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礼群:新中国70年经济社会发展回顾与思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318 次 更新时间:2019-11-15 10:04

进入专题: 新中国70年   经济社会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周年  

魏礼群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历史,总结历史创造的成就和经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现实、把握未来,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一、新中国7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新中国70年先后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彻底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在当时,新中国面对的是一个长期战乱破坏严重、经济贫穷落后、民不聊生的烂摊子。经过全国人民三年的艰苦奋斗,遭受长期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1953年党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到1956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此后,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曾走过弯路。

这一时期,虽然跌宕起伏,几经坎坷,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主要的。我国初步建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发展奠定了基本制度基础。建立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两弹一星”等国防科技以及民用科技实现了重大突破。中美关系改善,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我国对外关系有了突破性发展。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和“小康”战略目标,改革开放由此全面展开。党的十三大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定了“三步走”战略。

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到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阶段。

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要求,对财政、税收、金融、外汇、计划和投融资体制进行系统改革。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两岸交流不断扩大。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我们党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加强党的建设,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党的十六大后,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新阶段。在前期改革扎实推进的基础上,中国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有效应对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规划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二、新中国7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战胜各种挑战,经受住各种考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一)经济发展连续迈上大台阶。70年来,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以世界罕见的速度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经过70年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在2018年突破90万亿元大关,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接近16%。按不变价计算,比1952年增长174倍,年均增长8.1%。我国已发展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0多种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仅用占全球不到10%的耕地,解决了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水利、交通、能源、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步伐加快,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踏浪前行。

(二)经济社会结构持续优化。70年来,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结构不断适应经济结构变化,保障了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70年来,三次产业占比发生重大变化,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就业人员占比,分别从1952年的50.5:20.8:28.7和83.5:7.4:9.1,调整为2018年的7.2:40.7:52.2和26.1:27.6:46.3。

所有制结构合理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根据基本国情和生产力发展要求,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公有制经济在改革中不断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活力增强,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创新逐步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70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实现了由过去的跟跑为主,逐步地转向在更多领域并跑甚至领跑。自2013年起,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教育事业成就显著,2018年,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8.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新增劳动力绝大部分已接受过高中阶段以上教育。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强国建设稳步推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医疗卫生事业长足进步,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国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5岁提高到2018年的77岁。

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格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本集中在广州、上海等沿海城市。“一五”、“二五”时期,以156个重大项目为重点,实现了对全国生产力布局的重大调整。改革开放后,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统筹推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和东部率先发展等地区协调发展战略,引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

城乡关系不断改善。新中国成立初期,服务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逐渐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体制。改革开放以后,城乡分割的体制逐步被打破,城乡关系走向融合。以常住人口统计的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升至2018年的59.6%。1949—2018年,我国城市数量从132个增加到672个,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初步形成。城乡关系正在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转变。

(三)对外开放取得辉煌成就。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同社会主义国家开展对外贸易,1950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仅为11.3亿美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4.6万亿美元,增长了223倍,我国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服务贸易第二大国、对外投资第二大国,正在实行从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转变。

(四)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70年来,我们党始终把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发展经济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城乡居民就业持续改善,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逐渐优化,自主就业和创业实践改变了中国就业格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逐步成为新时代我国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持续增长,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下降至2.69。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快速提升,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1956年的88元增长到2018年的19853元,2018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降到28.4%,商品短缺和凭证供应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加,居住条件显著改善。扶贫成就举世瞩目,按照2010年标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7.7亿人减少到2018年的166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97.5%下降到1.7%,对全球减贫贡献超过70%,2020年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保障事业持续推进,2018年末,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9亿人,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各级各类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改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和标准得到全面落实。

(五)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70年来,我国突破了外来封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与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借鉴先进国家经验,逐步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外交总体布局作出战略谋划,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着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三、新中国7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70年来,我们党在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从中可以得到许多宝贵启示。

(一)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70年的一切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肩负着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必须勇于自我革命,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自信”,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必须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这是总结70年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得到的宝贵经验。我们必须有强大的战略定力,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科学分析和清醒把握社会主要矛盾,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为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始终坚持紧紧依靠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动改革发展的根本力量。必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着力回应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全体人民享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五)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始终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长期坚持、决不动摇。

(六)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是新中国70年经济工作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必须认真总结这些年的成功经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七)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方针,是新中国70年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继续坚持独立自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才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争取主动,更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八)必须坚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经验。正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基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才能在70年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始终保持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使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70年砥砺奋进,70载春华秋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继续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进发,继续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发。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



    进入专题: 新中国70年   经济社会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852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求是,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