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朗:21世纪,中国将在精神层面影响世界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37 次 更新时间:2021-07-14 13:05

进入专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叶朗 (进入专栏)  



全世界都看到,我们正在面临一种历史性的变化,我们很快就要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中国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力量正在上升。据高盛预测,到2027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尽管那时的中国依然处于向现代经济体转变过程的相对初级阶段。到2050年,全世界最大的三个经济体,将是中国、美国和印度,而英国和德国将分别居第九位和第十位。正像有的国外学者所说,这些经济预测,惊心动魄,中国的崛起将会以极其深远的方式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这种改变,不仅仅限于经济方面。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在谈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时,强调要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素质,强调要使我们国家成为一个“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把更高的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一个标志,这有极为深刻、深远的意义。这意味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改造和提升我们的国民性,要重铸我们的民族精神。这也意味着中国将不仅仅在经济上,而是在文化上、精神层面上对世界产生影响。我赞同有的国外学者的看法,就是那种认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的观点,已经有些过时了。

要产生这种精神的影响力,首先取决于我们在精神文化上的创造。就这个方面,我谈几点看法。

一、要注重艺术与高科技的融合

很多人都意识到,我们已进入一个创意的时代。但是怎么才能真正实现“创意”?这个问题我们并不清楚,或者多数人并不清楚。

在这个问题上,前不久去世的“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在乔布斯去世前半个月(9月19日),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发表文章《乔布斯可以教我们的十条经验》,其中一条就是:“最永久的发明创造都是艺术和科学的嫁接。”乔布斯指出苹果和其他所有计算机公司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苹果一直设法嫁接艺术与科技。乔布斯的研究团队拥有人类学、艺术、历史和诗歌等学科的教育背景。这就是乔布斯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启示:艺术和科学的融合,艺术与高科技的嫁接,乃是创意的灵魂。再扩大一点说,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乃是我们这个创意时代的灵魂。

这个思想,其实钱学森先生和季羡林先生晚年也一再对我们提示过。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艺术与高科技的嫁接,不是一个局部性的问题,在我们这个创意时代具有普遍性的意义,不仅应该成为我们的教育事业、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指导原则,而且也应该成为我们的一切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指导原则。我们要从战略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二、要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人文内涵和人文导向

文化产品从生产来说,不仅有一个技术问题,更重要的还有一个内容问题。例如,我们的电影、电视有了高清晰技术、3D技术,但如果没有内容那还是空的。现阶段我国文化产品的内容生产与内容出口都非常薄弱,面向当代、面向国际的原创力不足,还不能与日本、美国等文化产业强国竞争。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当确立一个内容战略,将文化产业的内容建设提到战略高度。

文化产品从社会功能来说,不仅有一个娱乐消遣的功能,更重要的还有一个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发展完满的人性的功能。我们的文化产品应该体现一种文化精神,应该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引导广大青少年有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不能脱离文化精神。即使是商业片也不能只追求票房,不能不讲求人文内涵,因为文化产品与物质产品不同,文化产品是精神产品,不能不考虑文化精神。我们过去强调文化产品的政治导向,政治导向很重要,但还有一个人文导向(包括价值导向、趣味、格调等等)。人文导向和政治导向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有的作品政治导向没多大问题,但人文导向有问题。因此,除了政治导向以外,我们还应该重视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的人文内涵和人文导向。

重视文化产品的人文内涵的人文导向,实施内容战略,也许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和创新)、当代艺术的经典化(扎根和提升)、高雅文化的大众化(融入当代趣味)。

三、要使中国文化为国际社会了解、认同、向往

我们要使国际社会了解我们的文化,进一步认同、向往我们的文化,增强我们文化的吸引力。这种文化的吸引力就是软实力。比较起来,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还很陌生,不了解、不理解,还有许多误解。西方有的人拼命吹捧某些表现中国人愚昧、变态、血腥、乱伦的电影和美术作品,认为这才是真实的中国形象。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哲学、中国的艺术,使国际社会了解,自古以来中国人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祈求和平、盼望富足、优雅大度、开放包容、生生不息、美善相乐,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孔子说过,一个国家建设得好,应该使你的近邻欢乐,还要使远方的人们仰慕你的文化,到你这里来观摩学习,即“近者悦,远者来” 。大唐帝国就是如此。当时长安成了一个最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从世界各地来的外交使节、商人和留学生挤满了长安。长安的鸿胪寺接待了70多个国家的外交使节。日本曾先后向唐朝派遣过10多次“遣唐使”,包括留学生、学问僧以及各种类型的专业人士和工匠,每次人数有数百人,最多达到七八百人。我相信,21世纪,中国文化一定会重新焕发这种“近者悦,远者来”的魅力和吸引力。

四、要照亮中国当代的文化大家和文化经典

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创新,应该产生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大家、艺术大家和文化经典、艺术经典。我们看到,在我们的文化界、学术界、艺术界,都有一些学者、艺术家长时期在埋头研究和创作,他们脚踏祖国大地,从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吸取营养。在他们中间,正在产生或已经产生当代的文化经典、艺术经典,他们正在成为或已经成为当代的文化大家、艺术大家,在他们中间还可能会产生继承中华文明传统和反映21世纪时代精神的新的学派。这是时代的呼唤。问题在于,我们要善于发现,要把他们照亮,使他们得到足够的重视,要使国内广大群众知道他们,要把他们放到庄重的国家舞台上向国际社会展示。这涉及塑造中国当代国家文化形象的问题。塑造我们的国家文化形象不能仅仅依靠功夫明星、广告明星。

五、要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当代的复兴

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创新,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当代的复兴。在这个方面,我想谈三点看法:

第一,我们要重视学习、继承中国的文化经典。经典是每个时代人类最高智慧和最高美感的结晶。我们要在全社会提倡尊重经典,要引导青少年学习经典、熟悉经典。我们不反对快餐文化、流行艺术,但是我们反对用快餐文化、流行艺术来排挤经典。我们也反对解构经典、糟蹋经典,把经典荒谬化。经典的作用不可替代,经典的地位不可动摇。

第二,我们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获得回应当今时代问题的启示和方法。当今人类所面临的问题,有的是亘古不变的,有的是这个时代所特有的。其中有许多问题,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获得启示和方法。举例说,近几十年以来,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建设逐渐超出了人类文明的把握能力,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失衡的状态加剧,超量的信息刺激与心灵的迷失成为互为因果的社会文化问题。在这个时候,人们回头去看,中国传统文化一贯强调“道”对“技”的引领作用。中国古人对技术、技艺的精益求精的追求总要超出技术本身,而归于“道”的层面。这就意味着,任何技术的发展都不能忽视它对于人类生活、生命、精神心智的整体效应。中国道家思想对于技术的反思已经达到了令人所不及的高度。在这些方面,面对时代所提出的严峻课题,中国传统文化给了我们极为有益的启示。

第三,我们要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融入当代生活。我想这不是在表面上、形式上复古,不是穿古装、行古礼,而是要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如前面提到的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祈求和平、盼望富足、优雅大度、开放包容、生生不息、美善相乐的精神,融入当代的生活,使我们的老百姓过一种既享受高科技的成果,又有高远境界和优雅品位的生活。

在历史上,中国人的智慧和美感对世界发生过极深刻的影响,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有重大的贡献。“四大发明”就不说了。伊朗血统的法国学者阿里·玛扎海里的《丝绸之路: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一书(季羡林先生曾推荐过这部著作)中曾详细介绍了中国的谷子、高粱、樟脑、桂皮、生姜、水稻、麝香和大黄的栽培史以及经过波斯传向西方的过程。他认为罗马人使用的杆秤以及由此发展起来的衡具是起源于中国,冶炼术也起源于中国,后来经过丝绸之路传向四方。他还举了一个有趣的小例子,就是“郁金香”,大家都知道郁金香产在荷兰,他告诉我们实际上郁金香是一种中国花,15世纪末移植到伊斯坦布尔,荷兰人在那里发现,并移植到自己的国家。所以在15世纪,波斯流传着一句话:“希腊人只有一只眼睛,唯有中国人才有两只眼睛。”波斯国王哈桑就向威尼斯的使节约萨约·巴尔巴罗提到过这句谚语。因为当时波斯人认为希腊人仅仅懂得理论,是中国人发明了大部分专门艺术和技术。我相信,21世纪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更深刻、更深远的将是中国文化的影响,特别是精神层面的影响。


(作者为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进入 叶朗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747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文化报2013-07-29,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