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丹:农业文化遗产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20 次 更新时间:2021-12-10 10:31

进入专题: 农业文化遗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周丹丹  

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农耕文化的智慧结晶和优秀代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文化遗产对于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传承千年的“共生”之道。


“共生”作为生物学和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用于描述不同物种的种群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基本形式,即共生互利,这意味着不同种群对于彼此之间的存活和生长都有利,而非互不相关或相互竞争、相互抑制。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NIAHS)的“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与“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为我们呈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稻鱼/稻鱼鸭共生系统是传统种植业与传统养殖业相结合的复合农田生态系统和立体农业生产系统。不同物种在同一生态系统中,相互促进,互补共生。这种共生系统充分利用稻田和水体空间,实现了一田多用和一水多用,物质能量在稻田中循环再生,有效利用,有助于生态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全世界公认最早发展稻田养鱼的国家。目前,学界关于稻田养鱼的起源有“《诗经》时代说”“战国说”“东汉说”“三国说”“唐代说”等多种观点与争议。对于起源地的认识亦存在分歧,有源于古楚国、四川一带、陕西勉县一带、岭南地区等说法。据《魏武四时食制》载:“郫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魏武即三国魏武帝曹操,郫县为今四川成都的郫县。这段文字是反映稻田养鱼的最早史料文献记载,不少学者据此认为稻田养鱼始于三国时期四川郫县一带,但也有学者质疑这条记载无法确证鱼为稻田中饲养所得。1964~1965年,陕西汉中市郊发掘一东汉墓群,出土陶陂池稻田模型,池内塑有鲤鱼六条。1977年,四川峨眉县一东汉砖室墓中,发现石刻的水塘水田模型,石刻分左右两部分,左面刻有水塘,右部分上下两块水田。左边石刻水塘中雕有青蛙、龟、鸭、鲢鱼、鲫鱼等,靠近田埂处有一矩形缺口的出水处,水口前有一篾编竹笼。1978年,陕西省勉县老道寺四座东汉墓中,发掘出土两件陶水田模型。据陕西省勉县文物管理所郭清华介绍,陶水田模型1式为M1出土,库号671,泥制红陶,长方形、直壁、平底,通长39厘米、宽22厘米、高3.5厘米,中间一条田埂将田面分为左、右两块,田埂长20、宽1.5厘米。左、右田埂中部埂下,各开有一直径1厘米的放水孔,左、右田面均刻划不规则横向阴线。陶水田2式为M4出土,库号801,绿色铅釉红陶,正方形、直壁、平底,边长31.3厘米、通高5厘米、壁厚1.5厘米。田内五条不规则田埂,将田面分为大小不等六小块。左上边田块中有泥塑青蛙一只、鳝鱼一条、螺蛳一个、草鱼一条;左下边田块中有螺蛳一个、青蛙一只;右上边田块中有鳖一只;右中和中下田块内各有鲫鱼一条。目前,依据这些考古实物,学者们普遍认为稻田养鱼始于“东汉说”较为可信。至唐代,刘恂所著《岭表录异》卷上记载:“新泷州,山田拣荒平处,锄为町畦,伺春雨,丘中聚水,即先买鲩鱼子散水田内。一二年后,鱼儿长大,食草根并尽。既为熟田,又收鱼利。乃种稻,且无稗草,乃齐民之上术。”更进一步说明稻田养鱼的实践在中国具有绵延不断的历史,且分布区域较为广泛。


有研究者指出,我国古代具有丰富的渔业古籍文献,但对稻田养鱼的记载相当有限,难觅确凿可靠的文献记载。不过在明清时期的地方志文献中,有不少稻田养鱼的可信史料。农业文化遗产中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是浙江稻田养鱼的典型代表,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明洪武二十四年《青田县志》:“田鱼有红、黑、驳数色,于稻田及圩地养之。”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是西南山地梯田的生态平衡系统,光绪十八年陈瑜《黎平府志》卷三《食货志》下《农桑》中有鲤鱼孵化及养殖方法的记载:“清明节后,鲤生卵,附水草上,取出,别盆浅水中,置于树下,漏阳暴之,三五日即出子,谓之鱼花。田肥池肥者,一年内可重至四五两。”可见时人已对稻田养鱼有较深认识。


在稻鱼/稻鱼鸭共生系统中,水稻为鱼类提供荫凉和有机物质,鱼、鸭游动为水稻增加氧气,并能吞食害虫。鱼类的掘食习性,可以减少土壤板结,减轻土壤容量,增大土壤隙度,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稻田养鱼节肥、节地、增产、增收,降低了肥料和农药的使用,减少了稻田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农田和乡村的生态环境。


稻田养鱼重点在“养”,即人工养殖,这意味着稻田养鱼共生系统内含一整套因尊重自然规律而产生的农业技术知识体系。如稻田的选择,需考虑水源是否充足、排灌是否方便、底层保水性能情况、光照情况、土质情况、田埂高度等,还要进行日常的稻田养护与管理。此外,需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并进行水稻育秧和插秧。选择适宜的鱼种和鸭苗,进行育种、放养与疾病防治。据贵州地方专家经验,养鱼的稻田需加高加宽田埂,田埂一般需高出稻田5~6厘米,进水及排水口要安装拦鱼设施。日常管理阶段需每日巡田,秧苗返青前水位控制在5~10厘米,放养鱼种后,水位提高到10~25厘米。选用生育长、耐水淹、抗倒伏、抗病能力强的水稻品种;水稻育秧阶段,水稻种子浸种24小时,捂种催芽24小时,播种期一般为5月初,秧龄25~30天,插秧时间为6月初。鸭苗一般选用体型小、适应性强、嗜食野生生物和肉食性的品种,秧苗返青后20天左右放入8~10日龄鸭苗,每亩放养20~25只。水稻抽穗灌浆后,因鸭子喜欢吃稻穗,此时即可从稻田收回,稻鸭共生时间为70~80天。鱼苗品种选择适合稻田环境的鲤鱼、鲫鱼,视稻田情况待秧苗返青后即可放养鱼种,一般选择尾重30~50克、亩放量200~300尾为宜,稻谷收割时或收割后可放水捕鱼。


稻鱼共生系统内含一整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方性知识体系。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体现了侗族与山地环境相互适应并创生的文化体系。稻鱼共生系统与侗族的民俗文化、款约制度、饮食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具有密切的联系。侗族是古代百越民族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地带。侗族千百年来应对自然环境而形成一整套生计模式和文化模式。侗族依山傍水建寨,聚落海拔区位大体在300米上下较为平整的地区,聚落周围的林地遍植杉树,形成山水田园一体的村落空间结构与聚落形态模式。杉树在侗族的社会经济、民居建筑、风水观念、民间信仰、生态涵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多重作用。杉树巩固水土、涵养水源,确保了山中稻田不绝的水源。侗族地区的稻田一般建在海拔300~800米之间的坡地,根据海拔落差层层构筑梯田。针对不同的海拔高度,当地人选育不同种类的糯稻品种进行种植,以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稻田中,按比例喂养一定数量的鱼和鸭,稻鱼鸭三者和谐共生。聚落依山傍水,层层梯田开在陡峭的坡面上,田中清泉长流,水中鱼鸭共生,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景观和乡土画卷。


现代农业对机械化的过度推崇,对产量和效率的过分追求,严重威胁了小农户家庭生产体系以及地域化、地方性的传统农业生产体系和知识体系。关乎未来的活态农业文化遗产应为我们的现代化提供另一种可能,让我们的现代化发展走上存续传统、连接未来的共生之路,推进过去、现在与未来和谐共生,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作者:周丹丹,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


(文章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研究”〔20&ZD167〕的阶段性成果)


    进入专题: 农业文化遗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027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光明日报》2021年11月27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