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2021年中国对外经济关系新亮点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68 次 更新时间:2021-12-10 20:53

进入专题: 对外经济关系  

张梅  


2021年我们迎来了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的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就。

一、主办新冠疫苗合作国际论坛首次会议,发起“一带一路”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2021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影响持续。5月,中国在全球健康峰会宣布,将在未来3年内再提供3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抗疫和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支持本国疫苗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转让,开展合作生产。中国宣布支持新冠肺炎疫苗知识产权豁免。6月,在“一带一路”亚太区域国际合作高级别会议,中国同28国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同发起国达成总量7.75亿剂疫苗和原液的合作共识。8月,中国倡议并主办新冠疫苗合作国际论坛首次会议,以促进全球疫苗公平合理分配,决定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1亿美元,用于向发展中国家分配疫苗。中国宣布全年将努力对外提供20亿剂疫苗,到11月已提供超过17亿剂。

二、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积极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为应对全球发展挑战,习近平主席在第76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郑重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倡议将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作为重点合作领域,提出合作设想和方案,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新动力。习主席重申,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进一步宣布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的低碳绿色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作为全球煤电第一大国,不仅表明了中国的贡献目标和明确行动计划,也将激励其他发展中国家重新思考在减排方面的目标。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期间,中国和美国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给格拉斯哥大会注入强大正能量,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欢迎。两国设定了未来十年重点合作领域清单,涉及甲烷减排、电力系统脱碳、减少煤炭消费等方面,勾勒出未来可能共同采取行动的领域。

2021中关村论坛9月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智慧·健康·碳中和”, 习近平主席向论坛视频致贺。与会各方代表认为,国际合作是科技创新的必然选择,全球广泛合作不仅有利于一国一域的发展,更是解决全人类发展关键问题的必要途径。中国的创新需要国际合作,全球的创新也期待中国贡献。为落实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2月峰会相关共识,第五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大会与论坛平行举办,相关方通过《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行动计划》。论坛还首次举办上合国家平行论坛,共同发出 “中关村-上合国家创新发展倡议”,旨在支持上合组织成员国创新生态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推动创新发展与合作。

三、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贸合作稳步提升。11月,习近平主席出席并主持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与东盟领导人共同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就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尽早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在未来5年力争从东盟进口1500亿美元农产品。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契合东盟国家发展需要,可与《东盟共同体远景2025》协同增效。东盟对倡议表示欢迎,并希望加快对接“一带一路”和《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于9月在广西举办。习近平主席致贺信,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期间,举办了一系列友好交流活动,如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经贸合作成果展和经贸合作论坛。本届东博会项目签约规模扩大,质量提高。共组织签订国际、国内合作项目179个,总投资额超3000亿元,较上届增长13.7%,签约项目总投资额创历届之最。从本届峰会开始,东盟十国国家工商会将作为峰会的共同主办单位,进一步提升了东盟国家工商界对峰会的参与水平。本届峰会取得多个重要成果,发布了《中国—东盟国家工商会关于加强共商共建共享陆海新通道合作倡议》。

今年3月,澜沧江—湄公河合作迎来启动五周年。五年来,中国与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的务实合作稳步推进,硕果累累。中方贷款支持湄公河流域国家开展柬埔寨暹粒新国际机场、老挝万象电网改造等40多个重大基建项目,有力推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和区域互联互通。搭建了首个流域六国共同参与的水资源合作平台,澜湄合作专项基金在教育、卫生、妇女、减贫等领域支持了500多个项目,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普通民众。2020年,中国和湄公河五国贸易额达3221亿美元,较2015年增长66.3%。澜湄合作第六次外长会6月在重庆举行。在总结5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中方建议下阶段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深化抗疫合作;共促疫后复苏;拓展水资源合作;推进地方务实合作;促进民心相亲;完善合作机制,制订《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澜湄国家可持续发展合作的联合声明》、《关于深化澜湄国家地方合作的倡议》和《关于在澜湄合作框架下深化传统医药合作的联合声明》等共识文件。

2月,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上,中国宣布计划今后5年从中东欧国家进口累计价值1700亿美元以上的商品。6月,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在浙江宁波举办。本届博览会展览面积大、参展企业多、参展商品全,共达成中东欧国家商品采购意向74.63亿元。习近平主席在今年2月中国—中东欧领导人峰会上提出的中国—中东欧国家电子商务合作对话机制和公众健康产业联盟在博览会期间正式启动。本届博览会提振了中东欧国家对华合作的信心,增强了中东欧国家扩大对华出口的动力。

11月底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愿景》是中非双方首次共同制订的中长期务实合作规划,充分对接新形势下中非各自发展战略,确定了未来十五年中非合作的总体框架。首个三年计划双方将共同实施卫生健康、减贫惠农、贸易促进、投资驱动、数字创新、绿色发展等九项工程。其中包括,为实现非盟确定的2022年60%非洲人口接种新冠疫苗的目标,中国将再向非方提供10亿剂疫苗,其中6亿剂为无偿援助,4亿剂以中方企业与有关非洲国家联合生产等方式提供。未来3年将力争从非洲进口总额达到3000亿美元,推动企业对非洲投资总额不少于100亿美元。免除非洲最不发达国家截至2021年年底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这些举措将激发中非合作更多潜能,打造中非关系新的压舱石和助推器。

四、积极参与经济合作机制,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成为率先完成核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国家之一。协定自2022年1月1日,将对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开始生效,2022年2月1日起对韩国正式生效。RCEP是中国参与的成员最多、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将密切中国与亚太国家的经济联系。RCEP还是首个将中国、日本和韩国同时覆盖的自贸协定,将为三国间经贸合作提供更广阔平台、带来新的机遇。

9月,中国正式提交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申请。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墨西哥、智利、新西兰等已表态欢迎。

11月,中国正式提出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协定由新加坡、智利、新西兰于2020年6月共同签署,2021年1月生效,是全球第一个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规则安排,将有助于中国在数字经济时代保持和增强自身竞争力。

11月12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讲话,表示中方将与成员一起共同推进《2040年亚太经合组织布特拉加亚愿景》落实。

五、“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规模持续扩大,金砖新开发银行和“亚投行”新增成员。今年前10个月,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23%,中欧班列开行列数和运量同比增长26%和33%,均已超2020年全年总量。1月—9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4.2%。境外项目如雅万高铁、匈塞铁路等取得积极进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12月3日正式通车,不仅便利中、老间客货运输,对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经济文化交流发挥积极作用,还可带动沿线旅游、农业、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促进老挝与中南半岛其他国家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9月,中国参与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宣布迎来三个新的成员国——阿联酋、乌拉圭和孟加拉国,成员数从5个增至8个。扩员彰显新开发银行影响力不断扩大,扩员过程是渐进的和负责任的,也试图达成一些区域性的平衡。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永久总部大楼也在上海正式交接,显示出作为股东国和东道国,中国对新开发银行给予的全方位支持。

10月,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理事会年会上,非洲国家尼日利亚获批成为第104个成员。气候变化领域相关项目成为“亚投行”未来关注重点,气候相关融资2020年已达批准融资总额的41%,计划在2025年实现占比50%的目标。

六、进出口和吸收外资均实现大幅增长,服务贸易提质和开放取得新进展。海关总署12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35.3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今年前11月的进出口总值已超过去年的32.16万亿元水平。其中,出口19.58万亿元,同比增长21.8%;进口15.81万亿元,同比增长22.2%;贸易顺差3.77万亿元,同比增加20.1%。对东盟、欧盟和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实现增长。前11个月,与东盟贸易总值5.11万亿元,增长20.6%;与欧盟贸易总值4.84万亿元,增长20%;中美贸易总值4.41万亿元,增长21.1%。中国对疫情的有效防控,使得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为外贸进出口平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全球经济和贸易有所回暖,国际市场需求增加也利好中国出口。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成为推高进口值的重要因素。中国外贸供应链体系能够快速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及时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各国各地区防疫和生产生活需要,反映了中国外贸所具有的活力与韧性。

今年1月—10月,中国服务贸易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服务进出口总额4198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18566亿元,增长13.3%,占服务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44.2%,提升0.2个百分点。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对旅行服务进出口的影响仍在持续,旅行服务进出口继续下降。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在北京举行,达成各类成果1672个,吸引了7364家境内外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比上届增长37%。7月,《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公布,是我国在国家层面推出的跨境服务贸易领域首张负面清单,也是我国继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后又一重大制度性开放举措,未来还将探索在全国实施跨境服贸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今年以来,中国吸收外资实现较快增长,成效好于预期。1-10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17.8%(折合美元同比增长23.4%),如无特殊情况,全年吸收外资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按美元计有望超过1600亿美元。中国吸收外资仍有不少有利条件,经济持续稳定向好,超大规模市场吸引力不断增强,在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方面综合优势突出。

七、搭建平台,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克服疫情影响,连续第四年举办进博会。11月4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宣布中国将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有序扩大电信、医疗等服务业领域开放,以积极开放态度参与数字经济、贸易和环境、产业补贴、国有企业等议题谈判。本届进博会成功、精彩、富有成效,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707.2亿美元。进博会期间,还举办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二十周年”专题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二十周年:互利共赢 共创未来”高层论坛,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并发表致辞,彰显了中国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决心,成为本届进博会一大亮点。

10月15日,第13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在广州举行。广交会被誉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今年首次以线上线下融合形式办展,约7800家企业参加线下展览,2.6万家企业和全球采购商线上参展。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起伏反复的当下,向世界展现出中国推动建设高水平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和行动。李克强总理强调,广交会创立65年来历经风雨却从未间断,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共绘发展蓝图,实现更好发展。

除巩固原有平台外,今年还进一步创新,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来自70个国家和地区(含中国),共计1505家企业、2628个品牌参展。瑞士担任首届消博会主宾国。博览会致力于提供全球消费精品展示交易平台,有利于世界各国共享中国市场机遇。

展望2022年,中国将会以举办北京冬奥会为契机,继续加大各领域对外开放力度。加快RCEP落地实施,推动加入CPTPP和DEPA进程。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稳步提升疫苗产能,积极与发展中国家开展技术交流与转让。努力稳定中美和中欧经贸关系,为世界经济疫后复苏创造有利氛围。


(张梅,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进入专题: 对外经济关系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中国外交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028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