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鸣: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68 次 更新时间:2022-01-16 16:21

进入专题: 跨周期调节  

王一鸣 (进入专栏)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党组会议强调,当前要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有效应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挑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统筹研究明年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举措。此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充分认识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的重要性,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对做好当前经济工作、保持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是有效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的需要。近期美欧等主要经济体疫情反弹,全球经济复苏动能减弱。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芯片等零部件持续短缺,汽车和家电、通信设备生产受到较大影响。疫情扰乱全球海运市场,推高全球海运成本。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要求对经济走势及风险状况有所预判,增强底线思维,留足政策空间。

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是有效应对主要经济体经济周期和政策不同步的需要。各国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存在明显差异,宏观政策调整节奏不一。我国经济恢复最早最快,货币政策去年下半年就逐步正常化,今年以来财政政策也进行了调整,取消发行特别国债,下调赤字率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但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正常化今年四季度才开始启动,美联储11月开始缩减购债规模,已引发一些新兴经济体货币贬值和资本外流。我国要做好应对预案,规避美联储政策调整的负面外溢效应和可能带来的外部冲击。

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是有效应对我国经济运行新情况新挑战的需要。今年三季度以来,受基数效应减弱、局部地区洪涝灾害、电力供应紧张和疫情多点散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叠加结构性矛盾和风险释放压力,经济稳定恢复面临新的挑战,要求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总体上看,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挑战增多,但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总体态势没有变,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方面挑战。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完善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努力保持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今年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基数效应明显,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明年有可能“前低后高”。总体上看,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下行压力较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要统筹考虑应对当前下行压力和明年政策空间的平衡,把握好政策节奏和力度,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稳定市场预期。

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我国经济还没有恢复到常态化水平,仍需要保持必要的政策支持力度。积极财政政策要增力提效,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激发有效投资需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进一步发挥再贷款、再贴现和直达实体经济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强化对中小微企业、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

多措并举保持物价总体稳定。当前,国际物价中枢抬升,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国内PPI持续维持高位,PPI与CPI“剪刀差”扩大。受上游大宗商品涨价影响,下游中小微企业投资意愿下降。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向下游传导压力增大,后几个月CPI同比涨幅可能高于前期水平,推高居民生活成本,制约居民消费持续恢复。要继续实施大宗商品保供措施,增加有效供给,防范炒作囤积和哄抬价格。

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促进消费加快恢复。加大对住宿餐饮、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受疫情影响较大部门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快补齐排水防涝市政工程短板,鼓励企业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

积极有效推动保供稳链。保障能源有效供应,增加煤炭特别是电煤生产,确保电力稳定供应,提高天然气保障水平。建立芯片多元保障机制,提高自主供给能力。加强大宗商品市场监管,做好保供稳价和市场预期管理。鼓励企业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支持龙头企业构建产业链供需对接机制。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2021年11月19日



进入 王一鸣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跨周期调节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思想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100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