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话语体系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与外界交流、沟通和互动的载体和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切实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多方努力,加大对外发声力度、拓宽发声渠道、丰富话语内容、增加话语主动性、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与此同时,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中还面临多重挑战。
(一)中国主题“他议”和中国形象“他塑”现象依然普遍。近年来,中国时常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国外媒体提及中国的频率极高,但是直接来自中国的声音仍很有限,中国人接受媒体访谈和对话的机会以及外文图书出版相对不足。整体而言,在国际舆论场中,中国给世界直接提供的一手信息和资料不够,有时发声质量不高,发声渠道不够多元,能够真正产生影响的声音就更少。诚如傅莹大使指出,外界关于中国的“资讯赤字”广泛存在。
(二)国际上针对中国存在信息和认知不对称。国际舆论场一直存在针对中国的话语屏障。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很多根植于历史或碎片化的信息及个别经历,有些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即使面对新事实也很难改变,甚至会转化为“立场”而被固化。在西方世界,一直存在针对中国的主导叙事,不少带有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异己特征明显,其背后是深刻的社会、文化和心理鸿沟。再加上很多外国人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政策不了解,存在认知误读甚至误解和偏见,这些因素往往成为阻挡中国声音的话语屏障,即使面对新事实和新变化,这种话语屏障也难以突破。同时,一些国家有意误解、曲解中国,有些媒体和政客出于政治目的针对中国进行断章取义式的报道或讨论,使今后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
(三)针对中国的负面信息经常误导世界舆论。长期以来,国际舆论不时出现针对中国的有意质疑甚至攻击。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快速发展愈发焦虑,防范意识上升,美国对中国加紧战略打压,在话语方面则不断搅动国际舆论,不时批评、质疑、污蔑甚至诋毁中国,并依赖其强势话语权和国际传播能力塑造中国的负面认知,影响国际舆论走向。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对西方主要媒体存在长期的路径依赖,经常把西方媒体作为信息源,直接转引西方媒体,导致针对中国的质疑和攻击转换为国际舆论场中的一种“普遍性”话语,甚至成为整体国际舆论的组成部分。
(四)一些国家无理打压中国媒体和媒介。尽管中国在对外宣传和国际传播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但是长期以来中国媒体在海外自主可控的传播渠道有限,而且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提升,一些国家不断加大对中国媒体的防范和打压,美英等国频繁对中国国际传播政策、机构和渠道横加干涉。除了针对中国官方媒体机构,西方国家还直接指向个体。可以预见,今后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中仍将继续面对此类话语博弈和挑战。
面对以上境况,中国必须更好地回应国际社会的期待和关切,在世界上塑造公正、客观、全面的中国观。为此,需要与时俱进、夯实基础、强化本领,在话语内容、话语风格、话语主体、话语平台以及话语人才等方面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第一,多层话语内容。就话语内容而言,对外话语体系建设首先需要明确话语重点,清楚对外应该重点讲什么。选取话语内容应基于扎实的调查研究,而不能简单地把国内宣传内容直接译成外文。在具体实践中,首先要选择一些纠偏性话语,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释、说明,化解误解和误读。进而,要加强话语主动性,主动设置话语议题,特别是要加大以下几方面的话语投入。一是加大对中国文化理念、文化内涵和中国国情的话语投入。二是加大对中国政治领域的话语投入。三是加大对中国实践的话语投入。四是加大对中国理论的建设和话语投入。
当然,加强多层话语内容,要注意与世界话语体系的融通,多强调共性,而不总是突出特性,多强调共同价值和共同理念,真正做到求同存异。要多利用世界通用的语言,把中国故事融入世界故事,把中国话语融入世界话语,实现话语共情。要区别对待各种针对中国的质疑和批评话语,针对立场性话语可有理有力表明态度,对于一些概念性语言需要进行话语谱系溯源,对其加以解构和重塑,以免陷入话语陷阱,对一些情感性语言则可置之不理,不计较一时得失。
第二,多样话语风格。加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要清楚用什么风格来讲述、如何讲。叙事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论证,一类是讲故事。如果是论证,就需要言而有信、以理服人,可以用具体数字、表格及图像等予以辅助。如果是讲故事,则要突出叙事特点,把看似无关联的内容通过某种情节和各类修辞手段有条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讲述,重要的是受众易听、易懂、易记,能激起认识和情感共鸣。
在选择叙事风格时,要有针对性地研究话语受众,针对不同受众群体使用差异性语言,选择不同的叙事风格。在讲述前要倾听和观察对方,基于受众群体的特点和偏好进行选择。同时,要弄清对方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及其兴趣点和关注点,在共性基础上再进行个性化表达。总之,了解话语对象,从共性入手,以个性化方式,聚焦熟悉的事,以生动、有趣、有情节的方式来讲述,让世界听到不同风格的声音和观点,在沟通中实现情感共鸣,当是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过程中努力的一个方向。
第三,多元话语主体。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应鼓励多元话语主体提高发声广度、密度和强度。扩大对外发声群体,尤其是民间的密集发声,以与官方话语相互补充,确保在不同场合都有来自中国的声音。不同的话语对象在信息接收方面偏好不同,多元发声主体可更好地影响不同话语受众,满足其话语关注点。除了政府官员、主流媒体等发声,民间组织以及专家学者、青年学生、驻外企业等都可以成为对外话语主体的组成部分,通过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多个角度塑造多元、立体、可亲、可信的中国形象。
第四,多维话语平台。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要清楚可以利用哪些平台发声。一方面,需要花大力气搭建对外传播平台,拓宽发声渠道。另一方面,也可挖掘非主流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传播资源,共同参与国际传播,与官方媒体相互补充。要加强对智能媒体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新闻写作机器人、智能影像等技术,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同时,要多利用现有的国际信息传播平台,如重要媒体、论坛和对话机制,积极参与讨论,增加发声广度和频率。针对误解和误读,可通过不同渠道把分歧讲清楚,防止矛盾积累和外溢,影响整体外部氛围和环境。与此同时,要积极寻找在国外媒体的发声途径,多提供信息,避免一些国外媒体总是援引美国等西方大国主流媒体的资讯。此外,应加强针对不同媒体的信息传播规律的研究,关注首发效应等信息传播特点,主动择机塑造传播机会。
第五,多学科人才培养。对外话语体系建设需要有大量人才作为保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科融通,兼顾外语能力、专业素质和通识素养。在人才培养方面,一要确保政治素质和能力。二要确保精通外语,能够在国际场合利用外语自如交流。三要注重拓宽国际视野。四要培养家国情怀,真正理解和热爱中国,了解中国的价值观、历史和文化、国情和成就、道路与制度、政策与立场等,否则很难向外界讲述、呈现一个全面、客观的中国。五要训练思维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注意了解把握不同文化与传统的差异、禁忌和偏好,避免不必要的疏忽和失误。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凸显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也不断面临新变化、新态势。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时刻处于世界聚光灯下,经常成为国际舆论场中的焦点,一些国家还不时对中国进行话语诋毁和攻击,给中国制造舆情和外交压力。同时,中国也在不断提出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需要得到更多理解和支持,凝聚更多共识和力量。这些都对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需要从话语内容、叙事风格、话语主体、话语平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努力,为维护国家利益、提升国家形象塑造良好的国际话语和舆论环境,增进各国相互信任,加强国际团结合作,共同应对风险挑战,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