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朝庭:“一带一路”Vs.“印太战略”

——美中地缘政治对抗局面正在形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329 次 更新时间:2019-04-30 16:44

进入专题: 一带一路   印太战略   中美关系   地缘政治  

成朝庭  


最近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有150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的近5000名代表与会,包括37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总之看起来场面宏大,有“万邦来朝”之盛况,充分展现了中国强大的号召力和外交系统非凡的动员能力。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前来捧场的外国政要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俄罗斯总统普京了,其他以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为主,也有奥地利、捷克、匈牙利等欧洲小国,德法等欧洲大国则只派出了部长级别的官员出席。最值得地缘政治研究者注意的是,美国“印太战略”中的四个主要国家: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完全拒绝参加,而日本则只是象征性地派出了自民党干事长(非政府官员)参加。


这次会议恐怕将作为21世纪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载入史册,因为它意味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欧亚大陆)和美国“印太战略”(印度洋-太平洋)对立局面正在形成。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横空出世以来,六年时间过去了,该战略已经逐渐摆脱项目驱动式的运作,变得日益机构化、制度化。中国牵头建立了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等强大的融资机构,两年一次的“一带一路”高峰合作论坛作为一个高层次的沟通平台,也走上例行运作的正轨。按照北京官方的说法,“一带一路”已经成为中国提出的、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这些雄心勃勃的大手笔动作和高调昂扬的宣传,让外界、尤其是当今世界霸主美国疑虑重重。美国指责中国是企图改变现有世界秩序并确立在欧亚非支配地位的“修正主义”强国。尽管北京一再否认“一带一路”包藏地缘政治野心,但是其实际作为反而强化了西方尤其是美国的认知。北京过于高调的宣传造势和急于求成的战略冒进,至少给了美国口实,实在是令人困惑。


不能否认北京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上的重大进展,本届高峰论坛呈现“万邦来朝”的盛况,就是明证。但是,这也反过来会刺激美日澳印四国加速实施“印太战略”。如今,“一带一路”已经先行一步,逐渐上升为机构化运作。如果“印太战略”也能相应地机构化,美中两大阵营在军事、经济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全方位对立局面很可能将正式形成,如同第一次冷战时期北约和华约的相继建立,美国推出马歇尔计划和苏联牵头成立经互会。由日本提出、得到澳大利亚和印度支持、最终被美国采纳的“印太战略”,其地缘政治目标剑指中国,各方对此心知肚明。但是,鉴于数年前中国在意识形态和军事上尚未发动前苏联那样咄咄逼人的凌厉攻势,使得美日澳印联盟没有借口正式形成。尤其是印度,该国并非美国传统盟国,虽然一直以来对其强大的北方邻国深具戒心,但又有着悠久的“不结盟”传统,担心霸权大国美国会伤害其珍惜的主权。然而,“一带一路”项目运作的高歌猛进(比如印度极度关切的“中巴经济走廊”)和机构化,正在加速促成美日澳印合流,形成对付中国的统一战线。因此,北京对“一带一路”的升级深化并试图扩大朋友圈(构建以中国为中心的联盟体系)的努力,很可能将被历史证明是一个轻率的举动,因为这极大可能刺激美日澳印也将“印太战略”机构化,至少是授人以柄,一个令北京领导层日夜担心的“亚洲北约”也许正呼之欲出,这绝不是北京期望看到的局面,而是一个地缘政治梦魇。前有美国在2018年底发动的打击华为行动,尽管大多数国家都在观望,但澳日印却坚定追随美国;后有如今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虽然大多数国家不能抵抗北京的资金诱惑,前来捧场,但美日澳印却集体缺席。这些事件,都昭示着中国试图构建的“一带一路”阵营(欧亚大陆)和美日澳印阵营(印度洋-太平洋)两大集团对立局面正在孕育成型。


或许北京也有人不愿意看到步步惊心的集团对抗局面,转而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甚至有可能像“中国制造2025”那样,因为异常高调而招致西方各国集体警惕,如今已悄然下架,不再提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倘若“一带一路”回归理性,以企业为主体运作,避免国家力量的强力介入,各方的疑虑将得到极大缓解。但是,至少目前看不到这种趋势。


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新时代地缘政治集团对抗中,欧洲是一个骑墙派。欧盟各国既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与北京格格不入,对中国的发展心怀疑惧,又垂涎与北京合作带来的经济利益,摇摆不定。欧盟各国已经被福利制度掏空,国家、社会和人民都慵懒无力,很难成为华盛顿遏制中国的坚定伙伴。在华盛顿决意发动的这场新冷战中,局势已经清晰,它的伙伴在印太地区。


从地缘政治意义上来看,“一带一路”是中国试图扩大在欧亚大陆影响力并谋求支配地位的一种努力,属于传统的陆权范畴。而另一个传统陆权大国-俄国的附和,也强化了“一带一路”是一个陆权国家联合体的色彩。而“印太战略”的四个国家-美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都是传统的海洋大国,美国更是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一带一路”战略与”印太“战略之间的对抗,是历史上一再发生的陆权强国和海权强国之间争夺世界霸权的经典再现,也是一场决定世界格局的巅峰对决,胜者毫无疑问将主宰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命运。


其实,发生在二十世纪后半期的冷战,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也是陆权大国(苏联)Vs海权大国(美国)的一场争霸战。不过在二十一世纪,这一次陆权大国的主角换成了中国,而俄国由于实力衰微,不配扮演主角。当然,配角也可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第一次冷战时期,中国就是那个配角,但毛出于对苏联强大军力的恐惧,转而投靠美国,这是对苏联的战略重击。苏联帝国棺材上的钉子,中国钉上了很大的一颗。把“苏联解体”称为“二十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的普京,对此不可能不刻骨铭心。而发生在冷战之前、二十世纪初的英德争霸,其实也是一场海权和陆权的对抗。再之前(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发生在大英帝国和沙皇俄国之间、争夺中亚的“大博弈”(GreatGame),也是一场典型的海陆大国地缘政治争霸战。


“一带一路”和“印太战略”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美中两国国力消涨合乎逻辑的发展结果,也是两国谋求国祚长久的战略努力。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在中东和中亚连续陷入三场战争(第一次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耗资巨大(据前总统卡特说有3万亿美元之巨)。而同时期的中国,邓小平发出了深化改革的冲锋号,又经历了江胡两朝的“闷声发大财”,国力急剧膨胀。由此引起了美国的严重不安和警惕,奥巴马时期就启动了战略调整,将战略重心由中东和中亚向亚太地区转移,这就是所谓的“亚太再平衡”,转而对中国进行战略性围堵和遏制,由此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而北京为了避免在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与美日正面对决,于是运用太极似的手法,反而掉头向西,凭借急剧膨胀的经济实力,展开了对欧亚大陆Mastery地位的冲击。习处处模仿毛,“一带一路”其实就是在应用毛提出的“敌进我退”游击战原则,同时也符合中国传统的战略文化,即避免直接冲突,尤其是军事对抗。中国人奉为至宝的孙子兵法,最引人注目的原则乃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而西方的兵圣克劳塞维茨则断言,“战争就是要将暴力推向极致”,西方人的对抗,就是基于实力的硬碰硬较量。


欧亚大陆被地缘政治学称之为“心脏地带”,其地位大概相当于世界的“中原”,中国的战略家们当然对“得中原者得天下”这一古训异常熟悉,他们当然也想逐鹿“世界之中原”。台湾战略学者林中斌将"一带一路"战略解读为是北京谋求“不战而主欧亚非”,即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以大规模基建为手段,通过经济扩张和文化输出而确立领袖地位。林的论述,的确是精辟洞见,充分反映了台湾学者既深刻了解中国传统战略文化和复杂国情,又不受意识形态条条框框束缚的独特优势。


然而,北京经略欧亚大陆和非洲的大动作,却犯了凭借海权而成为世界霸主的美帝国大忌,即绝对不允许欧亚大陆上出现可以整合各国进而挑战美国霸权的强国。尽管欧亚大陆加在一起的力量,要远远超过美国,但因为四分五裂,才使得远离欧亚大陆的美国成为具有支配地位的世界霸权,至少是欧亚大陆的仲裁者。美国的地缘政治战略,师承于同样凭借海上霸权而成为“日不落帝国”的英国。英国历来是玩弄“分而治之”战略的高手,目的是维持欧洲大陆均势,防止欧陆出现任何能够挑战英国霸权的强国。拿破仑和希特勒企图统一欧洲大陆的努力,都受到大英帝国的全力抵制,最终功败垂成。在欧洲大陆政治家中,只有雄才大略、深谙列强心理而又严守扩张边界的俾斯麦,凭借无比高明的外交、战略和军事运作,才免于列强干涉而建统一德意志之不世奇功。


中国的“一带一路”,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强调开放共赢,这既是其优势,但也是其弱势,因为缺乏坚定明确的普世价值观,因而基础并不牢固,沿线各国大多是冲着中国的钱袋子来捧场的,一旦中国的财政支持弱化或枯竭,这一热闹的宴会马上就会一哄而散。而美日澳印的“印太”战略联盟,号称是基于共同的自由民主价值观。某种意义上来说,基于共同价值观的联盟,其基础确实比基于利益关系的“酒肉朋友”要更牢固。但是,“印太战略”更多是一个传统安全联盟,在发展方面投入的资金有限,因而对印太地区国家的吸引力打了折扣。而“一带一路”则是一个发展联盟,中国的巨额资金,无疑对沿线发展中国家有巨大的诱惑力,但问题是,这个庞大的摊子,是否会日益成为“帝国负担”而耗尽中国国力?


此外,北京要和美欧玩强权政治游戏,功力可能远远不够。历史上,中国在国际关系上的最高成就是在东亚地区建立了以自己为中心的朝贡体系。但这个体系,在经济上是亏本的,好处只是满足了统治者“万邦来朝”的虚荣心,以及儒家等级制的需要。西方人对异族之残酷决绝,历史上恐怕只有嗜血成性的蒙古人可以相提并论。西班牙和英国等欧洲殖民者灭绝美洲土著印第安人、贩卖黑奴,希特勒德国灭绝欧洲犹太人的暴行,都是铁的事实。而中国统治者的狠劲,主要是对内,面对更强悍的外族力量,割地和亲、称臣纳贡、卖国求荣,皆不绝于史;委婉求全常有,决死奋战罕见。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那个刚烈尚武的年代,俱往矣!


不过,鉴于中国庞大的体量,北京掌控着14亿勤劳聪慧而且愿意忍受过劳工作的人民,尽管军力远逊巅峰时期的苏联,但其综合实力尤其是经济和科技实力,确实远在当年的苏联之上。考虑到今日大国竞争,军事对抗已经退居次要地位,而经济和科技才是主战场,因此,“一带一路”与“印太战略”之间的对抗,决不是一场短跑比赛,而是一场马拉松般的长跑。自从500年大航海时代开始以来,历史上陆权对海权的挑战,总是以惨败告终。这一次,历史会轮到中国人出场,沿着当年蒙古人的足迹、以天之骄子的面目横空出世纵横欧亚并改写历史吗?


    进入专题: 一带一路   印太战略   中美关系   地缘政治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大国关系与国际格局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6103.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