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从此成为了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加快推进,党中央不断提出了相应的目标和要求。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述,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不仅是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更是在中国现代化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为警惕“黑天鹅”事件,防范“灰犀牛”事件,突出地强调了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必须坚持的战略思维。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粮食安全的战略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因为能否把中国人的饭碗稳稳地端在自己的手上,无疑是国家安全的战略底线。作为人多地少的全球人口大国,即使中国再富裕强大,有再多的钱也无法在国际市场上买回能够养活十四亿多人口的粮食,“谁来养活中国”始终是悬挂中华民族头上的“达摩克利斯悬剑”。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农业普查数据显示,2016~2018年,中国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都出现下降,2018年去库存的进度快于预期,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农业无疑是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后院,经济形势越复杂就越要稳住三农基本盘,越需要农业作为安天下的产业发挥着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农业是一个基本盘,基本盘稳定了,其他就全面稳定了。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中国只要自己吃饭的问题解决了,什么问题都好说。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突出一个“稳”字,换一句话来说就是防范风险。
乡村振兴,产业为本。最关键的是产业兴旺,最核心的是农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偏低。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因此,必须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品牌战略引领产业优化,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以农村改革激活产业活力,以社会化服务补齐产业短板,优化农业资源要素配置,调特产品结构,调绿生产方式,调优产业结构,构建从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的农业政策体系,使农业成为支撑乡村振兴的美好产业。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的战略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乡村振兴“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乡村振兴,绿色为要。“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乡村才会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农村基础设施虽在不断改善,但资源环境约束正在加剧,资源利用粗放,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城市污染向农村扩散。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乡村不仅要满足人们对美味可口、营养安全等美好农产品的需要,而且要满足人们对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等美好生态产品的需要,还要满足人们对传统文化、乡愁等美好精神产品的需要。
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要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抓手美化乡村,用绿色点亮乡村。加快健全城乡融合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进乡村生活垃圾治理、“厕所革命”、治污治乱等工程,推动河道山塘整治;完善乡村建设规划,规范农民建房,强化村容村貌管理和人居环境治理的制度建设;推广农村节能环保技术,开展绿化模范乡村创建活动,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消费绿色化,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使乡村成为支撑中国现代化全面推进的美好家园。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弘扬传统文化的战略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乡村振兴,风气为魂。伦理道德是引导社会风气和凝聚社会人心的不可替代力量,是乡村治理的灵魂。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的衰落首先是乡村文化的衰落。乡村文化日益边缘化,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严重缺失,随着“空心村”现象不断增多,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面临困境,一些低俗的不良风气和消极思想趁虚而入在农村蔓延,恶化了乡风民俗。乡村社会道德建设必然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出,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求治之道者,莫先于正风俗。可以说,想要富口袋就必须先富脑袋。
而乡村的民俗习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内容,而生祭婚丧节庆是农民的头等大事,关乎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的荣誉、面子,也是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为什么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有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年而不断?是什么力量将中华民族凝聚在一起?建立在家园、家庭、家人之上的家国情怀,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没有家,哪有国?有了家就有了家庭的归属感,知道自己生命的源头,感恩亲人的抚育与呵护;有了家庭的归属感就有了家族和家乡的归属感,知道自己来自何处,眷恋成长的故园;有了家族和家乡的归属感就有了宗族和民族、国家的归属感,知道自己身在何处,担当着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故情系故土,小而思乡,大而思国。而乡村的民俗习惯在其中发挥着特殊的纽带作用:家庭通过乡村的民俗习惯这个精神的归宿将家乡与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家族通过乡村的民俗习惯这个血缘的密码将宗族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从而将祖源认同与民族认同合为一体,使中华民族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归属,具有巩固中华共同体的作用。
因此,一方面,要把以规立德作为净化乡村社会风气的治本之策,突出村规民约的观念引导和行为约束作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文明村”“文明户”等文明创建与评议活动,采取各种有效形式激发农村传统文化活力,不断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使风清气正、向善向上的舆论导向推动自我教化,形成良好的村风民俗,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主题在乡村文明创建与评议的小活动中落地生根。而另一方面,乡风文明建设重在引导,不能用行政手段过分干预禁止。当前,有些地方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搞形式主义,不分对象硬性规定婚丧只能办多少桌酒,桌上只能摆几样菜,菜只能是哪几个品种等,让农民十分反感。因此,移风易俗要发挥乡村社会组织如红白喜事理事会等机构的自治劝导作用,乡风文明只能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激活乡村振兴内生活力。因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更好地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这一最大的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这一最大的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导致不平衡、不充分的核心是与工业化、城镇化相比,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红利、改革红利尚不足以有效激发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能,根本上是体制机制与政策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因此,也就必然要求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路径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变迁,实现乡村振兴。
城乡要素交换不平等与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是导致“三农”利益流失,形成城市对乡村资源的“吸附效应”,制约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基础、最重要的原因。解决好这两大问题的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乡村由被动发展向主动发展转变。为此,必须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关键,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重点。这需要以明确市场与政府的职能边界与相互关系为前提,既要全面发挥市场更加有效地配置要素的作用,促进城乡要素权利保护机制、要素市场体系、收益分配机制的协同,激发市场主体投身乡村发展的活力;又要全面发挥政府更加有效地支持与保护农业、服务农村、协调利益、纠正市场失灵的作用,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内容、形式、标准、机制、政策等系列内容,这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核心问题。
而土地制度是最基本的社会制度,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无疑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基石。尽管中国乡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最基础性的方面是土地制度与集体产权制度未能有效激发乡村发展的活力,农村的资源资产未得到有效盘活,导致资源要素长期向城市单向聚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三权”分置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从产权入手将三农政策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进一步强调要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就必须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围绕解决乡村各类主体发展不平衡、小农户分享农业现代化成果不充分问题,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农民增收渠道拓展不充分问题,城乡资源配置不平衡、农民权益享受不充分问题,从稳定农户的承包权、落实集体成员权、放活经营权三大重点,作为新时代深化农村土地制度与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构建符合各地客观实际的农村土地制度与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体制机制,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央农办乡村振兴专家委员
本文原载《群众》杂志 2019年第7期;此为原文,刊发时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