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红: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关于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发展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687 次 更新时间:2013-07-18 14:32

进入专题: 邓小平理论  

曾庆红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个最新成果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从多方面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的结束语中曾经这样说过,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他还勉励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要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是坚持这样做的。我们一方面坚持高举旗帜不动摇,一以贯之地按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指导新的实践;另一方面,又在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实践中,面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思路,在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一、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自觉认识和深刻把握

关于“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个理论概念,是在去年以来中央召开的若干次重要会议上相继提出,并由胡锦涛同志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更为完整地表述出来的,这就是: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应当指出,党中央提出的这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都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个主题服务的。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和政府的自觉推动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西方工业化国家在二三百年内,围绕工业化、城市化陆续出现的问题,在我国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集中凸显了;同这个进程相联系而又反映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四个多样化”的利益矛盾更为突出了;党在领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实践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要求更加紧迫了。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精辟分析了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所呈现出的十个方面的重要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特征,归结起来,就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所指出的“四个深刻”和“两个前所未有”,即: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从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社会、外交、国防和党建等各个方面,自觉地把握和能动地体现了这些阶段性特征。

比如,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就反映了我们党对当前我国经济虽然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在工业化进程中加速调整,但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式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增大这个阶段性特征的自觉认识。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思想,就反映了我们党对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同时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保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难度增加,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这个阶段性特征的自觉认识。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就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尚有相当数量,包括就业、看病、上学、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在内的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解决,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以及人民内部矛盾处于多发时期,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一系列新课题这些阶段性特征的自觉认识。提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就反映了我们党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个阶段性特征的自觉认识。提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重大战略思想,就反映了我们党对当前我国对外开放范围扩大、领域拓宽,同国际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高这个阶段性特征的自觉认识。

因此,如同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我们只有准确把握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才能真正理解邓小平理论一样;如同在本世纪初,我们只有准确把握了我国的社会历史方位和党的历史方位,才能真正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在当前,我们只有准确把握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性特征,才能真正理解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的这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才能深刻认识为什么必须采取现在这样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方向的坚定性、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二、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持和继承

这里说的坚持和继承,就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都是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来展开的,都是抓住党的建设这个关键来深化的,都是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都是坚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个马克思主义立场的。

比如,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思想,既是对邓小平理论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要在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真正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逐步消灭城乡差别等重要思想的全面继承;也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我们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要有新思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速度和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及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的全面继承。

比如,提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重大战略思想,既是对邓小平理论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等重要思想的全面继承;也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我们党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立足中国现实,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这些重要观点的全面继承。

又比如,提出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既是对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等重要思想的全面继承;也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让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这些重要思想观点的全面继承。

由此可见,新时期以来,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我们党在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上的基本主张、基本观点,始终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

三、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以后一再强调,要高举旗帜、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使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高举旗帜的前提下,体现了继往与开来的最佳结合、坚持与发展的有机统一,既坚持了新时期以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又谱写了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崭新篇章。

比如,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思想,从又好又快是本质、“五个统筹”是关键、改革创新是保证这三个方面,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具体而言,有三个方面的新发展:

一是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党中央强调,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而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这就为我们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走城乡良性互动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二是提出了“两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要论断。党中央强调,本世纪头20年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就为我们党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贯穿我国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的国家战略,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要通过走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道路,为努力把我国初步建成创新型国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三是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重要思想。党中央强调,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也是能源资源消耗强度较高的时期,经济发展和能源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和牺牲环境来维持经济快速增长的路子再也不能走下去了。这就为我们把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减少对国际社会能源资源的过多依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应当明确,这些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也都有体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十六大以后的新情况新问题出发,把这些思想表达得更明确、更系统,贯彻得更自觉、更坚定了。

再比如,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重大战略思想,从国际大局与国内大局相统一、对内政策与对外方针相结合的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及关于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方面的重要思想。

党中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同我们党的第二、第三代领导核心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本质要求也是完全一致的。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都强调,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我们搞现代化建设,既要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培育“四有”新人。

党中央提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并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社会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这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新发展。我们党从十一届六中全会到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始终强调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从党的十六大开始,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到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两位一体到三位一体再到四位一体的发展过程。因此,全党同志都要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认真钻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那样,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认真钻研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都要按照中央提出的要把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把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作为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个重要着力点,千方百计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党中央提出,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这也是对传统的社会治理方式的一个重要的新发展。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就是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党中央把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运用于外交工作,提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思想,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外交工作要始终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个中心,要统筹好国际国内这两个大局,要高举和平、发展和合作这三面旗帜,要总揽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和多边外交这四大外交布局,为维护并用好我国重要机遇期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周边环境、合作环境、安全环境、舆论环境这五个环境的角度,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国际战略和对外关系的思想。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最根本的就是把对内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对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结合起来,既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中国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在我国快速发展进程中,向世界展示中国和平、文明、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又比如,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强调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既反映了我们党对自身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的自觉认识和科学把握,也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一系列论述的重要发展。中央强调,要继续加强党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先进性建设,在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要继续加强党在治国理政方面的先进性建设,在促进科学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要继续加强党在奋斗纲领方面的先进性建设,在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要继续加强党的组织和党员队伍方面的先进性建设,在夯实组织基础和培训领导骨干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要继续加强党风廉政方面的先进性建设,在作风和形象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要继续加强党内制度体系方面的先进性建设,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使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成为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群众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核心。

总之,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既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全面继承,又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如同我们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坚持并全面贯彻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也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以实际行动高举旗帜、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来源:《求是》

    进入专题: 邓小平理论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56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