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彬 于润泽:40年来国内“一战”研究回顾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257 次 更新时间:2021-01-28 21:36

进入专题: 一战   全球文明史  

柴彬   于润泽  


百年回眸,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一战”)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世界性战争浩劫,对当时世界格局乃至世界历史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因而“一战”史成为史学界长期关注的热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史学界对“一战”问题持续关注,相关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提升,在战争起源、战前(后)国际关系、战时宣传、战争影响等领域形成了独到的研究成果;研究视角和主题日趋多元,特别是近10年来出现了“社会文化”转向,学术旨趣从传统的政治、外交领域转移到社会文化领域,聚焦于“一战”前后的社会群体、社会运动和社会思潮展开研究。笔者拟从40年来“一战”研究成果的现状、参战国研究的态势与目前研究存在的缺陷三个层面予以概要述评,以期引起史学界的共鸣与反思。

研究成果日趋丰富

关于“一战”的起源问题,我国史学界基本认同“帝国主义的发展”和“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论断。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者们对其他战争诱发因素展开了讨论。如时殷弘《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成因——一种宏观阐析》(《江海学刊》2000年第1期)认为,欧洲整个社会的机体弊病表现为:同盟—协约两极结构的致命特征、欧洲外交素质和政治机体的堕落、欧洲社会心理的病变孕育了战争的种子。此外,战前的民族主义思潮也成为讨论焦点之一。欧洲各国(尤其是德国)的民族主义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支配了欧洲强国的内外政策(李义中:《民族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第3期)。

关于“一战”前后的国际关系,国内史学界主要以参战国为研究单位,以双边关系为研究重点。对战前的国际关系研究多集中于20世纪90年代前,以国际关系趋于紧张、矛盾重重为基调,学者们从各参战国间的紧张关系来探讨“一战”近因。关于战争期间的研究,参战国与中国的关系变化研究(特别是中日、中美关系)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关于战后的国际关系,主要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中心进行考察。另有少数论著从宏观层面探讨一战与国际格局间关系(光仁洪:《均势和一次大战前二十年国际关系的变化》,《世界历史》1981年第2期)。

战争期间各参战国宣传战研究,近20年来大量涌现。英、美两国的战时宣传成熟且高效,因而相关研究相对较为丰富。文章多从战时宣传的手段、目的、结果和影响等方面探寻其与“一战”进程的关系,同时通过这一视角观察民众社会心理的变化。在美国战争宣传研究方面,多以“美国公共信息委员会”这一战时宣传机构为切入点,以“对华宣传”为主要研究主题,如任一《“寰世独美”:五四前夕美国在华宣传与中国对新国家身份的追求》(《史学集刊》2016年第1期),钩沉了五四运动前夕美国在华设立的公共信息委员会中国分部所宣传的美国式社会秩序构想并得到国人热烈反响的历史。高莹莹《一战前后美日在华舆论战》(《史学月刊》2017年第4期),则考察了美国在华对日宣传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对英国战时宣传的研究,以英德两国战时宣传比较研究为主。如邢来顺《布赖斯报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对德宣传战的典范》(《贵州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吴文武《国际法、女权保护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德宣传战》(《史学集刊》2005年第2期)。

伴随着欧美“新史学”的兴起,近10年来的“一战”史研究出现了一种“社会文化”转向,开始关注战争期间的某些特定社会群体(如妇女、侨民、士兵与战俘、知识分子、非政府组织)以及欧美和平运动等。在妇女研究方面,妇女选举权、社会地位和就业问题是探讨重点。如陆伟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世界历史》2011年第2期)、薛永生《论一战与英国妇女选举权的实现》(《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年第21卷第3期)。这些研究揭示了“一战”期间为了填补劳动力缺口,大量妇女进入工厂,她们对战争和社会的贡献提升了其社会地位、开拓了视野,自主意识和女权意识增强,从而有了获得选举权的主观意愿和客观条件。关于侨民和战俘的研究,多集中探讨“一战”期间中国政府对德、奥侨民和战俘的处置及境遇。如郭家宏、李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士兵分居补贴制度研究》(《史学月刊》2008年第4期)。

参战国研究升温

在专题性研究成果不断推陈出新、亮点频现的同时,学者们对“一战”各参与国的关注也日益增温,尤其是对中国、美国等“一战”的“配角”倾注了大量研究热情。

作为老牌殖民帝国和经济强国的英国在“一战”后迅疾衰落,其在经济、政治诸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经济方面,学界多探讨英国战时经济政策和战后经济地位衰落的表现——金融地位、贸易、海外投资等的下滑问题。在政治领域,自由党的衰落和工党的兴起颇为瞩目,如高岱《英国政党政治的新起点——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英国自由党的没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全面阐述了“一战”对自由党的巨大冲击、新自由主义经济原则受到挑战、自由党内部的派系斗争,以及工党势力的崛起。

近年来,中国在“一战”中的角色和地位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中国是“以工代兵”的方式参战,但由于英法等国的刻意忽略,长久以来,参战华工成为被遗忘的群体。国内学者通过爬梳大量的档案文献、口述资料等史料,探寻了他们以汗水和鲜血开启近代中国寻求民族国家认同与国际化的艰辛历程(徐国琦:《中国与一战:寻求新的民族认同与国际化》,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对于中国参战原因,国内学界多从中国政府由中立向参战的态度转变过程中探寻答案:如国内政治派别的斗争、国际形势的变化、转移国内矛盾的需要、提高国际地位的要求、日本“二十一条密约”的逼迫、通过参战收回部分列强在华权益的愿望等。对中国在“一战”期间及战后初期外交活动的研究,主要围绕中国中立与参战问题、巴黎和会和主要外交官的活动展开。“一战”期间国内社会动向和社会思想变迁方面的研究相当丰富。在各种思潮中,以马克思主义、“威尔逊主义”对国人影响的研究最多。“一战”期间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对当时中国思想界带来了巨大冲击,目前以围绕政界、知识界名流(如孙中山、李大钊、梁启超、严复等)为中心进行的微观研究比较多见。

近10年来对“一战”期间美国的关注度明显增加,研究主题较为多元。关于美国由中立到参战的转变过程,我国史学界普遍认为是国家利益和战略考量的结果(史煦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中立”与参战》,《世界历史》1985年第10期)。对“一战”前后美国外交研究呈现出一大特点,即从理念层面来探讨威尔逊理想主义外交思想的实质。经济方面,学界主要关注美国战时农业、税收和银行管理等,学者普遍认为对经济方面的战时管制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战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社会领域,研究者们注意到“一战”与美国进步主义、和平主义等社会思潮、社会运动的关系。关于战后退伍士兵待遇问题、德裔移民问题和妇女问题也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尚不成系统。

研究短板尚需加强

40年来,国内“一战”史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相关成果的数量与质量不断提升。但与国际学界的“一战”研究相比,目前依然存在着某些缺陷与不足,需要新老学者们不懈奋斗、继续努力。

首先,关于“一战”前后的国际关系研究尚存在一定不足。第一,对非直接参战国和欧洲小国的研究相对匮乏。第二,研究的理论基点是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现实主义考量,多侧重于政治、外交、经济层面的研究,而对大众社会心理等社会文化层面的研究相对不足。第三,缺少涉及从战前到战后的时间跨度较大、以宏观视角考察“一战”国际关系的研究成果。许多研究对原始资料尤其是外文文献的运用不足,过于借重已有的研究成果。

其次,对“一战”各参战国发起的宣传战研究也存在缺陷。如有学者就曾指出:研究对象集中在欧洲国家,片面注重宣传主体在宣传活动中的作用,高度依赖美国方面的档案。同时该领域较难发掘更深层次的历史信息,许多对战争宣传手段和影响的评价流于表面。在研究主体方面,战时宣传研究主要以英美两国为主体,其他国家(即使是直接参战国)的研究却很少。亟须注意的是,法国作为“一战”的主要参战国,在“一战”中的地位与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对各参战国的研究中,直接涉及法国的研究很少,即使在传统的政治、外交领域亦如此。

目前我国学界开始对“一战”各国下层社会领域日渐关注,但与传统的研究领域相比,尚未形成规模。近10年来“一战”史研究的“社会文化”转向中,心理或心态史学、医疗史和环境史研究依然薄弱。

最后,在借鉴西方研究成果的同时,如何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并得到国际学术界更多的认可,也是值得我国“一战”史研究者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历史系)



    进入专题: 一战   全球文明史  

本文责编:liw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全球文明史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489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