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哲学家张载有一名篇,叫《西铭》,写西边的墙上的格言,里面写道:“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我是一直把这个格言背下来的,国学的核心就在这个地方。
这篇文字的意思是:天是我的父亲,地是我的母亲,我是一个渺小的个体,芸芸众生里我是其中很渺小的一个,虽然渺小但是也很伟大,天地之间的气(有阳气有阴气)成就了我的身体,阴气阳气的精神,阳刚之气的精神就是自强不息,阴柔之气的精神就是厚德载物,这是我的人性,我的人性从天地而来。因此所有的老百姓、所有的人民、全世界的人类都是我的同胞,因为他们也是天地所生,不分你的人种、宗教信仰,都是我的同胞。因为追根溯源,返本开新,我们都有相同的父母,万物都是我的同类。所以自然而然就推出四海之内皆兄弟这样的思想来。中国还有一句话很好,“四海一家”,不管你来自哪里,我们都是一家人。
如果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利益的关系,总是斗争的;如果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一家人的关系,那总是和谐的。
既然以四海为一家,以天地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这是一个世界观的问题,这是一个世界的世界观,这不是我们汉族的,也不是我们中国的,走遍天下都可以这么说,所以我们中国的哲学有普适性,有这个包容性,跟西方不同。
西方文化是一神教的宗教文化。不信奉我的神,你就是异教徒,所以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出现了绵延不断的战争。911那天,小布什总统发表的讲话当中使用了“圣战”这样一个词。在公元10世纪的时候,罗马教廷发动了十字军东征,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宗教战争,结果基督教失败了,但是抢了很多东西,所以其实圣战就是打着旗号的掠夺。小布什用了“圣战”这个词,结果一下把整个伊斯兰世界都得罪了。他也知道这个话说的不好,后来就把“圣战”改成“恐怖主义”了。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历史上打圣战一直持续不间断的。但不光是这两个教派,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一个是犹太教,一个是伊斯兰教,也已经打了两千多年了,两个民族永远也走不到一块儿去。甚至同一个宗教当中也相互斗争,比如,新教旧教就不一样,比如英格兰、苏格兰信仰新教,爱尔兰信仰旧教,结果爱尔兰就独立了。伊斯兰教当中也分了很多派--什叶派、逊尼派,两伊战争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典故,叫“虎溪三笑”。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魏晋南北朝的时候,相传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慧远、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三个人是很好的朋友,经常在一起聊天喝茶,一日陶潜、陆修静来访,三个人聊得非常投机,结果慧远相送的时候不知不觉地走过虎溪,等到发现的时候,很洒脱,三人大笑而别。这三个人分属不同的教派,还可做好朋友,这是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中国人的宗教生活互相是不抵触的,这是过去的,也可以拿到现在来用,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没有宗教的界限,这样好不好?太好了。
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为信息时代,为这样一个谁也离不开谁的世界提供一个新的世界观,可以说舍我其谁啊?
本文节选自余敦康先生在乾元国学教室教授“国学概论”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