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著作研究概况
2004年4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成为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共中央编译局牵头承担了这项任务,参与这项工作的有中央党校、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计200多人。
这项任务包括18个子课题,基本涵盖了马克恩主义经典著作的基本观点,诸如经典作家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所有制问题、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分配理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阶级和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政治文明、意识形态和先进文化、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发展道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时代主题问题、全球化问题、农业和农民问题、宗教问题、民族问题、战争与和平问题、人民军队建设问题等基本观点。每一个子课题都确立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目前,各个课题组已经发表了一系列的学术成果,将继续并陆续编辑出版两套书,即《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和《马克思主义名著译丛》,最终还将编写出版一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丛书》以及一批有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著作和参考文献。
近年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十二个方面:
一、对经典作家的与时俱进精神进行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马列著作专题读本》、《解放思想史话——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读本》等。
二、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今天特别应当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研究,即把经典作家的思想看作一个系统来研究。这样才能发现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科学体系,其价值性在于提出了最高的价值目标,即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其科学性在于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三、对马克思主义来源重新探讨。马克思主义的来源,特别是马克思思想的来源不只是过去讲的三块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三义,还有近代西方人文主义、古希腊哲学思想等。
四、对唯物史观进行重新思考。对唯物史观的一系列观点进行了深入探讨。例如有的学者认为,社会发展规律应当有更多的内容,全球化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之一;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应当做新的概括。
五、对政治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之后,对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所有制、按劳分配的概念和理论等进行了热烈讨论,加深了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六、注重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新认识的研究。一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形式进行研究。二是对恩格斯晚年关于资本主义的新认识进行研究。学者们比较一致地认为,恩格斯在晚年肯定了资本主义还有发展潜力,并对过去的一些错误判断进行了自我批评。三是对列宁晚年关于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的思想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1921年以后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有关文献及其思想进行了深人研究。
七、注重对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新认识的研究。学者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更加强调批判空想社会主义,反对人为地设计未来的社会主义;更加强调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还需要很长时间,要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以此来确定无产阶级革命的政策和策略;强调在有条件的国家,工人阶级要争取利用普选权取得政权。
八、注重对经典作家关于东方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的研究。对马克思给“纽约每日论坛”写的有关评论和《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1881)、恩格思《论俄国的社会问题》(1894)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研究的笔记进行研究,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 和发展道路的理解,特别是认识到在东方落后国家要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尽快掌握西方发达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现代化的社会生产力和交换体系,自觉铲除封建主义的思想基础。
九、注重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全球化思想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中,有大量的关于全球化思想,虽然他们没有用“全球化”这个术语,而是使用了“世界历史”等概念,但他们的这方面思想是丰富的。
十、注重对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发展思想的研究。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以及《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著作中有大量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但过去研究不够。近几年来,特别是200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来,大家对这些思想展开了大讨论,加深了对人的发展规律以及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十一、注重对经典作家政治文明和执政党建设思想的研究,特别是对列宁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改革、反对官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
十二、注重对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协调发展思想的研究,特别是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有关人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未来三个研究趋势
从发展的观点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工作的未来发展呈现出以下三种趋势: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工作将会取得新的进展。到2007年,由中央编译局编译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十卷本和《列宁专题文集》五卷本将问世。到 2010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将出版过半,达30部左右。一些新发现的经典文献译文将面世,对原有译文的一些重要修改也将完成,这将大大促进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工作。
经典著作文本研究将从目前的良好开局阶段进入实质性研究阶段。目前的文本研究特别是原文本研究,还处于对文本研究的意义、方法的总体抽象讨论阶段,还没有对一些原文本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随着MEGA版新文献的不断引进、翻译、介绍以及其他文本、其他有关文献的引进和研究,随着我国新一代学者外语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学术交流的增加,广泛的文本研究(包括中文文本、原文本以及各种文本的比较研究)将会展开。
经典著作的基本观点研究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首先,在什么是基本观点的问题上,将取得新的一致认识并展开广泛研究。过去一般以为教材上的基本观点才是基本观点。今天,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基本观点”的范围也可以变化,凡是经典作家针对某些重要问题作出的重要论断,都应当看作基本观点,如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全球化、社会协调发展等思想更需要深入研究。
第二,对有关“三大规律” ( 即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规律 ) 的基本观点研究将进一步深入。 过去从革命的角度去看待马克思主义,现在应当更多地从社会主义建设的角度去看待马克思主义。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将深入展开。这方面的问题很多。例如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其广义和狭义如何界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和建设理论,二者关系如何?马克思主义关于“三大规律”的思想能不能形成一个理论体系?这样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原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什么关系?这些重要问题的研究,将使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面貌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