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凡: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基因与时代内涵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90 次 更新时间:2021-03-29 06:06

进入专题: 中华民族共同体  

陈明凡  

中华民族在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其凝聚力前所未有的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推动着民族复兴大业走向成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激发着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强,二者互为动力,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中国发展奇迹。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雄厚根基


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雄厚的现实基础。中国是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表现出永不衰竭的生命活力,始终保持国家整体的统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令世人叹服。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这样的统一正是今天世界的绝对要求。”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不少志士仁人为救国拯民而不懈奋斗,流血牺牲,但由于缺乏先进政党领导和科学理论引路,每次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从而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毛泽东同志庄严宣告:“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毛泽东同志总结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经验指出:“如果我们的先人和我们自己能够渡过长期的极端艰难的岁月,战胜了强大的国内外反动派,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新中国70多年发展的历史对毛泽东的“建国之问”作出了回答。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创造了举世公认的发展奇迹。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充分发挥铸造了历史平台,是当代中国人民团结奋进、走向胜利的旗帜。


三大攻坚战凸显中华民族凝聚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面对世界局势急剧变化的严峻挑战和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遇到的重重困难,党领导人民团结奋战,攻坚克难,中华民族凝聚力也跃升到历史的新高度。中华民族凝聚力是意志的凝聚,也是智慧的凝聚,是战斗力和创造力的统一。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进入关键时期,二者的历史性交汇,提出了一系列高难度课题需要破解、一系列艰巨任务需要完成。这项时代的大考,中华民族已经交出优异答卷,并将继续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2020年是历史上极不寻常的一年。三大攻坚战的战略任务在这一年集中表现为抗疫攻坚、脱贫攻坚和经济的复苏与发展等。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各国的社会制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检验,也是对民族凝聚力的一次检验。面对疫情的严重冲击,西方国家的政府没能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民众也随之放松警惕,漠视疫情,各行其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造成疫情失控。面对疫情的考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迅速提出应对方案,及时采取有效和完善的防控措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一方有难,八方驰援。各地区和各部队的医务人员立即奔往疫区,各种医疗物资源源而至。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也伸出援手,纷纷捐款捐物,迅速形成了一场抗疫攻坚的人民战争,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蔓延。


抗疫攻坚战初战告捷远未结束,脱贫攻坚战又进入决胜阶段。抗疫攻坚、脱贫攻坚和恢复发展经济同时摆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面前,担当起这一不同寻常的历史重任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考验,也是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考验。在脱贫攻坚战中,举国上下齐心协力视贫困地区的脱贫任务为己任,贫困地区人民激发内生动力,自强不息,将外部“输血”和自身“造血”有机结合,形成强大合力。脱贫目标的实现不落下一个地区,不落下一个人。中国成为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这场脱贫攻坚战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在人类反贫困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恢复和发展经济的任务被紧迫地提上日程。2020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经过5年奋斗,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来之不易的重大成果,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创新能力、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应对世界的变局特别是“逆全球化”势力的猖獗,中国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构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复苏。同时,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环节,率先复工复产,有力维护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中国也因此成为疫情发生以来世界上第一个恢复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成为全球经济的领跑者。多难兴邦,经历了巨大风险和考验,中华民族凝聚得更加紧密,磨练得更加坚强。中国的发展历程再次印证了恩格斯的著名论断:“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中华民族正阔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近代以来,西方先进东方落后,西方国家侵略压迫和剥削东方国家,是长期不变的世界定势。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东方世界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新中国的诞生以及朝鲜、越南、老挝、古巴等国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世界革命运动的中心已经从西方转移到东方,而西方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在巴黎公社失败后却长期陷入低潮。由于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赶超资本主义还需要走很长的路。世界革命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了东方,世界经济的重心仍然在西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国家也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改革。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迅速崛起,许多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取得显著成效,世界经济的重心正在由西方向东方转移,这已经成为国际舆论的共识。


中国改革开放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在世界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法、德、美等国迅速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中国由于历史原因失去了发展的机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迅速崛起,并在快速兴起的以智能化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抢占先机。当前,中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最近公布的报告,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以上将来自中国。当代中国的崛起正在开创东方反转影响西方的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破解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向现代化的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中国方案。中国发展道路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也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对社会主义国家,而且对广大非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同样具有借鉴和参考的价值。发展中国家从中国的经验和理论中可以得到许多重要启示,如必须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道路,绝不能依赖外援,不能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必须走对外开放道路,绝不能自我封闭、与世界的发展相隔绝;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力求使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注重经济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绝不能再走传统工业化模式下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要注重社会公平,协调好利益关系,警惕和防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要立足本国国情,走自己的路,绝不能照搬外国发展的模式等等。可以说,发展中国家只有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才能逐步摆脱落后状态,走向民族振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低谷走向复兴。20世纪末期发生的苏联东欧剧变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前所未有的历史悲剧。西方评论家宣扬“社会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并且预言中国将成为苏东剧变引发的“多米诺效应”的牺牲品,中国将步苏联之后尘,上演红旗落地的历史悲剧。同西方政论家的预言相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中国社会主义大旗不倒,创造了举世公认的发展奇迹。中国发展的奇迹不但使西方政论家的预言不攻自破,也使世界人民为之振奋,重新看到了社会主义的希望之光。全世界的社会主义力量重整旗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再现生机。越南、朝鲜、古巴、老挝的社会主义事业都战胜重重困难,继续向前发展。越南革新事业借鉴中国经验所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被西方媒体称为“第二个中国式奇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必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作者为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长聘教授、博导)



    进入专题: 中华民族共同体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575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人民论坛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