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朗: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文化时代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08 次 更新时间:2021-07-14 11:29

进入专题: 文化时代  

叶朗 (进入专栏)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对我们所处时代的特点作了极其深刻的概括。《决议》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这个重要论断表明,文化在国家历史和世界历史中的比重正在日益加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我们的时代正在成为一个文化的时代。

文化时代,就是要求整个社会有更高精神追求的时代

文化时代,也就是文化兴国的时代,就是以建设文化强国作为我们的历史使命的时代。从精神层面说,这个时代要求整个社会有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谈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时提出,要使我们国家成为一个“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把更高的精神追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一个标志,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要求。一个国家的物质生产上去了,物质生活富裕了,如果没有高远的精神追求,那么物质生产和社会发展最终会受到限制,这个国家就不可能有远大的前途,天长日久,就会出现“人心的危机”。那将是十分危险的。

文化时代,就是创意的时代,就是追求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时代

我们很多人都意识到,文化时代,就是一个创意的时代。如果说,历史上的技术时代,很大程度上是技术决定一切;历史上的管理时代,很大程度上是工商管理决定一切,那么,在现在这个创意的时代,很大程度上是创意决定一切。所以我们看到,现在几乎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政府领导部门、学术研究机构到民间企业,都强调“创意”,或者强调“文化创意”。

但是怎样才能真正实现“创意”?这个问题我们并不清楚,或者多数人并不清楚。比如,全国各地设置了许多文化创意园区,但在这些园区中真正能实现“创意”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并不多。又比如,我们的动漫产业在科技方面进展很快,但是缺乏艺术想象,缺乏创意,这成了一个制约我们动漫产业发展的瓶颈。又比如,我国的大学在数量上发展很快,但是我们的大学如何培养富有原创精神的人才,如何培养真正善于创意的人才,依然是令我们焦虑的课题。

在这个问题上,最近去世的“苹果”电脑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给了我们极其重要的启示。在乔布斯去世前半个月(9月19日),美国《福布斯》网站发表文章《乔布斯可以教给我们的十条经验》,其中第一条就是:“最永久的发明创造都是艺术与科学的嫁接。”乔布斯指出,苹果和其他所有计算机公司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苹果一直设法嫁接艺术与科技。

这就是乔布斯这位天才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启示:艺术和科学的融合,艺术和高科技的嫁接,乃是创意的灵魂。

这个思想,其实钱学森先生晚年也一再对我们提示过。当时有记者采访他,钱先生说,我现在岁数大了,小问题我不考虑了,我就考虑大问题。什么叫大问题呢?就是培养杰出人才的问题,怎么办世界一流大学的问题。那么怎么培养杰出人才,怎么办世界一流大学呢?钱学森提出一条,根据历史经验,也根据他本人的经验,我们的大学教育要实行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其实不光钱老,季羡林先生晚年也一再强调人文和科学的结合。钱学森先生、季羡林先生提出的科学与艺术、科学与人文结合,不仅是对于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历史经验的概括,而且是对我们这个创意时代所要求的天才的预见,和乔布斯的经验完全一致。

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艺术与高科技的嫁接,不是一个局部性的问题,它在我们这个创意时代具有普遍性的意义,不仅应该成为我们的教育事业、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指导原则,而且也应该成为我们的一切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指导原则。我们要从战略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文化时代,就是一个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人文内涵和人文导向的时代

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这个时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消费已经进入了一个空前旺盛的时期。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是时代的需求、历史的需求。我们不仅要从量的方面满足广大群众的这种需求,而且要从质的方面满足广大群众的这种需求。

文化产品从生产来说,不仅有一个技术问题,更重要的还有一个内容问题。例如我们的电影、电视有了高清技术、3D技术,但如果没有内容那还是空的。现阶段我国文化产品的内容生产与内容出口都非常薄弱,面向当代、面向国际的原创力不足,还不能与日本、美国等文化产业强国竞争。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当确立一个内容战略,将文化产业的内容建设提到战略高度。

文化产品从社会功能来说,不仅能提供娱乐消遣,更重要的还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发展完美的人性。我们的文化产品应该体现一种文化精神,应该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引导广大青少年有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不能脱离文化精神。文化精神,又称文化理念和文化理想,它应该贯穿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中。即使是商业片也不能只追求票房,不能不讲求人文内涵,因为文化产品与物质产品不同,文化产品是精神产品,不能不考虑文化精神。文化产品既含有政治导向,同时也含有人文导向(包括价值导向、趣味、格调等等)。人文导向和政治导向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有的作品政治导向没多大问题,但人文导向有问题。因此,除了政治导向以外,我们还应该重视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的人文内涵和人文导向。

重视文化产品的人文内涵和人文导向,实施内容战略,也许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和创新);当代艺术的经典化(扎根和提升);高雅文化的大众化(融入当代趣味)。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有一个课题组专门研究这个问题,我们期望明年可以提供一个有深度的研究成果。

文化时代,就是一个照亮中国文化的时代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文化也越来越关注。以我个人的体会,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并不怎么关注。但是进入21世纪,情况就大大改变。有人说世界各地出现了“汉语热”,这可能有点夸张,但世界各地学习汉语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这是事实。更重要的是,国际社会的朋友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对中国文化表面的了解,例如中国的饮食、中国的功夫、中国的明星以及春节吃饺子、端午划龙船等等,他们迫切希望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内在的东西,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他们特别迫切希望了解中国当代文化的真实面貌。国际社会的这种需求,需要我们去应对。这种需求,同样是时代的需求、历史的需求。

一些国际社会的朋友说,他们对中国古代的文化多少还知道一点,但对中国当代的文化几乎什么都不知道。也就是说,对于国际社会来说,中国当代的国家文化形象不清晰、不突出。这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在介绍和传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要特别注重介绍和传播我国当代的文化经典和艺术经典。我们是否可以提出一个“中国当代文化”或“中国当代艺术”的概念,这种中国当代文化或中国当代艺术,应当是体现我们的文化精神、文化理想的,是反映整个时代的。我们要运用国家力量同时通过学术界和文化市场向国内广大群众和国际社会推荐、介绍这种当代的文化经典、艺术经典,以及当代文化大家、艺术大家。这涉及我们向国际社会展示我们当代的国家文化形象的问题。这应该是我们21世纪前30年或前50年文化发展、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我们当代是不是有文化经典、艺术经典呢?当然有,问题是它们没有被人们足够地关注,或者说,没有被发现,没有被照亮,没有在庄重的国家舞台上展示。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我相信,21世纪的时代之光,将把整个中国文化照亮——包括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的当代文化。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教授)



进入 叶朗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文化时代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746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光明日报2011年12月07日 11 版,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