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雷声:从现代化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探索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68 次 更新时间:2023-02-16 16:49

[摘 要]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历史,是探索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之路的历史,也就是探索实现现代化之路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探索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过程,是一个从被动现代化走向主动现代化、从实现工业化走向实现“四个现代化”、从“中国式的现代化”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辛曲折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鲜明的原创性和独特性,它可以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提供可借鉴的中国方案、贡献可分享的中国智慧。中国共产党探索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探索的三个维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历史进程中通过探索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视野、大胸怀、大格局。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历史,是探索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之路的历史,也就是探索实现现代化之路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关于实现现代化之路的探索过程艰辛曲折,由最初的学习和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被动状态,走向了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追求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主动状态,由最初的强调实现工业化,走向了整体实现“四个现代化”,由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走向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中国共产党探索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探索的三个维度,标明了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内涵的认识达到了科学性、整体性的高度,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历史进程中通过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视野、大胸怀、大格局。


一、从被动现代化走向主动现代化


现代化是一个人类社会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和更高级的社会形式转变的世界历史过程。在这个世界历史过程中,现代化首先表现为一种社会变革,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变革,改变了社会物质生产和工艺技术的状况,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革,改变了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社会关系。在这种社会变革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现代化同时还表现为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给人类带来现代的新文明,使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在其历史转变过程中重新塑造文明结构,进入一个包括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层面的全方位转变的新的文明世界。对于这种美好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在初创时期就开始了探索。早期共产党人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等,以认清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为基础,在救亡图存、反帝爱国的群众运动的实践中开始了对现代化的探索。“十月革命”的炮响意味着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一场力图改变现代化发展方向的世界性社会运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让中国共产党人看到了实现现代化的新曙光。因此,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开始了通过新的革命运动来探索现代化的历程。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三座大山的压迫,是实现现代化的最大障碍;而要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推翻三座大山,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自此,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始走上了以实现社会主义的方式探索现代化的道路。


从世界历史进程来看,随着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和工业化生活方式的扩展,现代化具有超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特点而成为世界性浪潮的性质。在这种世界性的浪潮中,步入现代化行列的国家或民族有先有后,西欧、北美等国家自16、17世纪开始就迈向现代化,在这种世界性的现代化浪潮中走在了前列。正因为如此,现代化被看成是一个起源于西方并逐渐向全球扩展的过程。在西方现代化进程推动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状态被打破,出现了“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的状况。[1](P36)现代化的这一发展过程,把世界分裂成了“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和“后发外生型现代化”两类国家。中国的现代化最早开始于19世纪中期,比西方国家晚了三个世纪之久。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从此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征程。中国作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除了现代化的刺激动力和示范效应源于外部世界外,在最初探索现代化的方式上,同样也依赖于外部世界。中国共产党诞生前,一些志士仁人提出的救国救民的现代化方案,大多以西方文明作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方向,以西方现代化作为中国现代化效仿的对象,以西方的社会体制作为中国现代化实现的目标。中国现代化的最初探索无疑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被动行为。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开始的,这也就决定了探索之路的崎岖和坎坷。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历史,就是对现代化的探索由行动上的被动走向精神上的主动,再到行动上的主动的历史。如果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社会和政治的变革创立社会主义国家、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制度和道路,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现代化、打破“被动现代化”提供了重要保障的话,那么,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的探索才正式步入了“主动现代化”的轨道。


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精神上的主动”,主要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与探索现代化、实现富强之梦结合起来。1921年,《新青年》第8卷第6号发表了李季的《社会主义与中国》;第9卷第2号发表了李达的《马克思派社会主义》、高一涵的《共产主义历史上的变迁》;第9卷第4号发表了施存统的《马克思底共产主义》、蔡和森和陈独秀的通信《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等等,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从而使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有了明确的方向。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之下,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只能成为西方列强的附庸,只有社会主义才会改变人民受压迫受剥削的状况。正如毛泽东所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2](P1516)毛泽东所说的“精神上的主动”,意在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出路,看到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前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开展政治斗争创设无产阶级政权,领导中国革命为现代化开辟道路;通过在抗日根据地开展一系列经济建设活动,把民族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积累宝贵经验;通过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奠定社会思想和政治变革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首先,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创造了根本前提。其次,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为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奠定了重要基础。再次,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一系列的构想,为中国现代化的探索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由此可见,“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3](P13)可以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为找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做充分准备的时期。


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现代化之路,在行动上逐步走向主动则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文化的探索时期。与此相应,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探索,更加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更加立足于中国自身的发展特点,更加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利益的要求,更加契合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更加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与趋势。特别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在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中国共产党抓住机遇主动发展,育先机开新局,对现代化的探索已经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效仿西方”“赶超西方”的“被动现代化”状况,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指导下,结合时代发展的特征和自身发展的实际,走出了一条合乎时代要求,既适合人民需要也有益于世界发展,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目标的“主动现代化”之路。


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探索之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顺应民意,深得民心,为创造更加美好的人类社会带来了光明前景。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它进一步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因而也改写了现代化的内涵,对理论界关于现代化的理解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对于现代化的内涵,尽管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理解,但最常见的则是来自于罗荣渠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理解。他根据历史和当时关于现代化的探索,对现代化概念作了广义和狭义的区分,认为广义的现代化指的是“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狭义的现代化指的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其中包括可利用的传统因素),通过有计划地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4](P16-17)今天,我们考察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的百年探索,可以从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探索之路的独特智慧、世界贡献、示范意义角度,根据新的发展要求,与时俱进地重新界定现代化概念,改写现代化内涵。


二、从实现工业化走向实现“四个现代化”


工业化是民族复兴的基石,是国家富强的历史性课题。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的探索正是从探索工业化开始的。新中国成立前,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工业化作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的重要标志。1944年5月,毛泽东就清楚地看到,“中国落后的原因,主要的是没有新式工业。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敢于这样地欺负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它欺侮我们的落后。因此,消灭这种落后,是我们全民族的任务。”[5](P146-147)工业决定军事、政治、文化、思想、道德、宗教等,决定社会的变化。“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需有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保障,就必需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5](P146)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实现国家工业化,作为中国共产党追求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铁蹄蹂躏下的旧中国,农业落后、民生凋敝。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针对中国的特殊国情,多次阐释了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6](P1081)1949年3月,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2](P1437)他再次强调了要完成实现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任务。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部署全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之后的工作中,对中国如何稳定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如何稳定地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作了科学而合理的分析和规划。


中国共产党从实现工业化走向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探索,经历了对“两化”探索的过程。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毛泽东在强调“我国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的同时,就明确提出了实现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的“两化”目标。他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6](P1081)在中国实现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的“两化”目标,必须首先要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6](P1081)显然,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实现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两化”目标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如果说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对实现工业化乃至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 “两化”的探索,是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进行的,建立新国家、新社会是实现“两化”的制度基础;那么,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则开始了对社会主义“两化”的探索。从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国民经济逐步得以恢复,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得以确立,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工人阶级在政治、经济、思想上的领导地位得到加强。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党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1953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明确提出了要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现代化,既不能走西方的道路,也不能以损害农民利益为代价。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工业化道路必须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1954年6月,毛泽东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作了重要论述。他指出:“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7](P505)同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8](P350)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在把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放在十大关系首位的同时,明确强调了实现农业内部农林牧渔的平衡,工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平衡,工业和农业的平衡等问题。1957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必须实行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9](P310)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把中国共产党探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化”,进一步概括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由此我们也可以认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紧密结合“两化”来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的。


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两化”的探索,奠定了提出“四个现代化”整体设计的基础。其间,在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这是“四个现代化”的最初提法,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随后,就被写入了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总纲。在中国共产党关于“四个现代化”的探索之中,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首先探讨了“三个现代化”问题,提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对“三个现代化”作了补充和完善,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10](P116)毛泽东的这一看法,1960年第一次公布于众,他完整地表述了现代化的内容,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国防现代化。1964年12月,根据毛泽东的建议,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四个现代化”调整为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并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内,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力争在20世纪末,使我国工业和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在1975年1月召开的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十五年时间,即在一九八○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11](P479)显然,我们党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就是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中国共产党从实现工业化走向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探索过程,是一个艰辛探索的曲折过程,不仅探索了现代化的实践,而且进一步将实践的探索上升为现代化理论的探索;不仅经历了如何从“一化”发展到“四化”的整体探索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经历了从现代化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过程,深刻指明了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既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西方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但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受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左”的偏差的影响比较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盲目性等,导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遭受严重挫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在给国家和民族造成巨大破坏的同时,也导致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迟缓不前。然而,无论怎样,中国共产党从实现工业化走向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探索和拓展,在百年历史上留下了一笔最为宝贵的财富,它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蓝图的描绘,为改革开放进程中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从“中国式的现代化”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到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历史的大视野中探索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特色,通过从“中国式的现代化”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实现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成功接力,从而展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前景。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成就,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的新的特点和要求,对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了创造性探索。首先,邓小平坚定不移地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是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他指出:“我们搞四个现代化建设,人们常常忘记是什么样的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12](P173)中国搞现代化,只能依靠社会主义。他说:“我多次解释,我们搞的四个现代化有个名字,就是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12](P181)只有把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中国才能实现真正的现代化。其次,在探索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根据国情特点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1979年10月,邓小平在中共省、市、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座谈会上,在谈到经济工作问题时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13](P194)同年12月,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邓小平解释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内涵。他强调:“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3](P237)到20世纪末,中国只是一个小康的状态。所谓“小康之家”,就是“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12](P54)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中所处的困境,它是针对当时中国的现代化与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差别而言的。由此可见,“中国式的现代化”是邓小平特指的概念,有特定的涵义。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一方面提升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基于中国的特点对中国的现代化作出了科学的定位,对现代化的实现目标作出了客观的分析;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它是通向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在“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实践中,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向前推进,中国社会的全面改革向纵深发展;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展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位,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立,等等,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有了新的推进。


一是确定了中国现代化的总目标。邓小平认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三位一体,不可偏废。从党的十二大开始,就把中国现代化的目标确定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总目标的确定,意味着中国现代化的定位已由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四个方面,向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整体的现代化转变,从而为中国现代化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是设计了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步骤。为了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邓小平强调了现代化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社会主义现代化所要实现的共同富裕目标。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为现代化的实现设计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即第一步,用十年时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 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在“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实现,就是实现了“中国式的现代化”,而第三步的实现就是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世界共同认定的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基本上反映的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邓小平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在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统一中,已经确立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模式。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开始由“中国式的现代化”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基本完成、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得以开创的历史条件下,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沿着邓小平设计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三步,进一步设计了“新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现代化的总目标,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代。面对复杂多变并处于深度调整的当今世界,面对显著发展并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时代中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出发,运筹帷幄,谋篇布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蓝图作出了创造性的描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理论和战略,开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境界。


第一,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蓝图。党的十九大关于一个“决胜期”(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历史交汇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两个“十五年”(从2020年到2035年,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谋划 ,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蓝图的设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更加全面地描绘了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美好蓝图,提出了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等方面构成的现代化发展目标,为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第二,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创新理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立时代潮头,立足新时代的发展实践,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提出了一系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创新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作出新的思考和探索,依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对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进行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创造性地提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站在新时代和全局战略的高度,对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特征作出准确判断,从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以及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等方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点作出正确把握,创造性地提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站在世界共同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角度,科学把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实际举措,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等等。这些创新性理论的提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和推进作用。


第三,实施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创新战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在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蓝图中,部署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发展战略。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对新时代推进现代化作出新的顶层设计,提出了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两步走”战略。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为了保证“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为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保障,把“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点。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系统性,以及社会各领域协调发展的优质增长,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将其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必然选择。此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的实施,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现代化探索的理论和实践,深刻说明了中国的现代化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鲜明的原创性和示范效应,它会彻底改写原有现代化的内涵和版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它“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14](P344)但它能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提供可借鉴的中国方案、贡献可分享的中国智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5]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版社,1990.


[8]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0]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1]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进入专题: 中国共产党 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078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年第5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