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译心:民法典夯实法治社会建设之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14 次 更新时间:2022-06-20 21:38

进入专题: 民法典   法治社会  

张译心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为民而生,典范未来,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市民社会的基本法”。这种美誉,皆因它为人们的美好生活标注了精准的尺度。几代民法学人心血所注、梦想所系的民法典颁布两年来,给法治建设、民法研究带来了怎样的改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民法领域的专家学者。

护航法治中国建设

鲜明的中国特色,丰沛的时代精神,科学的规范设计,严谨的体系架构——中国的民法典是一部让我国民法学人为之骄傲的法典,它不仅对规范司法活动有重大作用,而且对推动我国法治建设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宪忠表示,凡是称作法典的法律,都是各个国家的大法。民法典对我国国计民生的规范、引导和保障,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意义,对整个社会主要活动的指引具有贯穿性意义。民法典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仅次于宪法,它既是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法,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民法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推动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刘士国认为,民法典为司法解释文件的修改制定、新指导性案例的通过提供了基本遵循,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司法解释制度发展,使民法典在司法实践中不断细化,更好发挥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职能作用。

民法典深刻嵌入并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中贯穿始终的中心思想,就是保障每个个体的人身自由和意志自由。民法典促进了个人的自由和人格的全面发展,坚守了以人为本的法治思想,维护了民事权利的至上性和神圣性,人的自由意志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研究室主任谢鸿飞表示,民法典有力地保障了婚姻的稳定和家庭的和谐;确立了法人与非法人组织、营利法人与非营利法人的组织形态,保障了公民的结社自由;法人独立责任与出资人有限责任的确立,增强了公民投资的信心和大众创业的决心,促进了市场经济的繁荣;确立了个人信息权益、数据等私权保护机制,回应了信息时代的社会关切;确立了绿色原则、绿色附随义务、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责任等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民法典的实施,对民事审判工作,也具有重大推进作用。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温世扬认为,民法典丰富了民事案件裁判的规则供给,对一些制度和规则进行了修改完善,对行政审判、刑事审判中所谓“行民交叉”“刑民交叉”案件相关事实的认定和法律适用也有重要意义。以民法典为观照,可以避免单极思维,正确适用法律,更好地实现个案正义。

构建中国特色民法理论体系

民法典的实施,使中国民法学研究走向体系化整合与细密化深耕时代,大批新研究涌现。这为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在孙宪忠看来,加强民法典理论研究,要深刻认识民法典的体系性逻辑,尤其是民法典总则和分则之间的法律联系。在实施过程中,要着重考虑法律的基本逻辑、基本指导思想和基本法律科学原理,把握总则作为龙头的重要性。总则是法典的基础和纲领,对分则有统辖作用。此外,对于民法主体制度、民事权利以及法律依据方面的研究,都是民法典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

与民事单行法相比,民法典的最大特色在于体系化,以提取公因式的技术,构筑法典总分式结构。谢鸿飞认为,这一体系效应引发的潜在问题,包括法典内在体系和外在体系的融贯性问题、民法典与其他法律的体系关联问题,都将成为未来的新研究课题。我国民法典新增的一系列制度,如绿色原则、居住权、生态破坏责任等,在具体案件中如何解释适用,有赖于民法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探索。

在谢鸿飞看来,还应关注“活法”研究,尤其要关注民法典中没有明确规定的典型案例,提炼抽象的规范并进行类型化分析,为完善民法理论打基础;要重视和助推民法典评注工作动态运行,塑造中国自有的法典评注制度和文化,为司法裁判提供有益的说理依据和知识支撑;要注重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互动,提倡法的历史社会学分析和多学科协同研究。

中国特色民法理论尚在形成中。温世扬表示,应通过法理探析、条文评注、类案研讨等方式,推进民法典各项制度和具体规则的解释论研究。尤其要加强对新制度新规则如数据与网络虚拟财产保护、添附物所有权归属、居住权效力、人格标识合理使用规则等的研究,为民法典实施和制度完善提供理论指导。

融入具体法治实践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要确保民法典融入法治实践,释法和普法是重中之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高圣平认为,可借助典型案例,宣传民法典精神,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人民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第一批)》,这批案例代表性强、覆盖面广,有助于指导全国法院适用民法典处理民事纠纷案件,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民法典的人文关怀。高圣平表示,要发挥典型案例对审判工作的指导作用,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维护司法公正。对于社会广泛关注、具有典型性的疑难复杂或者新类型案例,可发布指导性案例,对审理类似案件发挥示范作用。

做好民法典普及工作,就要研究好民法典。谢鸿飞表示,应当通过加强民法典解释,逐渐形成通说,为司法裁判提供说理依据,降低“同案异判”的概率;加强民法典普法宣讲工作和大众教育,使普通民众真正懂法、守法。各级政府和执法部门应当根据民法典要求,为民事活动的开展和民事权利的行使提供保障。刘士国提出,推动民法典融入具体的法治实践,使人民群众通过个案感受到民法的关怀和法的公平、正义。同时,还要将民法典作为衡量各级党政机关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尺度。



    进入专题: 民法典   法治社会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法学 > 民商法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480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