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高考移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同的利益集团对此有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其实质在于公平与效率之争。本文目的是在对各种争论的解析基础上,以增进全社会福利与效率为目标来寻求"高考移民"问题的应对之策。"高考移民"问题产生源于不公平教育现状下不公平的制度安排,通过对高考制度的公平观与效率观的界定,发现二者具有高度统一的关系:解决了公平问题,效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对于向北京、上海等直辖市迁移的"高考移民"(移民I ),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公开合理的市场交易制度;而对于向西部及偏远地区迁移的"高考移民"(移民II),政府需要调整目前通过高压政策来寻求可望而不可及的均衡解的做法,转向努力实现各地区基础教育质量与水平的平衡,才能达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关键词:高考移民;公平;效率;高考制度
「作者简介」刘传江,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武汉大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朱劲松,武汉大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2
1 引言
高考移民,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参加高考而进行户籍迁移的人员。主要是指准备参加高考的高中生从录取分数线较高、录取率较低的省份将户籍迁往分数线较低、录取率较高的省市(李克杰,2003)。
长期以来,我国高考录取分数线两头低、中间高,而录取率则两头高、中间低。所谓"两头",是指西部及偏远地区的省、区(内蒙古、青海、甘肃、陕西、新疆、云南、贵州、海南等)和北京、上海、天津这些直辖市,这些地区被称为"高考洼地";所谓"中间",是指中部一些省区(湖北、湖南、江西、山东、河南等省),它们则被称为"高考高地".
其实,为了考试而进行迁移的现象早已存在,在宋、明、清各个朝代都存在类似这种"移民"的"冒籍"参加科举考试的现象(刘海峰、樊本富,2004)。而在当代,它几乎与高考制度的恢复同时出现,只是近年来愈演愈烈,在高考移民的方式和手段上,除了通过正规渠道移民外,还存在着大量的冒名顶替、伪造户口等虚假的"移民".这促使以赚取高额利润为目的、办理"高考移民"手续一条龙服务的非法中介出现了。其中牵涉到各方的利益,引起社会越来越大的反响,也引起各种各样对"高考移民"的支持和反对呼声,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有相当多的大众媒体对此进行了相关报道,这些报道多为各方利益的申诉。当然也有一些学者跳出利益的争端,进行了学术上的深入分析。如有人从"高考移民"的现象入手,分析其内在原因,并给出相关的对策(赖志琼、吴中宇,2003;杨飞等,2004);也有人认为问题源于教育体制和户籍管理制度(夏瑜,2003;朱永新,2004);还有人认识到其实质是公平与效率之争(穆琳,2004;杨飞、刘新成等,2004)。
笔者认为,目前的报道多为现象的描述,而学术上的研究相对来说要少得多,且其对策研究多为就事论事,点到为止。而高考移民本身的对错与否,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这需要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虽然有人认识到这是公平与效率之争,但对高考移民领域的"公平观"与"效率观"却没有明确的界定,且缺乏对高考移民问题的分层、分类分析,因此也就无法系统、深入的分析这一现象,进而从全局上把握其对策研究。而这便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
2 高考移民现状
由于自1999年起高考实行"3+X"科目改革后,各省区的高考试卷并不完全相同,因此高考分数也不能完全等值。但刘海锋、樊本富从以上三个类型的地区各选出了一些代表性的省份及地区:第一类为西部地区,具体有新疆、西藏、宁夏、青海、甘肃、云南和贵州7个省或自治区;第二类为教育发达地区,包括山东、河南、浙江、湖南、湖北和江西6个省;第三类为直辖市,包括北京、上海和天津三个直辖市。刘、樊认为所选出的第一类和第二类地区高考分数是基本可比的,我们再在此基础上加上了第三类地区,通过以下的数据分析证明这三类地区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还是相当明显的。
我们将以上三类地区历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按年份和普通本科批次进行分类汇总,计算其算术平均数,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
注:(1)各类地区各年录取分数线的算术平均数计算方法:将各省区的分数线按文理科加总,再除以各类地区所包含的省区数量,再求文理科的算术平均数,即为各类地区最后的平均录取分数线。(2)缺失数据说明:西藏2002年分数线;山东2002、2003、2004及2006年的第二批文理科分数线。由于采用的是简单算术平均数,缺失值并不影响数据整体所表现出来的特征。(3)新疆地区为汉语类考生分数线,西藏地区为汉族考生分数线。取这类分数线是为了便于高考移民的原因分析。(4)上海市采用"3+综合+1"试卷的录取分数线,这是为了便于数据的可比性。
从表1中可以明显看出"中间高,两头低"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利用表1中的数据,我们将教育发达地区的分数线与西部地区及直辖市的相比,其比值如图1所示:
对图1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历年教育发达地区与其它两类地区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比值都在1以上;(2)就第一批录取分数线而言,其比值有逐年下降的趋势;(3)在第一批中,除了2003年,其它各年直辖市的分数线比西部地区的更低;(4)整体而言,第二批录取分数线比第一批的地区差距更大;(5)第二批录取分数线地区差异变化不大,其比值维持在1.2左右。总之,录取分数线的地区差异是明显而持续存在的,多年以来,同样的大学,"高考高地"的录取分数线要比在"高考洼地"的要高50~100分。
在高考录取率方面的地区差异虽不像录取分数线那么突出,但仍然是显著存在的。据教育部消息,2002年全国有527万考生参加高考,全国平均录取率预计为52%,但北京、上海、海南、新疆等地计划录取率则超过70%,而2003年的情况也类似如此。①「数据来源:新浪网文化教育频道:2002年全国部分地区高考计划录取率一览。http://edu.sina.com.cn/l/2002-07-08/27622.html;搜狐网教育频道:2003年全国高考计划录取率及往年录取分数线一览。http://learning.sohu.com/21/91/article210079121.shtml中相关内容。」
在地区差异存在的情况下",高考移民",即考生从"高考高地"移向"高考洼地",也就呈现出两种趋势:一是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流动(称为移民Ⅰ②)「和下文的"移民Ⅱ"是笔者对高考移民的分类,目的是为了方便问题的分析。」;一是向西部及偏远地区流动(称为移民Ⅱ)。③「对于"移民Ⅰ",目前还呈现出新的动向——"高中移民",即在高考的前一站——中考就转移到大城市参加考试,以便高中直接在这些大城市就读,从而在3年后的高考中获得较高的大学录取机率和较低的录取分数线。但这同样要求移民家庭付出极高的代价,并需具备相关的条件。这在目前是一种较少引起社会争议的高考移民办法,但其特征和移民Ⅰ并没有实质的区别,因此在本文中可以一并分析。」
我们虽然无法准确获得关于高考移民的数据,但是通过有关媒体的零星报道,可以大略推测高考移民的规模和流向。④「以下内容及相关数据来自搜狐网新闻频道专题:《高考移民,谁抢了我的大学指标?》,网址:http://news.sohu.com/s2005/05gaokaoyimin.shtml.」
由于地处偏远地区,海南省的实际高考录取分数线是相当低的,⑤「由于计分原则不一样,海南省的高考分数与一般省份不一样,因此其分数线也就没有可比性,故在前文的数据分析中没有纳入海南省。但其实际较低的录取分数线是显然的。」因此历来也是高考移民的重要省区。据海南省教育厅统计,1999年海南省的高考移民只有198人;2002年人数为1875人,占全省考生总数9.5%;而2005年竟增至9762人,所占比例高达到25%,创全国之最。就上线率而言,近年来省外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海南省本科第二批录取分数线以上者占入围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1999年4.1%,2000年5.8%,2001年10.5%,2002年11.7%.特别是2002年省外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本科第一批录取分数线的人数占第一批入围人数的比例达到了23.5%.
2002年,青海省取消了49名高考移民的考试和录取资格并将其退回原籍;2003年为251人;2004年为173名;2005年已查处的有140名。
2003年,新疆共清退"高考移民"2600余人,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查出不符合报考条件的外地考生358名(胡志坚,2003)。
2004年,宁夏查出225名高考移民。
2004年,西藏林芝地区500分以上的文科考生25人,理科考生57人。而其中只有不到7名考生是进藏干部职工子女和当地考生,其余的都是外地转入林芝地区的考生(朱丽亚,2004)。
2006年,上海市的上海大学取消了数十名通过购买外国护照参加高考并进入本校的"假华侨"学生的学籍。
以上都是高考移民流入地的情况,至于流出地基本上是前文所说的教育发达的中东部地区。如2004年山东省缺考人数超过了1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高考移民(郑燕峰,2004)。
从以上公开报道的数据可以看出,高考移民的迁入地多是西部及偏远地区,而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报道相对较少。这是因为大城市的户口管制要严格得多,要想向这些地方迁移户口,往往要买房、进行大额投资才行,因此成本很高,一般是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或有社会地位的人才选择这条道路。因此"移民Ⅰ"相对较少,而"移民Ⅱ"较多。对于后者而言,显然是一种非长久移民,绝大多数只是在高考结束、上了大学后,再将户口移出。
3 高考移民的原因分析
可以分直接原因和隐藏在背后的更深层次原因两步来分析:
(1)直接原因:不同的分数线和录取率
高考移民的直接原因是高考招生录取制度的区别对待,即在各省市间实行差别悬殊的录取分数线和录取率(夏瑜、丁东,2003)。从高考移民的定义可知,它是和当前户籍管理制度紧密相连的,就高考而言,不同的户籍意味着不同的"含金量",即意味着同样的成绩,在不同的地方其结果会大不一样。
对大多数考生而言,这意味着能否上大学、上重点甚至是名牌大学,进而关系到以后能否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和未来生活的富裕、幸福程度。无论是"移民Ⅰ"还是"移民Ⅱ",也无论是现代的"高考移民"还是古代的"科举移民",其原因均在于此。
如果放开户籍管理,在利益的驱使下,各考生及家长们进行自由"移民",最终会使各不同户籍的"含金量"趋同,此时高考移民也就终止。但事实并非如此,户口管制仍然是存在的,差别录取政策能够有效得以实施正是以此为保证。于是,一些考生和家长为了寻求高的录取概率和上好的大学,不得已花高价来辗转移民。
(2)深层次原因:不公平基础上的不公平
那么为什么要在不同的省、市、自治区实行差别的录取制度呢?这便是导致高考移民的深层次原因。针对不同的移民类型,其原因又有所不同。
对于"移民Ⅰ",采取差别录取政策的一般解释是因为这些地区上缴的税比全国其它省份的要多,因此理应享受更多的由公共财政支持的高等教育(另外还出于政治因素上的考虑),于是给予这些地方较多的录取指标,因此录取率高而录取分数线低。①「表面上看这好像可以用金钱来换取分数,但事实并非如此,问题在于这到底是属于集体行为还是个人行为。对于集体而言,若这个集体支付了较多的教育费用,则这个集体可以享受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此时竞争规则对于这个集体的所有个体而言是一样的,因此这是合理的,不应认为是用金钱来换取分数;但此时若集体中有个人想通过支付更多的教育费用来弥补成绩上的缺陷,从而获得同其他人一样的教育资源,则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不合理的。这在文后的结论部分将有进一步的说明。」
对于"移民Ⅱ",我们可以先做个简单的假设:即如果在全国划定统一的录取线,由于这些地区的基础教育相对落后,其直接的后果就是这些地区的高考录取率会大幅度降低。对于那里的大多数的孩子与家庭而言,求学之路本来就艰苦,一旦上大学的希望变得非常渺茫,他们只能选择彻底放弃,进而会导致那里原本脆弱的基础教育体系的崩溃(朱林源,2003),于是在这些地区将形成"落后-低教育水平-低素质-落后"的恶性循环。为了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国家采取了差别录取政策。一般认为,这样做不仅可以让这些地区多出几个大学生,为这些地区多培养一些人才;还可以通过高考的引导与刺激来发展、完善该地区的基础教育体系,从而平衡各地的教育水平。
可见,实行这种差别录取政策的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起点"的不公平——对于"移民Ⅰ"而言,是指城里(北京、上海)的人与城外的人所缴纳的税费不等,城里人高而城外人低;对于"移民Ⅱ"而言,是指基础教育的水平不等,存在着地区差异。于是,国家期望用另一种不公平——"过程"的不公平来弥补前"起点"的不公平。因此高考差别录取制度的实质是一种建立在不公平基础上的不公平的政策选择。
至此,我们就有必要对高考制度设置的价值取向和目标作一下分析,这有助于理解实行差别录取政策的原因及其实际效果。接下来我们将构建这个问题的公平与效率分析框架。
4 高考制度的公平观与效率观
高考制度主要包括:考试制度与招生录取制度。考试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考试的科目及考试形式,招生录取制度主要是指录取的原则规定。本文中所说的高考制度主要是指高考的招生录取制度。
高考录取制度的目标在于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与教育的需求,以及通过高考来促进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这其中包涵了对高考制度公平与效率的认识,下面就分析高考制度的公平观与效率观及其相互关系。
4.1高考制度的公平观与效率观
在《世界人权宣言》第26条中关于受教育权的规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初级教育应属义务性质??高等教育应根据成绩对一切人平等开放……",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3条第2款第3项规定:"高等教育应根据成绩,以一切适当方法,对一切人平等开放".从这两个条款中我们可以看出,关于高考制度公平观的首要一点是"成绩面前人人平等",即应根据"成绩"①「这里的"成绩"并非仅仅是指卷面的笔试成绩,是能够反映人的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成绩。」这一判断标准来确定考生是否能够上大学,以及能够上什么样的大学,这是公平观的第一要素,可以认为是"过程公平".此外,高考制度的公平观还要求高考前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要平等,即不但要有接受这些教育的平等机会,还要享有相同质量的教育。这是为了保证在参加高考之前,所有考生能够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从而做到"起点公平",这便是公平观的第二要素。
在高考制度的效率观方面,我们认为主要包涵两个方面:一是保证能够选拔优秀的考生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二是这种制度能够被人们所广泛接受,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和团结。这分别为效率观的第一要素和第二要素。
4.2高考制度公平观与效率观的相互关系
在本文中,我们假定"成绩"符合效率的要求,即能够筛选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优秀人才。因此,高考制度公平的第一要素和效率的第一要素具有一致性。②「如果作为选拔标准的"成绩"不能满足这一点,则公平与效率是相矛盾的,因而不可能达到效率的要求。这已经超出了本文的分析范围。」而效率的第二要素要能够实现的话,必然要求两点:一是过程公平,二是起点公平,这分别对应着公平的第一要素和第二要素,即效率的第二要素是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
另外,做到起点公平,可以提高参加高考学生的整体水平,有利于提高人才储备库的整体质量,从而使高考能够选拔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因此,做到起点公平,也有利于效率第一要素的实现。③「当然,做到起点公平除了通过提高落后地区考生的素质外,还可以通过降低教育先进地区的学生素质来满足。但后一种方法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
可见,高考制度的公平与效率有着很强的相互关联,即效率的实现是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的,它们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其相互关系可用图2来表示:
4.3现行高考制度的公平与效率状况
从理论上分析,高考制度的公平与效率具有内在统一性,但这并不代表现实中的高考制度就一定能够实现这一理想状态。我们知道实行差别录取制度的原因是因为"起点"的不公平,于是用"过程"的不公平来进行弥补,可见此时关于高考制度公平的二要素均已不存在,进行效率的第一要素也就不复存在,而第二要素能否保证,则取决于"过程"的不公平能否不多不少的正好可以弥补"起点"的不公平,过多或过少,都无法获得公众的普遍认可,如是效率的第二要素也难以满足。
可见,目前的这种高考录取政策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它一手掂量着起点公平,一手掂量着过程公平,置高考制度效率的第一要素于脑后,而双脚却难以在人们的舆论中找到立足之地。于是",高考移民"便在这种政策的摇摆中"溜"了进来。
5 高考移民对高考制度公平与效率的影响
5.1"高考移民"对公平的影响
显然",高考移民"是有利于公平第一要素的实现,它能缓解由于差别录取政策所造成的过程不公平的程度。
"高考移民"对公平第二要素的影响,要根据移民类型的不同加以区别。对于"移民Ⅰ",由于在移民的过程中已经支付大笔的费用,这笔费用可以看作是有关教育税赋的"一次性"缴纳,因此已经弥补了基于经济原因的"起点不公"问题,因此此类移民不会违背公平第二要素的要求。①「这是集体之外的个体加入到集体之中,按集体的共同规则行事,而不是集体内部的人体采取单独行动,违反集体的规则办事。因此是合理的。」而对于"移民Ⅱ",相对少得多的移民费用完全不能、也根本无法弥补基于教育水平差异的"起点不公"问题,违背了公平第二要素的要求,也因此严重侵犯了当地考生的权益。据反映,2005年海南的1万多名高考移民的涌入,这意味着将有6000多名本地原考生将被剥夺上大学的权利(刘贡,2005)。
5.2"高考移民"对效率的影响
没有了过程公平作为基础,也就无法满足效率第一要素的要求。"高考移民"违反了现行招生录取政策的要求,却有利于满足效率第一要素的要求。那些分数线高的省份,其优秀人才相对多一些,理应录取其中更多的考生,录取率相对应该高些;而落后及偏远地区相比其它地区,优秀人才要少些,录取率理应小一些。因此",高考移民"合"理",但是,却不一定合"情"——这便是效率第二要素的要求。因为偏远、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无法同其它地方的相比,他们在高考上处于不同的"起跑线"上,因此就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对待他们。但同时,若这种差别过大,又会引起其它省份人们的不满。因此"高考移民"对效率第二要素的影响就具有双重性——其最终是有利于效率还是有损于效率这一要素,取决于迁入地和迁出地的考生对差别录取政策的认可、接受情况。近些年来,人们关于"高考移民"对错与否的各种争论以及地方政府对高考移民应对政策的反复,正是这种博弈的表现。
可见,高考移民对公平与效率的影响,还应分类来分析:对于"移民Ⅰ",既不违背公平第二要素的要求,同时也满足公平与效率第一要素的要求,进而也就符合效率第二要素的要求;对于"移民Ⅱ",起点公平的问题无法解决,但有利于公平与效率第一要素的实现,相比于差别录取制度,这是它的优点和额外收益所在,而其对效率第二要素的影响,则取决于各地区人们之间的相互博弈,而这又进一步取决于各地录取制度的差异程度和高考移民的规模。
6 政策选择:如何兼顾公平与效率
6.1对策一:由政府寻找差别录取制度与户籍管理制度的平衡点由上文所述,要想让高考移民达到效率第二要素的要求,政府必须要制订一个合理的高考录取政策的差别程度,同时为了配合这一政策的有效实施,还要有户籍管理制度作为后盾,用来防止过多的考生进行迁移,以免打破现有制度框架下的均衡。这对政府而言,有两个难题需要解决:一是录取制度的差别程度要有多大;二是户籍管理制度要有多严格,以便将高考移民的规模限制在一个合意的规模,不至于影响到"高考洼地"考生们的利益。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各方利益便会失去平衡,效率的第二要素便不复存在。
但这在现实中是很难做到的。首先差别程度的制订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问题,太低了无法满足"高考洼地"人们的要求,太高了会导致大规模的高考移民,进而要求政府实施更严格的户籍管制,这是极不经济的。其次,人的欲望总是无穷的,就算政府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差别程度,仍然会为各个利益集团所左右,从而使政策表现出一种不稳定性,如2005年5月16日海南省教育厅发出通知取消340名移民考生的考试资格,但半个月后即5月31日又宣布这一政令取消。这正是政策不稳定性的表现。
再次,只要录取差别存在,就无法完全制止高考移民,户籍管制再严格,也只能限制一部分人。而对于那些限于政府威慑而无法移民的考生家庭,又如何能平他们心头之忿?
因此,此种依靠政府政策高压来期望达到各方利益的均衡,无异于是在寻求和维持"刀刃上的平衡",而为维持这种制度所消耗掉的社会经济资源更无法统计。并且,即使实现了,也仍然无法解决起点不公平的问题。这实在是一种下策,而当前政府所选择也正是这一对策。
6.2对策二:由市场决定高考移民的价格
鉴于对策一的局限性,有人认识到了高考移民"宜疏不宜"——与其采取政策高压去寻求一个平衡点,还不如让市场自己去实现均衡。这意味着仍维持现行的差别录取制度,但放开户籍管制,让高考移民迁入地和迁出地的考生及家长、学校、当地政府去讨价还价,最后达成关于高考移民的一致协议:即迁出地的考生及家长、学校、政府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获得迁入地考生及家长、学校、政府的许可。这样效率的第二要素便实现了,是为政府的"无为而治".
此时,在公平的第二要素要求方面,又是如何呢?对于"移民Ⅰ",他们所付出的经济代价正好弥补因经济原因所造成的起点不公,因此它完美的兼顾了公平与效率,当鼓励之、规范之;对于"移民Ⅱ",前面已经分析到短期的、少量且不稳定的经济补偿无法解决甚而教育水平的地区差异,因此也就无法解决起点不公问题。
可见相对对策一,此对策已有很大的改进,但只适用于"移民Ⅰ",这是它的局限所在。目前这种对策在我国处于一种不公开状态,为一部分地区的政府和公众所默认。
6.3对策三:完善基础教育体系,解决"起点"的不公平
至此,我们还要继续寻找针对"移民Ⅱ"对策。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高考制度的公平观与效率观本身就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只要解决了起点不公平,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对于"移民Ⅱ",起点不公平在于不同水平的基础教育的质量。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报告,中国西部12省份"九年义务教育"按时完成率还不足60%(王建华、范迎春,2006),因此解决办法在于提高这些地区的基础教育的水平,特别是对于义务教育,不仅要在全国普及,让所有适龄的儿童、少年都能享受到免费的基础教育,还要保证教育的各种软、硬件质量,使全国的义务教育水平都基本一致(符晓亮,2002;王成祥,2005)。这主要还得靠国家加大对西部、边远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在师资力量的投入上,要比其它相对发达地区予以更大的转移支付力度(赖志琼、吴中宇,2003),这样才能确保当地的教育质量。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不仅可以实现起点公平,不再为高考制度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所困扰,还可以通过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不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从而促进这些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可谓一举两得,是为上策。
参考文献:
1李克杰。"高考移民"与公民受教育权平等——一个人权法的视角。中国教师报,2003-12-31
2穆琳。由"高考移民"透视公民受教育权平等。民主与科学,2004;6
3刘海峰,樊本富。论西部的"高考移民"问题——兼论科举时代的"冒籍"现象。教育研究,2004;10:76~80.另见中国网:http://www.china.org.cn/chinese/MATERIAL/659551.htm ,2004-09-14
4夏瑜,丁东。高考移民拷问高考。南方周末,2003-06-05
5王建华,范迎春。巨大的教育落差让中国农村追求富裕的脚步沉重。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6-03/05/content-4260858.htm ,2006-03-05
6胡志坚。新疆力堵"高考移民".中广网:http://www.cnradio.com/folk/mzdt/200312250053.html,2003-12-25
7刘贡。海南高考移民:谁在分食过亿利益?。人民网:http ://hi.people.com.cn/2005/04/30/166762.html ,2005-04-30
8王成祥。"高考移民"根子在哪儿——对陕西铜川"高考移民"现象的剖析与思考。中国煤炭报,2005-05-26(第5版)
9符晓亮。令人深思的高考"候鸟"现象。特区展望,2002;6
10朱丽亚。西藏:内地平民的高考洼地。中国青年报,2004-06-28
11郑燕峰。山东:高考移民成风。中国青年报,2004-06-28
12杨飞,朱永新,刘新成。透视高考"移民".安徽青年报,2004-03-22(第8版)
13赖志琼,吴中宇。"高考移民"现象分析。当代青年研究,2003;4
14朱林源等。公平VS均等高考移民引起的争论。北京法制报,2003-04-28(第7版)
Equality vs.Efficiency :Migrant Examinees for College EntranceExamination in China
Abstract:Increasing migration for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has been observed across provinces of China over the last decade.Widespread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this migration trend,the underlying reasonfor which lies in the difference of the enrollment system -an unequalsystem choice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unequal elementary education system.Different people having their special interest give different opinionsfor this,but the essence for this problem is"equality vs.efficiency".In the context of the entire social efficiency and welfare,we definethe concept of equality and efficiency for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system,and then we argue that they in fact are highly consistent:solvingthe equality problem is solving the efficiency one.For"migrant examinees"towardsBei2jing and Shanghai,the key lies in establishing an open and reasonablemarket transaction system ;while for"migrant examinees"to2wards provincesin West China ,the government's present policy for seeking an unattainablegoal through the coercive measure needs to be changed to balance the qualityand level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in different areas,thus achievingunity of equality and efficiency for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system.
Key word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igrant examinees;Equalityvs.efficiency
Authors :Liu Chuangjiang is Professor ,and Zhu Jinsong is PhDStudent ,Center for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tudies,Wuhan University.
来源:《人口研究》200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