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贵 邓杨:用中华文化滋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67 次 更新时间:2022-06-08 01:04

进入专题: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王文贵   邓杨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高度重视文化的作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增强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指文化主体在文化上觉悟觉醒,并主动承担起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一个民族只有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变、基本特征、优长不足、当下状况与未来前景等具有理性、全面、深刻的认知,才能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在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在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要增强文化自觉,正确认识文化发展态势、牢牢把握文化发展脉搏、有机整合文化发展资源,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创造,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增进文化认同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中华民族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根本原因在于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增进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工作。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创新,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滋养中华文化血脉、展现中华文明气度。

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

回顾过去,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历史积淀;立足当下,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明显提升,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当代基点;展望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中华文明必将大放异彩,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注入动力。

实现文化自强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坚定文化自信,必须体现在文化自强的行动上。中国是文明大国、发展中大国、社会主义大国、负责任大国,我们要立足自己的实际,正确看待自己的文化,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影响力、强大活力创造力、强大实力竞争力的文化强国。

在推动文化发展的实践中,要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文化创新是实现文化自强的重要路径。我们要正确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推动文化互鉴

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既是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其生命力和影响力的过程,又是吸纳外来文化精华、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过程。

要秉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理念,以更自信的心态、更宽广的胸怀,深入开展文化交流合作,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欣赏和借鉴,让各国人民更好了解中国,让中国人民更好了解世界。

要讲好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故事,讲清楚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要讲好中国民族团结进步的当代故事,创新国际传播方式,多运用对方听得懂、易接受的话语体系和表述方式,搭建起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互动交流的桥梁,不断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和国际舆论引导力。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


    进入专题: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民族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452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民族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