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铭:中国社科学术期刊的困境与出路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723 次 更新时间:2021-01-21 17:16

进入专题: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   困境   出路  

张耀铭 (进入专栏)  

导出/参考文献 分享 创建引文跟踪 收藏 打印

摘    要: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 不仅波及我国传媒业的广告收入和资本运营, 更直接影响正处于结构化和市场化转型过程中的中国期刊业。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社科学术期刊的办刊体制几乎原封不动地延续了下来, 尽管市场经济的大潮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但许多结构性矛盾、实质性问题, 并不是社科学术期刊自身能够解决的。

关键词: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 困境; 出路;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2009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 全国共出版期刊9851种, 平均期印数16457万册, 总印数31.53亿册, 总印张166.24亿印张, 定价总金额202.35亿元。中国期刊业1985年的总印数就是25亿册, 期间徘徊了22年, 到2007年才突破30亿册, 可谓举步维艰。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 不仅波及我国传媒业的广告收入和资本运营, 更直接影响正处于结构化和市场化转型过程中的中国期刊业。

一、中国期刊业的结构现状

新闻出版总署把期刊分为七大类, 从2009年的中国期刊结构看, 期刊品种的比重是这样的:

第一位, 自然科学、技术类4926种, 占期刊总品种50.01%。与上年相比, 种数增长2.75%, 平均期印数下降5.66%。

第二位, 哲学、社会科学类2456种, 占期刊总品种24.93%。与上年相比, 种数增长5%, 平均期印数增长2.19%。

第三位, 文化、教育类1204种, 占期刊总品种12.22%。与上年相比, 种数增长2.47%, 平均期印数下降1.77%。

第四位, 文学、艺术类631种, 占期刊总品种6.41%。与上年相比, 种数增长2.94%, 平均期印数下降9.03%。

第五位, 综合类4 8 5种, 占期刊总品种4.92%。与上年相比, 种数增长1.25%, 平均期印数下降2.19%。

第六位, 少儿读物类98种, 占期刊总品种0.99%。与上年相比, 种数持平, 平均期印数下降1.71%。

第七位, 画刊类51种, 占期刊总品种0.52%。与上年相比, 种数持平, 平均期印数持平。

综合期刊发展现状并结合数据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 2009年与上年相比, 期刊总印数增长1.53%, 总印张增长5.23%, 定价总金额增长7.96%。杂志在保持出版数量上升的同时, 其总印数、总印张数、定价总金额数的增长速度都比2008年下滑。

第二, 2006~2007年中国期刊品种数量基本稳定, 但2008年品种增长了0.86%, 2009年品种更增长了3.16%。中国期刊的平均期印数, 2006年增长0.91%, 2007年增长1.59%, 2008年增长0.86%, 可到了2009年却下降了1.85%。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中国的大多数期刊的发行量下降。

第三, 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 2009年, 18~70周岁的国民中, 图书阅读率为50.1%, 报纸阅读率为58.3%, 而期刊阅读率为45.6%。期刊的阅读率最低。

第四, 据《2010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统计显示, 2009年中国传媒广告收入:电视广告经营额536.2亿元, 同比增长7%;报纸广告经营额为370.46亿元, 同比增长8%;广播广告经营额71.87亿元, 同比增长5%;期刊广告经营额30.37亿元, 同比增长﹣2%。期刊广告相对于上年度, 经营额降低了两个百分点。

第五, 我国目前9851种期刊, 科技期刊占一半, 4900多种, 大学学报占1500多种, 行业期刊有1000多种, 也就是说有80%以上的期刊基本上不面向市场, 真正在市场上打拼的消费类期刊不到1000种。而在美国, 完全走市场的消费类期刊就有6800多种。因此, 调整我国期刊业的结构势在必行。

第六, 目前全国9851种期刊分散在5000多个单位, 一个单位平均经营1.6~1.7种期刊, 而发达国家80%以上的期刊市场份额控制在不超过20%的传媒集团手中。体制上的“小、散、弱”问题, 以往“跑马圈地”式的粗放型经营, 严重制约了我国期刊业的集约化发展。

第七, 忧中带喜, 在满足不同层次读者不同需求的同时, 一批优秀期刊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比如《科学通报》《中国国家地理》《物理学报》《舰船知识》《中草药》《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读者》《当代》《收获》《考古》《文史哲》《三联生活周刊》等。

第八, 市场意识增强, 一批新锐期刊在竞争中迅速做强做大。比如国家旅游局主管、中国旅游协会主办的《时尚》杂志, 自1993年创刊以来, 坚持“国际视野、本土意识”的办刊方针, 并以其高雅的品位、独特的风格、风趣的文字、新颖的设计引导着潮流。主办《时尚》《时尚先生》《时尚家居》《时尚旅游》等16本刊物, 已经成为时尚传媒集团, 业务涵盖期刊编辑、图书策划、网络传媒、广告、印刷、发行等, 并在上海、广州设立了分公司, 年销售收入已达10亿元。再比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主办的《瑞丽》, 1995年创办了第一份期刊《瑞丽服饰美容》, 其中70%的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方日本Ray期刊, 经过多年的经营, 通过自营媒体和合作媒体, 把内容资源转换成适合期刊、网站、图书、手机、广播、电视、报纸、音像等媒介形式的时尚资讯产品, 实现了“一次内容, 八次销售”, 成为期刊多元化发展的典范。

总而言之, 经过近30多年的改革开放, 今天的中国期刊业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 面临着艰难选择和重新洗牌, 需要从战略高度做深层次的思考。

二、中国社科学术期刊当前面临的困境

毫无疑问,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社科学术期刊的办刊体制几乎原封不动地延续了下来, 尽管市场经济的大潮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但许多结构性矛盾、实质性问题, 并不是社科学术期刊自身能够解决的。社科学术期刊,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诸多的困境, 概括起来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1. 经费短缺, 发行量小

社科学术期刊, 无论社科院、社联还是大学主办, 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经费短缺, 投入严重不足。一般来说, 办好一份比较有分量的社科学术期刊, 双月刊每年至少需要20万元的投入, 月刊至少需要40万元。而现状呢?不管双月刊, 还是月刊, 一期投入平均达到2万元的凤毛麟角, 大多数期刊还得主编去求爷爷告奶奶化缘。就这点钱, 得解决特聘栏目主持、作者稿酬、编辑差旅费用、办公费用、期刊的印制成本等, 时常捉襟见肘。2003年11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名刊工程”, 到现在评了三届, 共26家入选, 对评上的期刊由部里和学校投入专项资金重点扶持, 解决了部分学报的问题。但大多数期刊并没有得到实惠。

与投入不足相伴的是发行量小。目前单纯靠发行量能维持杂志成本运作的社科学术期刊, 屈指可数。社科学术期刊, 发行量比较大的是文摘类刊物, 高者每期达到十二三万, 低者也有五六千册。我国有1500多家社科学报, 发行达到1000册的不足50%, 差的200~300本。不少期刊, 变成了自言自语、自娱自乐、自产自销, 它只是发表的平台, 而失去了传播和交流的功能, 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影响力了。

2. 结构不合理, “同质化”现象严重

中国期刊结构不合理人所共知, 这是计划经济造成的严重弊端。比如医学类期刊数量就达1100多种, 占科技期刊的四分之一。社科学术期刊, 尤其是综合性期刊, “同质化”现象也非常严重。中国高等院校文科学报大约有1500家, 综合类的期刊就占了相当比例。编辑方针的趋同, 编辑模式的趋同, 栏目设置的趋同, 甚至探讨的社会热点问题也趋同。大家一味走“泛综合化的路子”, 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面面俱到, 重复出版造成恶性竞争, 资源浪费, 严重影响社科学术期刊整体质量的提高, 也使读者失去了新鲜感和阅读兴趣。

3. 数字化和杂志书的前后夹击

数字化出版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 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中国期刊的格局。2008年国内期刊网站达到580家, 电子期刊总量已经达到9000种, 年产值达到7.6亿元。 (1) 目前中国有三大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龙源期刊网。中国知网目前服务的读者超过4000万, 在海外机构用户已遍布美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包括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美国国会图书馆等500多家。CNKI旗下的中国期刊网, 收录约8000种期刊全文, 是我国最大的期刊数据库。万方期刊集纳了理、工、农、医、人文五大类约6000种学术类期刊全文。这三大数字期刊数据库, 占据了全国电子期刊市场90%以上的份额。在这些数据库中, 期刊正在扔掉纸张这沉重的外衣, 而独立以数字化形式存在;文章则试图挣脱结构性的目录, 而独立以数字化特征被检索。我国传统的学术期刊“走出去”的不多, 但学术期刊数据库远销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而且需求量越来越大。

面对网络“期刊矩阵”的“圈效应” (即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 打破刊与刊、期与期界限, 以规模化存在形成联动和辐射, 提高接触率和阅读量) , 期刊社很不满意的是交给数据库的内容是完整的, 但进去之后却被割裂得支离破碎、惨不忍睹。《南京大学学报》主编朱剑就说:“任何一家期刊, 在这些库中都不再以独立的形式存在, 封面、目录已与正文割裂而基本消失, 剩下的就是一篇篇论文, 而这些论文也已被拆散而分置于各个专题库中, 以最常见的方式检索, 如题名、作者名、关键词, 所得到的是来自各种期刊的一篇篇论文。因此, 这样的数据库对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 已不仅仅是介质上的——纸本的还是电子的, 而且, 更是实质上的——期刊不见了, 因期刊而存在的刊物特色、编辑思想、编排风格、专栏结构、各专栏间的呼应对话统统不见了。社科期刊这一独立存在的个体已迷失在网络的海洋之中。”学术期刊沦为初级资源提供者的角色, 编辑与主编的创造性劳动被彻底消解。

对于社科学术期刊来说, 不仅前有堵截, 而且后有追兵, 这就是杂志书的威胁。杂志书又称mook, 是杂志 (Magazine) 和图书 (Book) 的结合体。“杂志书”这个概念, 上世纪90年代从日本被引入中国台湾, 随后进入大陆。近两年, 青春文学、人文系列、心理和悬疑类作品的渗透, 成为最新趋势。有专家认为, 杂志书正在成长为与图书、杂志并列的第三大出版类型。1996年底山东画报出版社的系列丛刊《老照片》的出版, 应该是国内杂志书出版的发端。《老照片》首印1万册, 很快加印, 最多达到30万册。到今天, 这个有14年历史的杂志书已经出版70多辑, 并且开始出珍藏本, 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2000年山东人民出版社推出的《经济学家茶座》, 是国内第一本经济学杂志书, 发行2万册, 受到了广泛关注。此后, 当《批评家茶座》《法学家茶座》《社会学家茶座》《艺术家茶座》《历史学家茶座》全面铺开时, “学者茶座”系列杂志书的品牌也牢牢竖立起来, 而延续性的出版特性为这个品牌培养了一批长年忠实追随的读者。此外, 广西师大出版社的《中国书评》《温故》、中信出版社的《比较》、上海人民社的《今日先锋》等都是某个学者做主编, 凭借大量的学术资源, 走专业化、小众格局的路子, 居然也办得有声有色, 在专业圈内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2006年是“杂志书”发展比较生猛的一年:郭敬明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最小说》, 以低价位走市, 以青春小说主打, 赢得庞大Fans群的追捧, 单期最高销量达到50万册。2008年, 上海《译文》杂志在出完第6期后, 悄然停刊。业界认为《译文》停刊主要是由于纯文学市场狭小导致的长期亏损所致, 并称文学期刊已进入“寒冬”。但与《译文》停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最小说》2008年全年总印数突破600万份, 总码洋达6000万元, 创下近年同类杂志销售新纪录, 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青春文学第一刊”。张立宪主编、新星出版社出版的《读库》, 占据“中篇读本 (5千~5万字) ”的出版空白点, 举凡人物、纪实、小说及关于阅读、观影、爱乐等各类文字都可入“库”, 选稿的标准是:要细节, 要故事, 要人物;不要观点, 不要结论, 不要评判;有趣、有料、有种 (个性) 。《读库》每期销量稳定在15000册, 令人刮目相看。

我国期刊实行的是“审批制”管理模式, 期刊号便成为一种“行政性垄断”资源。由于刊号不好审批, “杂志书”便受到有识之人的青睐, 成为打“擦边球”的连续出版物, 经过近20年的打拼, 变成了一种不可小觑的出版形式。这对社科学术期刊来说, 无疑是前后夹击, 腹背受敌, 处境更为艰难。

4. 学术水平不高, 影响力小

近年来, 中国的学术论文、学术专著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最新的媒体数据显示, 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 已经超过美国, 位于世界第一。然而, 这些科研论文的平均引用率却排在世界100名开外。 (2) 在内容上, 真正能反映国内领先水平、国际前沿成果的论文凤毛麟角。另外, 科技论文“唯国外发表”的评价模式, 导致国内学术期刊约不来高质量、高水平的文章。科研评价体系“授柄于人”, 危害有三:一是大量优质稿件外流, 导致我国学术期刊在整体上缺乏国际竞争力;二是学费昂贵, 我们在国外期刊发表文章要交钱, 我们国人阅读那些文章还得再花钱;三是我国的科研跟着国外的指挥棒转, 不仅任人宰割, 而且缺乏安全。 (3)

当前, 学者抄袭、剽窃、造假等不端行为严重, 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问题突出, 学术评价标准政出多门, 最后导致“学术是学术的墓志铭, 造假是造假者的通行证”。权、学、钱之间的“三角贸易”, 使学者丧失了人格, 学术出现了虚假, 期刊失去了公信。

三、中国社科学术期刊的出路

新闻出版总署2009年4月制定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明确了新闻出版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截至2010年底, 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的148家出版社转制工作全部按期完成。103家高校出版社中, 除新疆大学出版社外, 其他高校出版社已经完成转企改制任务。

2009年以来, 新闻出版总署对我国期刊业状况也做了较大规模和范围的摸底调研。在此基础上, 将分类改革与加快报刊结构调整结合起来, 按照做强做大一批、整合重组一批、退出停办一批的原则, 推动报刊资源向优质报刊出版单位流动。社科学术期刊参与改革是毫无疑问的, 但究竟如何改革?众说纷纭。这里谈几点不成熟看法, 供相关部委管理层和期刊界同行参考。

1. 分类改革

期刊既有文化属性, 又有产业属性, 这就决定了中国期刊业必须分类改革。要区分出版单位的公益性、经营性两种不同功能和不同性质, 以功能定性质, 以性质定体制, 以体制定机制。对于公益性出版单位, 比如《求是》《中国统一战线》《中共党史研究》等, 重点要在强化内部管理机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改革上下工夫, 建立健全考核、激励和约束机制, 激发公益性期刊的自身活力, 增强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对于面向市场的经营性期刊, 比如《时尚》《瑞丽》《家庭》《知音》《财经》《三联生活周刊》等, 有的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完成转企, 实行现代企业制度,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调整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 增强吸纳资本和人才的功能, 做成大刊名刊。

社科学术期刊比较复杂, 近3000种期刊分布在四大板块: (一) 社科院、社联及其下属单位主办的期刊。这是中国社科学术期刊的重镇, 大多数期刊的内容扎实、质量上乘。《中国社会科学》《考古》《历史研究》《经济研究》《哲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等刊, 基本反映了国内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二) 高等院校及其科研机构主办的学报和专业期刊。这是中国社科学术期刊的主力, 每年刊载论文不少于18万篇。 (4) 办得比较好的是《文史哲》《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等刊, 所刊载的论文能够产生较大影响。北京大学主办的《国际政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教学与研究》、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的《政法论坛》等专业性期刊, 也颇具特色。有相当数量的学报办得差强人意, 没什么学术影响, 以至于有“学报产生垃圾”的诟病。 (三) 中央及地方党政部门和专业研究机构主办的期刊。这部分期刊分为三类:一是工作指导类。如国家保密局主管的《保密工作》、国家广电总局主管的《中国广电》、国家外国专家局主管的《国际人才交流》、教育部主管的《中国高等教育》、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主管的《当代世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管的《政治指导员》、北京市委主管的《前线》、贵州省委主管的《当代贵州》等。二是学术类。如《管理世界》《中央党校学报》《宏观经济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中国藏学》《党的文献》《中国行政管理》《西域研究》等。三是具有双重性质的期刊。如《中国财政》《中国金融》《中国审计》《学习与研究》《宏观经济管理》《中国宗教》等, 既有工作指导性质, 又有较强的学术性。 (四) 中央新闻出版机构、出版集团主办的期刊。这类期刊数量不大, 但专业性强、影响大, 有的已经是品牌期刊。如新华社主办的《中国记者》, 人民日报主办的《人民论坛》, 光明日报主办的《博览群书》, 人民出版社主办的《新华文摘》, 文物出版社主办的《文物》, 上海辞书出版社主办的《辞书研究》, 中国出版集团主办的《读书》, 山西出版集团主办的《编辑之友》,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的《书屋》等。

由于管理单位体制不同、身份属性不同、改革阶段不同、工资待遇不同、服务群体不同, 因此对这些期刊的改革不宜一刀切, 而要充分调研, 精心设计, 分类改革。对社科学术期刊的改革, 应分为三部分:一是事业单位主办的带有公益性质的学术期刊, 包括一些基础学科、前沿学科, 继续实行事业体制。二是企业法人主办的公信力差、影响力小的综合性、专业性期刊, 要转为企业, 确立市场主体地位。三是政治上出了问题、学术质量极差、靠收取版面费生存的少部分期刊, 要实行退出机制。

2. 设立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

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从宏观层面来看, 存在“四个缺乏”:缺乏国家层面的系统的战略规划, 缺乏择优扶持的长效机制, 缺乏国家级重点项目的支持和引导, 缺乏国家对学术期刊的财政专项经费支持。新闻出版总署正在研究设立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 以完善学术期刊的出版保障机制, 加大对学术期刊出版扶持力度, 提高学术期刊出版质量, 优化学术期刊发展环境和学术生态, 提升我国学术期刊的总体竞争力。总之, 不能把学术期刊再作为一个简单的行政部门来管理, 而是要把其放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大背景、大视野、大工程下给予高度的重视。

根据全国政协委员、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召开期间提交的《关于设立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的提案》, 其中有五点建议, 应特别引起期刊界的注意:

第一, 建立“国家重点学术期刊”遴选与动态管理机制。通过政府主导, 设立专门项目, 建立“国家重点学术期刊”遴选标准和选拔机制, 优中选优, 集中力量扶持一批瞄准国际先进期刊阵列的“重点跨越”学术期刊, 20个左右, 培育一批具备国际水平、有潜力快速发展的“重点培育”学术期刊, 约200个。

第二, 推进建设重点学术期刊学术质量保障体系。支持重点学术期刊面向海内外选拔学术带头人担任主编, 进入编委会、编辑部队伍;面向海内外组织高质量稿源, 建立国际化的审稿人队伍、作者队伍, 不断提高稿件内容的学术质量水平;支持重点学术期刊远程编审系统国际化, 改造或使用国际通行的远程采编系统, 引进国内外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 保障同行评议的审稿质量和审稿效率。

第三, 全面推进重点学术期刊传播能力建设。支持重点学术期刊自建或参与重要的国内外出版发行渠道、发行平台, 扩大刊物在海内外科学界的直接影响力;支持重点学术期刊建立自主门户网站或参与学科门户、地区重大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 提高重点学术期刊网络发布能力, 提高重点学术期刊国内外网络影响力;支持重点学术期刊开展外语版本出版, 支持我国特色研究代表性成果的外语出版。

第四, 全面推进重点学术期刊出版效率建设。支持重点学术期刊不断优化出版流程、缩短刊期、缩短出版周期, 提高发表效率的措施;支持重点学术期刊在纸本出版同时, 加强网络化、数字化出版工程建设, 支持刊物数字出版的全面改造。

第五, 全面提升重点学术期刊专业人才的建设水平。支持开展重点学术期刊主编、编辑人才的国际化学术交流、学者互访活动, 以推进编辑队伍的国际化水平;支持学术期刊开展急需的市场经营人才、技术支撑人才、管理人才的遴选、使用和培养工作。

与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相衔接, 新闻出版总署从今年8月份开始, 通过两年的全国百家重点科技学术期刊和全国百家重点社科学术期刊社长及总编辑培训, 初步形成我国重点学术期刊方阵, 瞄准国际一流目标, 转变学术期刊社长及总编辑办刊理念, 了解掌握国际有影响的学术期刊运作方式, 为在“十二五”期间培养20种国家一流学术期刊打下基础,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推动我国学术期刊整体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3. 建立国家学术论文数字化发布平台

目前绝大多数学术期刊, 已经加入一个甚至多个数据库, 探索学术期刊数字化的途径。然而分散的学术期刊无法形成集群效应, 在合作过程中仍是弱势群体, 处于两难境地。不参与会被边缘化, 跟不上时代潮流;参与合作也颇令人失望, 不仅经济上得不到多少好处, 而且刊物的影响力也没有明显提升, 好比一根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环顾国内期刊界, 目前还没有一家刊社真正找到了切实可行的数字化模式, 也没有哪家期刊社能够站出来说数字化收入已经成为主要经济来源……关于期刊业的数字化, 整个行业似乎都在等待一个契机, 而这个契机的发生跟收入模式、版权、技术进步等均有关系。” (5) 学术期刊数字化缺乏一个引爆点, 许多期刊社都强烈地希望能够有一个具有较高社会公信力的机构, 牵头共同寻找一种替代的模式。

目前新闻出版总署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正在主导调研、座谈并制定建立国家学术论文发布平台的可行性报告。这个项目的目标, 就是要建设成为服务于我国学术期刊业的公益性的、数字化的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内容有:一是新创覆盖全学科领域原发数字学术期刊平台。运用数字化出版技术优势和专家资源优势, 建立论文发布平台, 实现学术论文网上发布, 大幅提高我国学术期刊的论文发表规模, 以缩短学术论文发表周期, 解决论文发表与版面需求之间的矛盾。二是通过学术论文发布平台建设, 为学术期刊数字化编辑出版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透过平台技术, 将帮助众多学术期刊完成数字化转型, 完成在线投稿, 在线编辑, 在线销售, 过刊资源的数字化及数据库建设。三是将全国优秀的学术论文资源及其他学术资源汇聚成国家学术文献知识总库, 管理好信息资产, 保障好我国学术安全, 提高我国学术数据库的学术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仅此远远不够, 作为国家学术论文数字化发布平台, 还必须处理好商业化与公益性的问题、版权保护与产业发展协调的问题、学术评价的问题, 期刊个性特色的问题等。

当然, 这个报告还处在酝酿、调研、讨论阶段, 还需要经过专家的多次论证, 补充完善, 才能公开招标, 进行建设, 这需要时间。但作为学术期刊来说, 无疑看到了一丝曙光, 看到了比较明确的方向。

4. 转企改制, 重塑学术期刊市场主体地位

继去年全国经营性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之后, 党中央又启动了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的改革, 这也是今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全国非时政类报刊大约有6000多家, 主要包括中央和地方党报党刊所办的子刊和都市报、晚报;所有企业法人办的报刊, 比如中国出版集团办的《当代》《三联生活周刊》等44本期刊、深圳报业集团办的《深圳少年报》《汽车导报》《深圳周刊》等;还有中石油、中石化、中航工业等大公司办的《中国石油报》《中国石化报》《中国航空报》《虚拟经济研究》等行业报刊。今年首先对这三类报刊进行转制。湖北68种非时政类报刊已开始实行整体转企, 重点推动文化艺术、生活、科普三类报刊。按照新闻出版总署披露的信息, 目前已经改制了1300多家单位, 其余还涉及5000多家单位。在非时政类报刊改革中, 要设立报刊企业准入条件, 非法人报刊出版单位必须拥有3种报刊以上才可以设立企业, 单一的编辑部不能转为报刊企业单位。

社科院、社联、高等院校主办的学术期刊, 绝大多数是编辑部, 不是法人实体。这些期刊存在的问题更多, 改革的难度更大, 今年不会被推到改革前沿, 管理部门将“另行制订改革方案”。但改革是大势所趋, 早改早主动, 晚改就被动。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真正转企改制的单位很少, 但期刊界的不少有识之士也在积极探索改革之路。目前存在四种发展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中科期刊”集群, 目标是打造大型学术类期刊集团。中国科学出版集团于2010年10月正式成立了北京中科期刊出版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科期刊”) , 汇聚了集团260多种专业科技期刊, 每年出版科技论文3万余篇, 形成了以地球科学、生命科学、技术科学等为主体的科技期刊学科集群, 构成了我国科技期刊出版的第一方阵。这些期刊, 有相当一部分是以加盟的形式进入中国科学出版集团期刊集群的。期刊公司的建立, 创新了科技期刊合作出版模式, 建立了三条新型出版纽带关系:服务纽带, 即加强期刊出版服务, 丰富期刊的服务内涵, 提高期刊公司服务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吸引更多期刊加入“中科期刊”出版服务平台;资产纽带, 即中国科学出版集团与期刊主办单位共同投资设立期刊杂志社, 与期刊建立资产关系, 通过这样一种资产纽带, 投资双方可以长期共享期刊的内容;法律纽带, 即加强与期刊主办单位合作, 通过内容与经营分离, 发挥各自优势, 促进期刊发展, 使中国科学出版集团成为期刊的第二主办单位或出版单位, 与期刊建立实质性的法律关系。从源头开始实施全程管理, 从而共同负责提升刊物学术水平。 (6)

第二种模式是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目标是打造大型综合性报刊传媒集团。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的事业单位, 编辑、翻译出版《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 (英文版) 《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和《中国社会科学报》。既有国内社科学术研究的权威性期刊, 也有介绍国外社科学术研究最新成果的期刊;既有原创性的学术期刊, 也有文摘性的学术期刊;既有公开发行的期刊, 也有内部发行的期刊;既有学术期刊, 还有学术理论报纸;既有中文版, 也有英文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已经形成多媒体、多层次、综合性的报刊传媒集团雏形, 但未来究竟走向公益性、准公益性、企业还是未知数。

第三种模式是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 目标是打造专业性强的精品期刊集群。以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17家学报主编提出的“名刊工程”专业化发展方案, 即“联合创办数字化专业期刊”的设想, 具体做法是:成立联合编辑部, 对纸本综合性学报拟发表的文章进行同步数字化、专业化重组, 在主要一级学科联合打造“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 通过中国知网进行传播。首批推出系列专业期刊10本, 分别定名为《马克思主义学报》《文学学报》《哲学学报》《历史学报》《政治学报》《经济学报》《法学学报》《社会学报》《教育学报》《传播学报》, 统一封面和版式设计。本方案有三个特点:一是变一校一刊、各自为政的综合性期刊, 为打破校域界限、集中名校科研优势的系列专业期刊, 实现专业化;二是名刊综合性学报与系列专业期刊相依共存、各展其长:在论文组合上, 分别以综合性与专业性见长;在出版载体上, 分别以纸本和数字版为主;在出版时间上, 完全同步或后者更早, 实现集约化;三是系列专业期刊通过中国知网进行传播。中国知网将在技术层面全面配合, 并在知网首页设立专门入口, 可进行仿纸本的全本阅读和进行各种检索, 并向专家学者定点推送;还将为系列专业期刊建立专门网页, 开辟工作交流及编读往来平台, 实现数字化。

这无疑是一种全新的期刊样式, 也是高校学报探索改革的一种尝试, 目标是专业办刊, 围绕品牌, 放大优势, 符合集约化、数字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的方向。但这种模式属于松散联合体, 缺乏实体, 缺少核心, 缺少资本纽带, 不利于实际操作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种模式是将学报和学术期刊并入高校出版社一起转制, 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高校学报有1500多家, 占据了中国社科学术期刊的半壁江山, 但高校学报却没有独立法人资格, 学报的办刊经费、编制、办公用房、人员多由学校或者由学校的二级机构科研处、高校出版社负责。随着高校出版社转企改制的推进, 部分高校将校办期刊资源整合成“期刊中心”, 先达到设立报刊企业的准入条件, 然后将其并入高校出版社一起转企改制。转企, 第一要完成人员的身份转变, 将事业员工身份转变为企业员工, 员工开始缴纳医疗、退休、失业三项社保资金;第二要将原来的事业单位注销, 重新注册为企业法人。国家工商部门对于企业注册资本是有明确标准的, 经过调研目前大多数期刊没有资本, 所以并入高校出版社以解决注册资本。转企只是第一步, 之后就是改制, 形成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衡量一个真正的市场主体有两点:第一, 产权是否明晰。转制首先要对事业资产进行全面清晰的评估核算, 确定产权归属, 明确投资主体, 引入股份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独立法人治理结构, 原来的事业单位转化为国有企业。第二, 在人事上独立, 拥有独立的决策权。其经营决策由董事会来决定。社科学术期刊并入高校出版社, 即使完成改制, 进行企业化运作, 还会遇到以下主要难点:一是如何合理定位, 创造规模化的市场需求;二是如何吸引高水平稿件, 打造优势期刊品牌;三是如何降低出版发行成本, 提高赢利空间;四是如何拓展营销渠道, 扩大发行;五是如何延揽优秀人才, 提高办刊能力和水平。

5. 建立健全中国报刊业的退出机制

中国报刊业实行的是审批制, 不是登记制。刊号资源紧缺, 总量控制多年, 流动不畅, 活力不足, 弊端丛生。2009年上半年, 新闻出版总署就报刊市场退出机制问题, 在辽宁、河北两地进行试点。辽宁省先后停办12家报刊, 河北省有3家报刊退出市场。2009年以来, 全国有188种报刊以调整、兼并、重组、停办等方式退出市场, 其中不乏《中国足球报》《市场报》《中华新闻报》《中外服装》等当年颇有影响的报刊。2010年4月, 新闻出版总署在沈阳召开“全国报刊退出机制工作交流会”, 从此报刊退出市场将做到常态化。我国报刊业实行退出机制, 将有利于报刊的结构调整, 有利于报刊的优胜劣汰, 有利于报刊的有序管理, 有利于提高报刊的创新能力。

报刊退出的根据有四:其一是休刊制度。有关报纸期刊的《出版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 报纸休刊超过180日仍不能正常出版, 期刊休刊超过一年, 要撤销出版许可证。其二是报刊出版质量评估制度。根据2011年1月出台的《报纸期刊质量综合评估办法》 (试行) , 新闻出版总署将组织有关专家, 对报刊的基础建设、环境资源、出版能力、经营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经评估, 对出版能力不足、出版质量长期低下, 报刊经营不善、资不抵债, 不能维持正常出版活动的报纸期刊, 予以退出。报刊退出的形式为:报刊调整定位 (包括调整业务范围等) ;由有实力的传媒集团或报刊企业兼并、重组或托管;报刊停办。初步的方案是每三年评估一次, 在一个评估周期中, 各地退出的报刊比例一般不低于本区域报刊总数的3%。其三是年检制度。未通过年度核验的报刊出版单位, 第二年起就停办报刊。其四是行政处罚制度。依据《出版管理条例》《报纸出版管理规定》《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 三年内连续被予以停业整顿、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的报纸期刊, 无须经过评估, 实行一票否决, 实施退出。

6. 加快建立与邮政发行并存的全国性期刊发行网络

有学者认为, 我国现行的“报刊发行有五种模式:第一, 物流模式, 发行部门主要承担报刊社的物流配送功能;第二, 销售模式, 主要靠零售、征订两种传统的发行基本方式开展报刊销售服务工作;第三, 营销模式, 发行部不仅承担传统的发行销售, 还要利用发行终端优势, 根据报刊社的特性做好营销推广活动;第四, 展示 (直投) 模式, 就是将报刊这种特殊商品直接投送到展示场馆, 进行展示;第五, 多功能组合模式, 就是至少有上述两三种以上发行功能模式的组合。 (7) 从发行模式、策略、手段、效果等方面综合看, 报纸、文化生活类期刊的发行做得较好, 学术期刊的发行做得较差。

我国的学术期刊是小众期刊、专业期刊, 其发行主要依赖邮局的征订。由于发行量小, 经费缺乏, 舍不得宣传, 舍不得公关, 所以在邮局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角色, 征订工作很难取得成效。而零售市场 (机场、超市、报刊亭) , 门槛比较高, 费用比较大, 也不适合学术期刊的销售。所以我们呼吁政府相关部门, 要寻求有经济实力的社会资本和外国资本参与期刊发行, 建立全国性的期刊物流配送体系, 形成一个与邮政期刊发行并存的全国性期刊发行网络。这个网络, 必须打破区域界限, 打破零售市场垄断, 将网点延伸到新华书店、大学、社区, 达到规模效应, 探索一条学术期刊发行的新路子。

7. 以内容质量为导向改革学术评价机制

学术期刊无论载体形式如何变化, 但内容为王永远是期刊的生命力之源。因此办刊人必须苦练内功, 加强策划, 全面提升内容质量。管理者必须要下大的决心, 改革我们目前学术评价中的弊端, 比如重数量不重质量, 重名望不重实绩, 重论文不重工作水平, 重短期成果不重长远积累, 重设施改善不重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

如何构建和完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 公正、公平、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体制?专家们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主要有这么几条:一是要强化问题意识, 无论是基础研究, 还是应用研究, 都必须着眼于解决问题。对于那些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社科研究成果, 经过专家论证和后期实践检验得到认可的, 要给予适当奖励并作为提职晋级的考评依据;反之, 不管在什么刊物上发表或转载, 不管发表了多少篇, 也不能作为提职晋级的依据。二是学术理论刊物, 必须坚持质量标准, 维护学术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除商业广告外, 绝不应该收取文章的版面费, 更不允许搞钱版交易。三是不能盲目抬高国外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评价等级。有关中国问题的研究, 权威应该是在中国, 而不是在国外。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未必一定要得到外国刊物的认可;外国所崇拜的研究成果其政治倾向和价值观很多情况下同我国的核心利益相背离。四是要减轻和放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数量要求。没有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就难有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但是, 高校教师必须以教学为主, 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 (8) 五是要实行代表作制度, 从而抵消以数量取胜的量化方法的弊端。六是要摒弃年度考核科研成果的做法, 以2~3年或更长的一段时间为周期考察科研成果, 允许一些学者踏踏实实地坐“冷板凳”搞研究。七是要废除研究生发表论文与毕业挂钩的规定, 给研究生营造认真学习、踏实研究的良好氛围。八是要把学术评价体系与期刊分级制度脱钩, 让学术评价回归学术评价, 让期刊分级回归传播学术文化。 (9)

8. 加快培养重点人才和紧缺人才

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突出地表现在主编的灵魂作用和团队的凝聚力、创新力。期刊要想在未来的改革中有所作为, 做大做强, 归根结底要靠人才、靠队伍。

一是要加强主编人才的培养。主编是期刊的灵魂, 主编的思想意识、专业背景、学术眼光、进取精神、胸怀气度、操守格调、领导能力乃至个性特征, 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学术期刊的质量优劣、水平高下, 甚至刊物的特色、风格、情怀、境界。办好刊物最重要的是主编。美国总统肯尼迪在《时代》杂志十周年的贺词中讲道:“伟大的杂志都是它主编身影的延长。”这话, 很值得我们思考。可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官本位”思想严重, 很多事情做得差强人意, 令人扼腕三叹:一叹学术期刊变成了官场。不少官员被任用为主编, 可他们仅挂名不干实事。二叹学术期刊变成了名利场。有的领导利用手中的权力, 安排关系稿、人情稿, 进而拉关系、搞公关、谋升迁。三叹学术期刊变成了行政部门。有的单位将主编混同于一般的行政干部, 凡年满55岁, 不管你贡献大小、能力强弱、身体好坏, 实行“一刀切”退居二线, 这是对人才的极大浪费。我们希望有关部门, 应该加快推进期刊主编专业化、职业化的进程。我们也希望有关部门, 在加强后备主编人才培养的同时, 更要珍惜、爱护现有的主编人才, 要创造“事业留人, 待遇留人”的良好环境。

二是要加强期刊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随着期刊转企之后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尽快培养一批期刊经营管理人才。“期刊人才培训的着力点要放在为推动产业发展服务上,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 要重点培养熟悉国际期刊出版运作规律、熟悉市场规则、懂经营、善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 能够从宏观上把握国际、国内行业发展趋势的战略性人才, 既懂期刊出版规律又擅长资本运作的复合型人才, 既善于掌握市场又了解国际期刊出版惯例的外向型人才, 既懂编辑策划又懂市场运作的营销策划人才等。” (10)

参考文献

[1]石峰.关于当前期刊业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编辑之友.2010 (12) .

[2] 雷宇.中国论文数量世界第一, 引用率排在100名开外.中国青年报, 2011年2月10日.

[3]姜咏江.科研评价体系怎能“授柄于人”.文汇报, 2010年4月23日.

[4] 薄洁平.告别“全、散、小、弱”.光明日报, 2011年3月22日.

[5]晓雪.期刊数字化需要一个引爆点.中国图书商报, 2010年10月19日.

[6] 晋雅芬.打造科技期刊向集约化进军.中国新闻出版报, 2010年4月29日.

[7]刘建学.报刊发行的多种功能模式.今传媒.2009 (1) .

[8]张国祚.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考.红旗文稿.2011 (8) .

[9] 李林.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9 (2011) .社科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10] 孙文科.期刊人才培训工作15年.中国期刊年鉴2010年卷.

进入 张耀铭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   困境   出路  

本文责编:heyuanb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术活动信息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453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 现代出版. 2011,(05),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