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雷声: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39 次 更新时间:2019-03-22 01:05

进入专题: 习近平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张雷声  

内容提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以对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阐述的“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实现了重大的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研判经济发展现实、以“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引领经济造福人民、以历史性成就和深层次变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制定和部署经济发展战略、以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进中国深度融入世界。

关 键 词:习近平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经济发展  Xi Jinping  the new era  socialist economic though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conomic development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结合的理论结晶。这一新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发生复杂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以对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阐述的“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实现了重大的理论创新。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对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正确解答新时代遇到的各种经济矛盾和问题、推进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研判经济发展现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并处于深度调整的当今世界,面对显著发展并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当代中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出发,运筹帷幄,谋篇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标志着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反映了我国的发展具有了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1](P10-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发展的目标更清晰、发展的动力更充足、发展的任务更艰巨。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说明了我国发展的目的和手段已经表现为由追求速度提升为讲求效益、由注重水平提升为追求质量、由强调增长提升为实现发展。这一关于我国发展历史方位的新定位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判断,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解析经济发展现实、研判经济发展态势、确定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的重要依据。

首先,紧抓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通过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来化解矛盾。在社会主要矛盾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面,说明了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建设成果对人民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文化需求的满足,需要进一步上升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即不仅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的需求,更要满足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人民更为期盼的是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另一方面,则说明了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尽管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当前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制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最大障碍。抓住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着力解决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就是大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习近平强调,当前大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主要通过优化结构来实现。一是要优化所有制结构,毫不动摇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把公有制经济巩固好、发展好,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任何想把公有制经济否定掉或者想把非公有制经济否定掉的观点,都是不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都是不符合我国改革发展要求的,因此也都是错误的。”[2](P260)二是要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因此,“要引导增量,培育新的增长动力;要主动减量,下大决心化解产能过剩,实现优胜劣汰;要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科技含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要抓好职业培训,提高人力资本质量,优化人力资本结构”。[2](P243)三是优化区域发展结构,推进新型城镇化,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既要促进地区间经济和人口均衡,缩小地区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差距,也要促进地区间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缩小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间的差距。要根据主体功能区的定位,着力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2](P243)

其次,以全新的视角和思路,提出了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在对我国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存在巨大空间、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生产要素具有相对优势、经济风险逐步显性化等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习近平准确地判断“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2](P233)这种演化说明了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变,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转变,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向新的增长点转变。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和问题。因此,习近平强调,必须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在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所谓现代化经济体系,习近平明确提出,它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包括了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1](P30)由此可见,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就在于,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作为主攻方向,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并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以“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引领经济造福人民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内在规定,反映了经济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以人民为中心”不是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头脑中的概念,而是体现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的理论成果之中。它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把人民群众是经济发展、经济改革的主体落到实处;它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新发展理念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的具体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立场、出发点和归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都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的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无论哪一个发展注重解决的是哪一类问题,归根到底,都是为人民谋利益。无论哪一个发展在解决问题时所抉择的哪一种政策措施,也都是以人民利益为准则。在创新发展中,要激发调动全社会的创新激情,持续发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在协调发展中,要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在绿色发展中,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在开放发展中,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在共享发展中,要造福人民的发展,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3]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2](P213)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多次强调:“人民性的重点就是人民利益”,[4]“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5]“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6](P309)以人民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人民的需求为第一要务,以增进人民福祉为重要内容,以满足人民期待和实现人民愿望为己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深入人心。以“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引领经济造福人民,深深嵌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无论是对经济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对政策及措施的制定,还是对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都贯穿了鲜明的民生导向,彰显了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

增进人民的福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是要真诚倾听人民呼声、真实反映人民愿望、真情关心人民疾苦、真切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更具公平性、普惠性,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体现人民性,就是基于人民,为了人民,向着人民,对人民负责,让人民获益。一方面,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和态度,关注人民的呼声、人民的需求、人民的期待,解决涉及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世界观、人民的精神渗透在经济实践之中;另一方面,要以实现人民的利益为目标,坚持经济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以“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引领经济造福人民,还体现在人民是经济发展实践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思路、社会主义改革的举措,以及如何解决“共建共享发展”中短板问题等的理论和实践,必须接受人民的“裁决”和“评判”,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是否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此,“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是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满意与否是衡量经济发展成效的根本尺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始终坚持了以“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引领经济造福人民这一根本点。


三、以历史性成就和深层次变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在这些历史性变革中,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等等。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深层次变革任务,例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存在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紧抓历史性成就和深层次变革的契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提出用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重点,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了重大的理论创新。

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创新点主要有:第一,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稳”和“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稳”是“进”的前提,在“稳”的前提下推进结构性调整和各项改革,有助于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习近平强调,在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发展速度必然会下降,但不会无限下滑,这是“稳中求进”的一种状态,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论英雄,不是经济发展速度高一点,形势就好得很,也不是经济发展速度下来一点,形势就糟得很,“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是要的,但抓经济工作、检验经济工作成效,要从过去主要看增长速度有多快转变为主要看质量和效益有多好。”[2](P242)经济增长换挡降速,是为了更好地稳定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优化经济结构,求得经济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把握经济发展的“稳中求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才能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第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2](P252)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供给架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简言之,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就是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破除无效供给,大力培育新动能,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及制度性交易成本,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第三,市场化改革深化。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理论突破,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市场规律的认识在不断加深和提高。针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如市场秩序不规范、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竞争不充分等问题,习近平进一步提出了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方面,要加快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包括完善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的规则体系,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妨碍公平准入的规定和做法,扫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方面,要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相机抉择,开准药方,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这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完善宏观调控提出的新要求。习近平指出:宏观调控“要善于把握消费和投资背后的市场预期和社会心理,考虑市场主体行为特点,增强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加强同市场主体行为的沟通融合”。[2](P242)提出建设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是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

第四,精准脱贫攻坚。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但如何以更大决心、更精准思路、更有力措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完成这一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提出了创新性的见解。基于脱贫攻坚已经取得的成绩,习近平突出地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一是强调要确保在我国现行标准下实现脱贫,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二是强调瞄准精准脱贫的难点即特定贫困群众和深度贫困地区,对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三是强调注重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注重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注重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第五,政策举措和行动扎实管用。在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如何制定政策并精准施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分析和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现实问题的重要创新。习近平指出,在政策制定中,要弄清楚整体政策安排与某一具体政策的关系、系统政策链条与某一政策环节的关系、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对接的关系、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长期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的关系,在政策落实中,要防止徒陈空文、等待观望、急功近利。注重政策举措和行动的可行性、效益最大化,有助于党领导的各项经济工作取得扎实进展。以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为例,习近平指出:“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既抓改革方案协同,也抓改革落实协同,更抓改革效果协同,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朝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聚焦发力。”[2](P109)这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四、以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制定和部署经济发展战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适应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实践的要求,在直面并回答新时代发展变化着的问题和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坚持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其鲜明特点。问题是时代的口号,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理论的来源,理论展现真理力量的魅力就在于立足实践,切实解答实践中产生的重大问题。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7](P544)离开了问题和实践,就无从提炼和总结出规律性成果,也无从上升为系统化的学说,更无从展现其真理的力量。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展现出了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强大的和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成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新情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分析问题、正面解决问题,以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制定和部署各项经济发展战略。

首先,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经济发展大而不强、大而不优,要素驱动力明显不足、新动能未能全面接续的问题,制定并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了科技创新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支撑引领作用,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习近平举例分析了我国存在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如先进高端材料的自主供给。他认为,我国目前在先进高端材料研发和生产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关键高端材料远未实现自主供给,从而我国很多重要专利药物市场绝大多数被国外公司占据,高端医疗设备依赖进口,造成人民“看病贵”问题的存在。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强化科技创新战略导向,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在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来一个根本性转变,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习近平一方面强调,“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经济和产业发展亟需的科技问题,围绕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方面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2](P271)另一方面也指出,“要立足于科技创新,释放创新驱动的原动力,让创新成为发展基点,拓展发展新空间,创造发展新机遇,打造发展新引擎,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提升发展整体效能”,[2](P271-272)实现新的发展水平。

其次,针对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农业发展质量效益竞争力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弱、城乡差距较大等问题,提出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着眼于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以及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强调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制定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农村改革发展方面,注重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注重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注重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护生产者合理收益。在现代农业建设方面,强调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加快农业的转型升级;强调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强调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包括农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在农村基础工作方面,不仅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而且要高度重视培养、配备、使用农村干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第三,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状况,以及城镇化质量不高等问题,推进实施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等在内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空间格局和功能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绿色智慧城市、解决“大城市病”的一条重要路径,凸显了习近平“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建设理念。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点在于通过大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优化沿江产业和城镇布局,实现长江上中下游互动合作和协调发展,如习近平所说:“把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2](P237)新型城镇化战略注重以人为核心,“推动城镇化要回归到推动更多人口融入城镇这个本源上来,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这既可以增加和稳定劳动供给、减轻人工成本上涨压力,又可以扩大房地产等消费。这也是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之策”。[2](P243)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这三大战略的共同特点就是跨越行政区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增强战略性思维,以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制定和部署经济发展战略,探寻解决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之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做出了重要的理论创新。


五、以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进中国深度融入世界

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战略构想和实践思维,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对外开放在新时代的新创见。

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新趋势和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抓住机遇,高瞻远瞩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是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全面推进双向开放,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习近平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2](P99)秉持“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的理念,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正在建立健全。二是实施“五个结合”,即引进来与走出去、沿海开放与内陆沿边开放、制造领域开放与服务领域开放、多边开放与区域开放、向发达国家开放与向发展中国家开放的结合。五个方面的并重,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角度,从战略思维、全球视野的角度,审视了我国和世界的发展及我国在世界中的发展,从而推动着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建立健全。三是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同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健全对外开放新体制。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总目标是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内容主要包括建立市场配置资源新机制和形成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拓展外贸发展新空间,切实维护国家利益,保障国家安全,必须加强对外开放的法治建设,坚持依法开放,大力培育开放主体,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着力构建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四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展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五是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积极引导全球经济议程,维护和加强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实质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协同推进战略互信、投资经贸合作,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习近平关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战略构想和实践思维,充分表明了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对促进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的意义,彰显了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国价值和中国智慧,具有创新性。

一方面,中国置身于经济全球化之中,要能在世界范围内抢占经济发展的先机,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首先必须练好内功,办好自己的事。习近平指出:“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提高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完善对外投资体制和政策,激发企业对外投资潜力,勇于并善于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要加快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巩固外贸传统优势,培育竞争新优势,拓展外贸发展空间,积极扩大进口。要树立战略思维和全球视野,站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审视我国和世界的发展,把我国对外开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2](P101)通过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可以促进中国自身加快制度建设、法规建设,改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从而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

另一方面,中国置身于经济全球化之中,是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和坚定支持者,也是重要建设者和主要受益者,面对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中存在的超越一国解决能力的共同问题,必须提出共同解决的方案,公平地分摊解决的成本。因此,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重要平台,我们不能当旁观者、跟随着,而是要做参与者、引领者,善于通过自由贸易区建设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维护和拓展我国发展利益”。[2](P100)通过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可以促进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经济关系建设,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人类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进入专题: 习近平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562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