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一重要论断,对我们深刻认识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破解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功的密码,掌握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金钥匙”,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一)
马克思主义创造性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社会主义在空想的原野上已经跋涉了300余年。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总结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经验基础上,批判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成果,一方面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艰辛而又缜密的理论探索,形成了标志性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另一方面积极投身指导革命运动,从共产主义同盟、巴黎公社等实践探索中不断进行新的总结、形成新的认识,使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跨越。特别是马克思创建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首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科学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以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成就为依据的、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革命实践以及各门科学紧密联系,为人们观察、分析和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原则,形成了一系列原理、观点和结论,给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正是运用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了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马克思主义始终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它占据真理制高点,在于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当今世界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社会主义的新发展、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经济全球化的新动向正在继续为马克思主义作“注脚”。它占据道义制高点,在于马克思主义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它是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而斗争的学说,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历史进步方向,比任何时代的进步学说都具有最广大的人民性。只要人类追求幸福的脚步没有停歇,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就不会结束,马克思主义就具有永恒的价值。
(二)
在解决中国问题、指导中国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不断用新的实践、新的内容来丰富和发展自己,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飞跃。
从理论维度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丰富发展和开拓创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一经传播到中国,就点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实践之火”,在中国大地放射出灿烂光芒、结出丰硕果实,不断提升新高度、开辟新境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国问题,在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从实践维度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强大威力,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了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从落后于时代到逐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具体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经受了一系列的重大考验和实践检验,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面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颜色革命”“和平演变”,对中国的制裁和围堵;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经济发展备受冲击,外部环境风高浪急,马克思主义展现了不竭的生机和活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越走越宽广。
从历史维度上看,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中,形成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离开中国历史文化实际,马克思主义就失去了成长发展的土壤。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把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价值共识、经验智慧熔铸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使马克思主义实现了“真理本土化”,拓展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空间;另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融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其彰显了独有气韵与时代风采。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治国理政理念,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精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认识与实践引向新阶段,锻造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气象、中国风采。
(三)
马克思主义不是为某个集团或阶级代言的“私器”,而是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而斗争的“公器”。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代表人民、为了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根本所在。
一是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圣经”。在马克思主义之前,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探求自由解放的道路,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使人民看到了成为自己命运主人的希望。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践行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恰恰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才会赢得人民发自内心的信服,中国共产党才会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
二是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人民,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的唯物史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才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历史伟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民是阅卷人”,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带领人民群众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依靠人民夺取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大胜利,再次深刻揭示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三是马克思主义合乎人民利益,人民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马克思主义从不侈谈抽象的利益,更不以抽象利益为幌子牟取自己“不变的利己的利益”。马克思主义主张的“利益”是人民的利益,是群众可感可知可享的“生存利益”和“生活利益”。一百年来,我们党的全部奋斗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中华民族千年夙愿成真;奋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实实在在地巨大提升。
马克思主义既是立足当前又是面向未来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既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又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指明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实现路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无比光明的前景。在这一伟大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图景必将不断变为现实。
(作者系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