出新贡献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目标。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精辟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渊源、理论逻辑、实践特征和战略部署,全面展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图景,全方位深化了我们党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

人类现代化肇始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伴随着帝国主义扩张崛起建立起以西方为中心的文明体系。近代以来,中国的革命先驱和先进分子也曾幻想通过学习西方现代化、走西方发展道路来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我们把国家发展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找到一条通往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大中国特色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九条本质要求简洁凝练、内涵丰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五条重大原则既是方向指引,也是实践路径。其中,党的领导是最根本、最关键的原则。过去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最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进入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回顾历史,我们党带领人民通过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环顾全球,已经实现现代化的37个发达国家的人口合计为10.9亿人,其中多数国家只有几百万或几千万人口。中国式现代化,将以十多亿的人口体量整体迈向现代化社会,这将彻底改写世界现代化的进程、版图和态势,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可以预见的辉煌未来,必将开创人类历史和现代化进程的伟大奇迹,必将以累累硕果丰富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因历史传统、文化传承、现实国情、发展环境等各异,不同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途径必然具有多样性特点。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展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属性和根本追求,为人类现代化实践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中国人民的成功实践,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贡献了中国方案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应有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引领中国、贡献世界的科学理论,既体现了中国特色、中国立场和中国价值,又展现了胸怀天下、博采众长的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为破解人类共同难题、探索更好社会制度提供了新思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向何处去、人类怎么办”等重大时代课题的深刻思考。

当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命运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创造性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倡议,强调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长治久安、持续繁荣指明了方向、绘制了蓝图,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变局、乱局中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的大国担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反映了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高度统一,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鲜明的真理性、时代性、实践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不仅已载入党章和宪法,而且多次出现在联合国的决议和文件中,反映了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凝聚着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策主张,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的坚定决心。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世界政党政要广泛持续来电来函热烈祝贺习近平再次以全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多国领导人接踵访问中国,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和亚太经合组织系列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书面演讲引起热烈反响,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坚定信心,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和期待。

中国不仅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更以实际行动致力于与各国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公开承诺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以实际行动推进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世界。中国通过与世界各国共建“一带一路”,深化文化交融、文明互鉴、民心相通,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宏伟蓝图早日变成美好现实。从倡议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到倡议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从倡议并推动同多个国家和地区构建双边及区域性命运共同体到倡议构建一系列领域性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与时俱进、日益丰富,已经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书写的成功故事,对世界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将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继续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更多贡献,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


    进入专题: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思想与思潮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892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纪检监察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