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与安全问题,并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顶层设计下,不断推动两者同频共振、协同而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对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作出的战略部署,把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凸显出统筹谋划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的极端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在“两个大局”背景下,必须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增强忧患意识。为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我们需要厘清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发展与安全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发展是安全的基础与目的;另一方面,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和保障。
新发展理念下的安全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实现了神州飞天、蛟龙入海、嫦娥奔月,在高铁、5G网络技术、移动支付工具等方面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并取得了众多举世瞩目的科技创新成果。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阻碍高质量发展进程的科技安全问题;随着我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等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各地之间的互联互通更为便捷频繁,与此同时,跨地区的违法犯罪活动也与日俱增,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安全稳定与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将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但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生态安全问题;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走出去”与“引进来”战略是对外开放政策的现实呈现。但近年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广泛存在,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势力逐渐抬头,局部冲突此起彼伏,国际安全局势不容乐观,安全稳定的风险点持续增加,作为国家利益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外利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人民群众在享受经济、文化、社会保障等领域发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安全的挑战: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其对人类的生命安全产生了重大的威胁;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的保障工作任重而道远;企业在日常监管、联防联控等环节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由此可见,发展是最大的安全,建立在发展基础上的安全才更为牢靠。因此,我们需要在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对发展中孕育的安全风险进行充分的研判,并寻求解决之道。
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机制需要树立的思维
首先要树立战略思维。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因此,我们需要牢固树立战略思维,从全局上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抓住关键问题与主要矛盾,从宏观战略高度对国家的安全与发展问题进行决策部署与系统谋划,树立“全国一盘棋”的理念,统筹各个部门的力量,形成处理国家安全与发展工作的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十年来,我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应对持续加剧的全球变暖问题,我国生态环境相关部门积极践行环境保护战略,树立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巴黎协定》的文件精神,提出了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时间表与路线图,不断推动我国的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大规模推行使用清洁、绿色的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能源的依赖性,进而逐渐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维护生物的多样性,最大程度地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其次要培育系统思维。在国家产生以后,国家安全就成为了一个社会系统,国家安全活动则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国际局势的演变,国家安全这个社会系统愈发复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在国家安全这个系统中,不同领域的安全不是分散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彼此联系的,共同形成了一张环环相扣的国家安全网络,各类国家安全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譬如:中东北非国家长期受到内外冲突的威胁,进而上述国家的主权、政权、政治制度也会受到严重冲击。在其军事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的前提下,政治安全也会面临着威胁与挑战。因此,面对国家安全这个复杂的系统,我们需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运用系统思维处理纷繁复杂的国家安全问题。
再次要坚持底线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因此,我们需要在总体上做到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强化忧患意识,遇事冷静,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方略;我们需要牢牢掌握安全领域相关工作的主动权,可视化分析评估各类安全风险影响因素,着力化解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安全威胁;我们需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平衡好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自主调节的关系,防范在金融领域出现系统性的风险。
然后要遵循法治思维。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过程中,法治思维的树立与运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立法方面,我国立法机关已经先后制定修改了《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生物安全法》等一系列与国家安全相关的法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法律体系;在执法方面,我国各级行政机关严格执行国家安全法律的各项条款,对违反国家安全法律的单位与个人给予适当的惩处,追究其法律责任;在司法方面,我国各级司法机关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并重,依法对各类威胁国家安全的行为开展侦查、审查起诉与审判工作,最大程度地打击惩治背叛国家、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依法对上述行为实施者定罪量刑;在守法方面,我国可以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节点运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国家安全法律所涉及的具体条款开展宣传活动,激发社会公众学习国家安全相关法律的积极性。
最后要培养创新思维。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树立创新思维:我们需要逐步革新安全理念,在“大安全观”理念的指引下,国家安全体系的内容势必将突破现有边界,呈现动态更新的状态;我们要创新维护安全的手段与方法,针对不同领域的安全风险问题,采用不同性质的措施;我们应大力推动国家安全基础理论的创新,国家安全学者可以加强沟通对话,寻求在国家安全学基础理论方面达成共识,将最新的研究进展融入进国家安全理论体系之中,并进行充分科学论证,进而不断丰富国家安全学基础理论,指导国家安全各项实务工作有效开展。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国家安全学院、白昃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