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德国银行业的故事后,你可能更加好奇:当初美国为什么那么害怕银行做得太大?如果说起初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老百姓,让老百姓不至于受到大银行的任意宰割的话,那么,实际效果如何,是帮了老百姓还是害了他们呢?
对于这些问题,你会很有感触,因为很多初衷良好、很善良的管制政策,结果都是事与愿违。你知道,好的金融制度可以缩小收入差距和机会差距,但坏的监管政策可以恶化收入差距。比如,房地产贷款政策就是一个例子。1990年代中期房地产市场刚起步,只要你中标买到土地并得到相应的行政审批,即使你自己没有资金,也可以通过土地使用权抵押从银行得到贷款,再加上提前预售楼盘,这使许多草根出身甚至农村出身的年轻人也能加入房地产创业,自有资金不是门槛;那时候,房地产真不只是富人的游戏,因此,潘石屹、冯仑等当年的“普通人”也能进入房地产创业致富。可是,从2003年开始,老百姓呼吁政府调控房地产价格,矛头指向开发商,于是就逐步推出房地产“新政”,不断抬高开发商自有资金占比,包括土地价全由自有资金支付,等等。结果呢?当然事与愿违,因为“新政”必然压低新房供应,使房价更涨,而且没钱的草根不再能进入房地产创业。从那以后,房地产行业越来越是少数已经成功人士和国企的俱乐部,草根年轻人不再能重复潘石屹、冯仑的故事。
一般而言,事与愿违的监管政策有多普遍呢?
美国的银行监管害了谁
上次我们在对比德国和美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时,讲到美国总统反对银行势力过大。为什么会这样呢?
背景其实很简单。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当时是代表美国自耕农的利益,极力反对“美国第一银行”的成立,认为过于集中的银行势力只会肥了富有的工业资本家。基于同样的忧虑,第七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反对授予“美国第二银行”跨州界的联邦银行特许权。由于早期美国各州的独立性强,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均衡,东西南北的悬殊较大,当时很多人真的认为,禁止银行跨州经营、禁止银行间吞并,一方面更能适应各州经济自身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使银行的规模不至于太大,因为他们担心过度竞争会招致银行间的并购导致银行数量减少,然后剥夺穷人的经济机会。一直到1970年代之前,多数州只允许银行在本州内开设支行,有些州则执行“单一银行制”(每家银行只能有一个独立网点,不能设分行)。因此,美国历史上有过数量众多的小银行。
这个局面维持多久呢?从1970年代到1990年代,大部分州先后废除了对银行的跨州经营限制。那一波监管政策的放松大大加剧银行业的跨州竞争,使大量中小银行被吞并,这个过程当然产生了像美国银行、摩根大通这样的超大型银行,但更重要的是提升了银行业的效率和业绩表现,抬高整个经济体的竞争力。如今,银行作为金融中介,必须积极地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优质的公司发放贷款,而不能简单地只贷款给长期合作的本地公司。
那么,银行管制政策放松之后,各州的收入分配结构是恶化还是改善了?尤其是当初推出管制政策是为了保护草根老百姓的收入机会,所以,最重要的问题是:放松管制后,低收入群体的局面是变好还是变坏了?
布朗大学的Ross Levine教授等三位学者(Beck, Levine and Levkov)在2010年发表了一篇研究,尝试回答这些问题。他们看到,由于美国50个州中,是否允许外州的银行进入本州经营是由州议会而不是联邦政府决定,但各州的政治格局和经济状况又各不一样,所以,各州废除限制政策的时间很不同,这就给他们研究回答上面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背景。
他们比较各州在放松管制之后与之前的收入分配变化,特别是综合考虑各州的历史与经济背景差异。系统分析结果发现:放松管制显著改善低收入群体的经济机会。尽管美国全国的收入差距指标在1971-2005年间呈恶化趋势,但相对于全国趋势,早早放松管制的州,州内收入差距状况却得到改善。数据显示,放松管制后的八年里,收入基尼系数(也就是收入差距指数)比之前降低4%,这些州内收入分配结构的改良有60%是放松管制造成的。
尤其是他们也发现,放松管制让最穷的四分之一人口的收入增长5%,但对中高收入者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收入分配的畸形程度降低、变得更加平衡。这里,你注意到,放松银行业管制带来的收入分配改善不是靠“杀富济贫”而成,而是靠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来实现。
放松管制为何带来好处
他们的发现似乎跟多位美国总统与其他人的看法相左。为什么放松管制对草根阶层更有利,而不是反之?
这几位教授提供了三个解释:首先,放松管制使竞争更加激烈,赶走一些原来无能的本地银行,让低收入群体得到更多的金融支持,尤其是可以得到更多贷款服务。这样,他们有更多资金经商或投资于自己的人力资本教育,从而提升收入。其次,放松管制提升了银行的业绩和效率,让银行降低贷款的抵押品要求,使一些本来得不到贷款的低收入群体能够获得信贷。再就是,放松管制使得贷款利率降低,减轻企业的借贷成本,从而让地方企业获得更多贷款,从而扩大生产,进而增加劳动力需求,提升就业和收入。他们发现,放松金融管制后的十年里,失业率显著下降。
在后续研究中,Levine教授也考察了那一波放松管制对不同种族的经济机会的影响。他发现,在控制了个人特征和其它因素之后,放松金融管制显著降低了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工资差别。放松管制前,其他特征相同的白人比黑人工资高14%;相形之下,放松管制后工资差别降到11%。这说明,金融管制之下,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往往不会牺牲对富人和白人的服务,但会减少对低收入群体和非白人群体的支持,就跟中国的情况类似,因为在国内,任何时候金融环境一旦收紧,对国企的金融服务不会受影响,但对民企和草根群体的金融支持会减少。
由此,你看到,以保护老百姓为名的金融管制,实质上是害了低收入群体。金融机构的抵押要求和贷款成本的确对穷人不利,但,这是银行应对信息不对称的反应。如果是强化金融管制,那就迫使银行放弃对低收入群体的服务,将他们拒之门外,没有激励去改善处理信息不对称的能力。只有放松金融管制,让金融机构充分竞争之后,银行才有激励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完善自身,才能提高运行能力、增加对草根群体的服务。因此,金融完全可以普惠,帮助改善普通人的收入机会,但前提是“看得见的手”不能干预太多。自由发展的金融不只是帮富人致富,而且更帮助穷人出人头地。
金融具有天然的普惠性,因为越是收入不够充裕的人,就越需要利用金融工具,把收入跨越不同时间做精细配置。金融服务对穷人的边际效用比对富人更高。可是,一旦金融管制加强,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会首先砍掉对低收入群体的服务,或者对草根群体的服务收缩、成本提升,但会保留对成功企业和富人群体的服务。即使监管者是出于“提升金融的普惠性”而强化监管,在实际层面,金融机构还是会首先牺牲低收入群体。监管者制定政策时必须考虑到收入分配后果。最后,美国银行业原来一直受到严格管制,1970年代开始放松管制之后,金融的普惠性逐步得到释放。结果,低收入群体、黑人群体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他们的收入显著上升,而中高收入群体的受益程度不明显。这些研究结果跟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管制结果一致,因为房地产管制政策越严、越细之后,草根越来越难以进入房地产。管制政策增加了收入差距和机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