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朗:让艺术教育照亮我们的人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13 次 更新时间:2021-07-14 12:48

进入专题: 艺术教育  

叶朗 (进入专栏)  


内容摘要:我们在艺术教育中要引导学生们熟悉中国文化、中国艺术,要使学生在获得艺术知识、艺术享受的同时,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感受到中国人活生生的性格、灵魂和情趣。叶朗:我们在从事文化产业研究时,一直强调文化产业“重在文化”、“重在内容”,强调要重视产业发展的价值内涵、人文导向,并且与美育、艺术教育结合起来考虑。文化产业只有创造更多蕴含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文化产品,国内外的朋友才能对中国文化获得更有深度的认识,这种认识将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使其释放出无穷的魅力。蕴含着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产品的繁荣,对发展艺术教育当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艺术教育;美学;文化产业;人生;中国;生活;研究;美育;审美;境界


我们这个时代面临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人们的物质追求和精神生活之间失去平衡。从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统治下拯救精神,已经成了时代的要求、时代的呼声。

我们目前对我国当代艺术关注不够,研究不够,这就导致艺术教育与当代社会生活交融汇合的渠道变狭窄了,艺术教育持续获得新生资源和力量的可能也被削弱了。

文化产业只有创造更多蕴含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文化产品,国内外的朋友才能对中国文化获得更有深度的认识,这种认识将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使其释放出无穷的魅力。

今年初,由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叶朗先生主编的8卷本《中国美学通史》正式出版。这是国内第一部大型中国美学通史型著作,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中国美学发展的历程,出版后引起学界关注及读者广泛好评。近年来,叶朗还在北大燕南园组织了“美学散步”文化沙龙,与师生徜徉于诗意人生之中。日前,笔者就该著作的创作及艺术教育的相关话题,专访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名誉主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叶朗先生。

我们是中国人,但中国人不意味着就熟悉中国的艺术

冯巍:首先祝贺您主编的8卷本《中国美学通史》今年正式出版。在美学领域您一直有深入系统的理论探索,并在北京大学燕南园主办“美学散步”文化沙龙,为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交流平台,激发大家关于艺术和科学的跨学科思考。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您都特别重视将美学研究同人文教养、人生境界等问题联系起来,发扬蔡元培、宗白华、朱光潜等前辈重视美育和艺术教育的传统。那么,请您从美学家的视角谈谈,我们今天应该如何进一步推动美育、艺术教育的发展?

叶朗:我想,美育、艺术教育发展到今天,应该成为覆盖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学术界要加强研究。例如,整理中国美学遗产,除了可以让当代人了解传统美学,让世界知道中国美学,同时也是为了给我们的美育、艺术教育奠定历史性的、理论性的基础。除了编了这部8卷本的《中国美学通史》 ,我们还编了一部7卷本的《中国艺术批评通史》 ,今年也会出版。美育、艺术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美学的理论支撑。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需要较高的理论思维能力和较丰富的艺术体验,研究的就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也就是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因此,美学研究要时刻关注与人生的结合,当然也要时刻关注艺术。

“美学散步”文化沙龙,从2012年4月到现在,已经举办十多届了。我们这个时代面临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人们的物质追求和精神生活之间失去平衡。从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统治下拯救精神,已经成了时代的要求、时代的呼声。我们在北大燕南园举办“美学散步”文化沙龙,就是想从一个侧面把蔡元培先生的美育传统继承发扬光大,在北京大学营造一种更浓厚的文化氛围、学术氛围。这种文化氛围、学术氛围的特点是艺术、人文和科学的交叉融合,而它的灵魂就是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我举一个例子。今年春节前我们举办了一次博物学的沙龙,请了三位学者讲演。一位是生命科学院的教授,讲他们从事野生大熊猫和雪豹的保护,他们的工作非常艰苦;一位是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所的所长,他们到雪山和边境地区,用摄影、摄像调查一些快要灭绝的动物、植物,拍出了许多极美的照片,工作也非常艰苦;再一位是哲学系研究科学哲学和博物学的教授,他讲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在蝴蝶分类方面取得的成果。参加沙龙的朋友听了他们的讲演,都非常感动,不仅增加了知识,更强烈的是感受到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感受到一种人生的神圣性,感受到整个沙龙就像康德讲的,笼罩在灿烂星空的照耀之下。

冯巍:您在中西传统美学上用力颇深,但您一直特别强调当代美学、当代艺术的重要性。请问您如何看待当代艺术在艺术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叶朗: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丰富的艺术,更不能没有具备艺术素质的民众;而美育之于社会,主要是通过艺术教育这一途径实现的。我们目前对我国当代艺术关注不够,研究不够,这就导致艺术教育与当代社会生活交融汇合的渠道变狭窄了,艺术教育持续获得新生资源和力量的可能也被削弱了。现在在西方国家很多人的心目中,中国文化还就是美食,就是成龙的武打片。我们是中国人,但中国人也不意味着就熟悉中国的艺术,不意味着就对中国艺术的文化精神有充分的认识。今天,我们国家要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有一种文化的自觉,需要对我们自己的文化、艺术进行重新认识。我们要了解世界,更要了解自己。一方面,我们要关注中国传统艺术,关注传统艺术的当代形态、当代价值,把传统带入当代语境;另一方面,我们要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关注当代艺术的历史由来、未来走向,用当代衔接历史和未来。我们要发现、要照亮的,是那些在当代能够真正体现中国精神的东西。

我们要让那些真正反映这个时代的艺术展现出来,把当代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家照亮,把他们推出来,让大家知道他们,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引导当代的艺术潮流,使全世界看到和重视能够真正反映我们时代精神、代表中国的国家形象的艺术作品。艺术教育所倚重的、所向人们展现的,就应该是这样的作品。但是它们需要关注,需要照亮。我们要看到,在21世纪,有深厚文化传统积淀、体现时代精神的,真正的艺术大家、艺术经典,正在破土而出。

艺术教育不是职业培训,而是打开人生新境界

冯巍:您这些年的学术眼界,从哲学、美学扩展到整个人文学科和文化领域。在如此开阔的视野中,您是如何定位艺术教育的?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努力,通过艺术教育弘扬艺术对于中华文化的建构性思维品格?

叶朗:无论是教育界,还是从整个社会来说,轻视人文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倾向仍然存在,所以,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形式进一步宣传和阐明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艺术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通过维护每个人的精神的平衡与和谐,来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所以,大的方面上,我们要宣传艺术教育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具体到个人,艺术教育能影响一个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能影响一个人无意识的层面。这恰恰是德育和智育所难以达到的。一个人的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生命和创造,创造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才是审美的人生。因为人在审美活动中,总是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和创造的追求。审美活动对人生的意义,最终归结起来是提升人的人生境界。艺术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人们在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活动中产生一种身心的喜悦,一种美感的喜悦,从而进入一种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人生境界。境界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是浓缩一个人的过去、现在、未来而形成的精神世界的整体。一个人的境界就是一个人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国家、社会、个人都不能只有物质的追求而没有精神的追求。一个人如果没有精神追求,大家会说这个人很庸俗,觉得他的人生没有意义。他可能很有钱,但他的精神空虚。一个社会没有精神追求,那整个社会必然会陷入庸俗化。一个国家物质生产上去了,物质生活富裕了,如果没有高远的精神追求,那么物质生产和社会发展最终会受到限制,这个国家就不可能有远大的前途。天长日久,也会出现人心的危机。那是很危险的。我们在艺术教育中要引导学生们熟悉中国文化、中国艺术,要使学生在获得艺术知识、艺术享受的同时,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感受到中国人活生生的性格、灵魂和情趣。

冯巍:现在很多孩子都在学校教育之外,学习钢琴、声乐、舞蹈、绘画等艺术课程,为了升学、加分参加各种考级。我们很难确定,孩子们是被迫还是主动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在勤学苦练中获得了艺术享受,还是只把它们看成“成长的烦恼” 。您是怎么看待这种现象的?

叶朗:艺术教育首先是提升孩子们的心灵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要使孩子们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自由活泼地成长。艺术教育一定要使孩子们充满欢乐,蓬勃向上。王阳明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自进不能已。 ”“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 ”这些话非常有道理。艺术教育不是职业培训,不应该带有功利色彩。如果学习艺术的目的只是为了考级,或是升学考试时加分,根本不管孩子有没有兴趣,那就成了王阳明说的“摧挠” ,反而使孩子们本来活泼的生命“衰痿” ,自然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

艺术不只是技术和技巧,艺术教育一定要注意它的人文内涵。让人感受到人生的美,开阔人的心胸和格局,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这才是艺术教育的灵魂。如果没有这个灵魂,单纯地学技术、技巧,这样的培养就不是艺术教育,更不是美育。对孩子进行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他们形成较高的人生境界和完善的人格结构,从而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是为了让孩子们在多才多艺的个人背景下享受生活、表现生活,甚至创造一种属于自己的存在方式。

我们要特别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大学要引导年轻人有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使他们注意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质,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大学要引导大学生更多地接触艺术经典、文化经典。

冯巍:从上世纪80年代,您就开始寻求中西美学融合的路径、致力于当代语境中美学的根本性重建,承担了繁重的学术工作,也受邀参加了大量的社会活动。这里面的艰辛不言而喻,但您总是那么欣欣然沉醉其中。您曾经解释自己的这种心态是“人一定要活得有趣” 。当前有一个实际情况就是,至少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讲,在一个沉醉于速度和数字的社会,面对工作和生活的重重压力,“有趣”已经变成了一种精神奢侈品。对于像您这种良好心态的培养,您有什么建议?

叶朗:我们有时会听到有人说活得“没意思” ,感到活得没意思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是,通常是由于功利的眼光和逻辑的眼光,遮蔽了有意义、有情趣的世界,从而丧失了现在。感到人生“无趣” ,是人生在世的大缺陷。审美活动能够去掉这种遮蔽,照亮本来的世界。于是,世界的一切就会变得有灵性、与你息息相通,充满了不可言说的诗意。待人接物,读书论学,都要“有趣” 。这种浓郁的审美人生意趣,是来自于跳出自我而复归于人与万物一体的生活世界。

我们的文化、艺术、哲学、宗教,说到底,都应该引导人们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也就是要引导人们去追求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给我们的生活注入一种高尚的严肃性,注入一种人生的神圣感。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境界,就意味着他会过什么样的生活。不同境界的人,世界和人生对于他们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在任何时代,人都要有高远的精神追求。艺术教育有助于拓展人的胸襟,提升人的境界,拥有一种“光风霁月”般的气象。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追求,或者说具有什么样的深层心态和风格。在世俗生活中,人习惯于用主客二分的眼光看待世界,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认识的对象,或者说利用的对象。这样,人和人之间、人和万物之间就有了间隔,人就被局限在自我的、有限的天地之中,就好像关进了一个牢笼。人生的艺术化就是追求审美的人生,审美的人生就是诗意的人生。诗意的人生就是跳出自我,跳出主客二分,用审美的眼光和审美的心胸看待世界,照亮万物一体的生活世界,体验无限的意味和情趣,从而享受现在。我们要相信,这个世界依然有神圣存在。这种神圣将会给我们的生活注入一种严肃性,将会给我们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使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休闲的本质是文化,文化产业应引导社会健康价值取向

冯巍:您现在还有一个职务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的院长,请问您创立这个研究院的初衷是什么?

叶朗:建立文化产业研究院,初衷是顺应两大社会发展趋势。第一,高科技、数字化时代到来了。一方面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了更多的物质技术手段,缩短了人和人的现实距离,但另一方面也压缩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空间,拉大了人和人的心理距离,使人与人的关系疏远化、陌生化。发展文化产业,以更丰富的文化、艺术产品来满足人们越来越多、越来越紧迫的精神需求、文化需求、审美需求,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二,“休闲时代”到来了。人们将有更多闲暇时间来追求自我发展和审美享受,这将大大增加文化消费、精神消费的需求。人们越来越乐于购买精神产品,购买一段审美体验,一次视觉享受,一次听觉享受。休闲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在完成必要劳动时间后,人的一种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休闲的本质和价值在于文化。它使你在精神的自由中进入审美的、道德的、创造的、超越的生活方式。休闲产业中很大的比重就是文化产业。这些都需要有相应的学术机构好好研究一下。

冯巍:您大力倡导要重视研究文化产业,显然扎根于重视精神与心灵价值的中国传统美学,那么,您认为文化产业大繁荣对于艺术教育大发展可以有哪些方面的积极作用?

叶朗:我们在从事文化产业研究时,一直强调文化产业“重在文化” 、“重在内容” ,强调要重视产业发展的价值内涵、人文导向,并且与美育、艺术教育结合起来考虑。产业是在为文化搭台,文化才是主角。在国际政治中,一个国家用精神文化层面的吸引力来影响别的国家,使别的国家认同你的价值观,这种能力就是软实力。而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一种建构性的认同实践,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能使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对一个国家产生精神层面上的认同感。因此,文化产业所提供的产品应该具有引导整个社会健康价值取向的精神追求,向国际社会显示中国人高尚的内心世界和优雅的精神趣味。

当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的展演达到了200场,北京、上海、台北、香港,洛杉矶、旧金山、伦敦、雅典,从中国辐射到世界各地,当加州大学、伯克利大学在演出之后第二年就开设了昆曲课程,我们就是在见证中华文化的魅力,在见证文化的产业式发展的魅力。在展示中国特色的同时,书法、绘画、戏剧、民间工艺等文化产业制造的文化产品,无一不是在展示着蕴含在这些文化遗产中的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文化产业只有创造更多蕴含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文化产品,国内外的朋友才能对中国文化获得更有深度的认识,这种认识将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使其释放出无穷的魅力。蕴含着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产品的繁荣,对发展艺术教育当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创意”缺失,理论研究有助于引发原创性

冯巍:您在之前的各种访谈中都特别强调理论研究对于艺术创新的重要性。关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显然也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维度之一。最后,可以请您就这个方面深入谈一谈么?

叶朗:现在特别需要加强理论研究。不重视理论,艺术发展就会出现问题。不重视理论研究,我们自己对中国艺术就说不清楚,当然中国艺术就很难走出去。艺术教育领域和其他领域一样,也需要加强理论研究,需要弘扬创新精神。继承传统,并不是不要创新。历史告诉我们,在人文艺术领域,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才会有真正的创新。这就是冯友兰先生说的“接着讲” 。

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和“走出去” ,现在社会生活的很多领域,从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到民间企业,都在强调“文化创新” 、“文化创意” 。但是,怎么才能真正实现这种“创新” 、“创意” ?这个问题我们并不清楚,或者说多数人并不清楚。比如,全国各地设置了许多文化创意园区,他们注重引进投资,盖了一个又一个五星级宾馆,但是不注重引进文化,在这些园区中真正能实现“创意”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并不多。又比如,我们的动漫产业在技术上进展很快,但是缺乏艺术想象,缺乏文化意蕴,这成了制约动漫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艺术教育的努力。我们国家的大学从数量上发展很快,但是大学如何培养原创性的人才,如何培养真正善于创意的人才,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令人焦虑的课题。

当然,我们也看到创意成功的例子。2011年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的作品《弥漫》 ,由五位艺术家创建了一个茶香、酒香、花香、药香、熏香的世界。中国的香味弥漫威尼斯。这个作品引起双年展广大观众和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和赞誉。 《弥漫》的整体设计,以及总策展人的美学教授身份,给了我们特别有价值的启发。第一,理论研究有助于人的眼界放开、思路放开,有助于引发原创性。第二,从文化传统、美学传统到当代艺术,具有很大的创新转换空间。人们熟知的茶文化、花文化、香文化的传统,很好地融入了这一当代的艺术作品。

中国古人对香的审美的重视,以及运用嗅觉美感营造诗意生活氛围的习惯,形成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和美学传统。西方历史上也有同样的传统,从这里可以看出中西文化的相互贯通。在现代化的生活条件下,在人们追求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时代风尚下,在人们对于“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感到困惑的状况下,发现这个传统,照亮这个传统,复活这个传统,使它融入当代艺术的意象世界,就成了一种很有创意、很能唤起人们美感和情感共鸣的选择。


(访谈者冯巍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后)



进入 叶朗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艺术教育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艺术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747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艺术报2014年8月8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