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宇春 兰雨:中国式现代化及其指标体系构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67 次 更新时间:2022-11-30 19:49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邹宇春   兰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正在砥砺奋进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也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可供选择的道路。为更好地实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解和把握其概念内涵、发展路径以及测量指标是关键。

理解现代化的概念内涵

要理解何谓“中国式现代化”,首先要弄清楚何谓“现代”以及何谓“现代化”。在社会学领域,“现代”是指与传统中世纪社会不同的一种社会形态,并非纯粹的时间或时代概念。“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是在社会分化的基础上,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先导,以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为主要内容,表现为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变迁过程。

在“大社会”的视角下,现代化表现为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变迁过程,而不是某些指标的堆积,是一种与前现代社会发展相比独具特色的发展过程。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不能把它的“传统”与“现代”绝对割裂,相反,只有在本国家、本地区的发展传统基础上充分运用当下发展的特点和优势,扬长避短地推进现代化道路才能最终取得成功。然而,由于现代化作为社会变迁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社会形态,率先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并在经济水平上表现出了相对较高的成果,为此有学者将西方发达国家作为其他一切国家社会现代化的“典范”,提出了现代化的西方化,即无论历史经验、社会现状、发展起点有何不同,各个社会都将按照西方的发展道路,展现大体相似的现代化发展过程。比如,美国经济学家W.罗斯托认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要经历他总结发达国家经验所提出的六个阶段,即传统阶段、准备起飞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大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只有照搬西方国家的发展方式和路径才能最终实现现代化。不过,部分发展中国家走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失败事实深刻表明,这种观点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现实,并没有真正理解何谓现代、何谓现代化。

实际上,现代化并非只有单一的经济维度,在探索如何实现现代化时不能只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角度。发展社会学家胡戈维尔特认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社会中个人的价值观念以及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叠加导致的结果,社会经济增长与社会结构的变迁共同构成社会真正的发展”。现代化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以参照或遵循,发展中国家只能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依照本国的特点走自己的道路。历史反复证明,不顾本国国情、照搬西方模式,不是水土不服,就是成为他国附庸。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提到:“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

要真正理解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需要基于对比分析,通过了解什么是“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从而理解为何我们正在实践的是“中国式”且有别于西方式的现代化。

中国式的现代化与西方式的现代化存在不同。关于西方的现代化路径,马克思曾就对外贸易与资本主义扩张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他认为发达的第一世界与不发达的第三世界之间存在辩证关系,即西方之所以能够实现现代化,正是因为它剥夺了第三世界发展的机会,而第三世界又以其不发达状态帮助了西方的发达。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历史观为理解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极佳的方法论路径。

分析西方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可以发现,除了西方发达国家本身的科技发展、社会出现手工业者阶层、基督教新教徒的道德观念等内在动力外,他们实现现代化的必需条件之一,是第三世界很多国家的财富几乎是无偿地转入了欧洲等西方发达国家。马克思主义者在其“不发展的发展理论”中,强调欧洲各国经济之所以能扶摇直上,就在于通过殖民式的或者说不平等的海外贸易带来了爆发式的经济剩余价值。这些剩余价值大都集中在资本家手中,资本家又用它们完成了工业投资,进而为工业革命乃至现代化提供了必需的条件。在西欧通过掠夺海外的剩余产品进而取得社会和经济上的长足进步的同时,与西欧进行贸易的那些国家和地区却由于全面地丧失了剩余产品而被剥夺了经济发展的机会,在与西方国家的“互动”中出现人口下降、经济衰退、政治退化等现象。

在这一点上,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与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明显不同。在人口规模巨大、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大、地区差别明显的特殊国情下,中国的现代化没有范本可学,在不断尝试摸索、学习创新、实践纠错、合作发展中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在借鉴西方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立足本国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发挥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团结奋斗、合作创新的传统和特点,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以为人民服务为目标,以全中华民族为行动主体,以守正创新为发展原则,面对“两个大局”,逐步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导下坚持推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当前我国科学技术、经济水平、社会水平、文明水平、政治水平、生态水平等多维度的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平衡发展、“一带一路”等多项重点项目和战略的完成或积极推进,都显示出中国的现代化既具有其他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点,更逐渐展现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五大特点。

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评估指标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使用甚广的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是“英格尔斯现代化指标体系”,直至21世纪初谢立中对该指标体系进行了溯源式澄清,提出国内专家学者应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进行客观的描述与分析。不过,虽然中国学者开始尝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评估体系,但仍内含于既有现代化理论之中,且存在两大有待完善的技术不足:其一,在社会指标的选择和指标权重的确定上尚未达成共识;其二,无论是英格尔斯的现代化指标(拉西特指标体系),还是中国学者所提出的现代化指标体系,都是分散型指标,并不适用于综合性评估。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开始走向“创造现代化”的新阶段,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更是为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可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中国式现代化”的论述和表达中,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特征及其所蕴含的“现代”元素和“中国”因素,已经形成较为明确和系统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他所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的五大特征,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评估指标提供了参考方向。

分析五大特征不难发现,它们涵盖了当前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治理等几大领域的内容,并为每个领域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内在的评估参照点。其中,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实现这样巨大人口规模的现代化,无论是难度和挑战还是其世界性意义都前所未有,基于此需考虑评估人的现代化、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需考虑测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评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与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这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先天性弊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需评估全国的物质发展水平,更需评估全民的精神发展水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避免了西方工业文明的生态危机,需在生态文明领域评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评估生态系统的循环与平衡,评估生态总价值。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走“国强必霸”、战争掠夺和对外转嫁发展代价的西方式现代化老路,需评估维护国家与国际和平稳定的各项措施,如可维护世界和平的举措、对外援助、维和次数与人员等。

总体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的成功探索,是不同于任何一种既有现代化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在吸取世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走一条创新的、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为讲好中国故事、提炼中国经验供世界参考,有必要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性阐述,并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评估指标。这两方面的研究工作,理应成为当前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三大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851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