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静:朝核变局中的美国因素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36 次 更新时间:2019-01-20 12:57

进入专题: 朝核问题  

杨文静  


今年年初以来,朝鲜半岛局势发生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变化。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新年讲话中表示出参加韩国平昌冬奥会的兴趣,回应了主张与朝对话的韩国文在寅政府,此后朝韩在冬奥会期间密切互动,最终实现韩国特使团访朝并与金正恩会面。此后韩特使传递出金正恩愿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的消息,而特朗普迅速接受这一邀请,使其上台以来美朝关系高度紧张、一触即发的局面发生戏剧性改变。此后金正恩短时间内两度访问中国、实现中朝峰会,为局势注入新因素;而日、俄等相关方外交攻势也在悄然酝酿实施。4月20日,在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会议上,金正恩宣布废除丰溪里核试验场,并将全面停止核试验与试射洲际弹道导弹(ICBM)行为。4月27日,朝韩“历史性”峰会在板门店召开,双方确认通过完全弃核实现无核化的共同目标。朝核局势看似在向好趋势发展,但未来朝鲜是否能实现无核化,美朝、中美乃至半岛格局将会发生何种改变,目前相关态势仍在发展当中、且具不确定性。本文认为,美国是牵动当前新一轮朝核变局的最主要变量,面对此关键节点,更需密切跟踪动态、把握历史脉络、统筹各方考虑,以便预估发展态势,在博弈中掌握主动,而从美国因素入手是把握此轮变局最关键的入口。


一、美国是牵动变局的最主要力量


反建制派总统特朗普上台后明确放弃奥巴马时期对朝“战略忍耐”政策,决心不再等待朝鲜自身发生改变、而是通过全方位的“极限施压”迫使朝鲜回到弃核谈判。美国通过穷尽工具箱中的一切工具——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并使其效用最大化,造成令朝难以承受的压力,从而促使其做出谈判的“理性选择”。与奥巴马相比,特朗普极大提升了解决朝核问题的迫切性。出于其“美国优先”原则考虑,朝鲜日益迫近获得打击到美本土的核导能力,且不断对美威胁使用这一能力,使其凸显为美国最重要的国家安全威胁,也极大地刺激了将美国本土安全视为核心利益的特朗普。在打击“伊斯兰国”取得一定战场胜利后,美国迅速把重心调整到对朝上来。


具体看,一是政治外交上最大限度孤立朝鲜。美国不仅加大与日、韩、澳等盟友协调立场、共同施压,还将对朝议题贯穿与亚太其他国家关系,除对华施压,也多次敦促东盟等国切断与朝外交、贸易联系;美还促请加拿大出面举办朝核问题峰会,召集参加朝鲜战争的“联合国军”一方等20多国外长参加,以形成对朝施压的国际统一战线。二是促成多轮单边及多边制裁,为增强其效果不惜动用“第三方制裁”。除促联合国通过第2375、2397号制裁决议,对朝煤炭、铁、铅、纺织品和海产品实施出口禁令,禁止别国雇用朝鲜海外劳工,美国还对涉嫌朝核导计划的实体、个人发动“系统性”制裁,其频仍程度远胜以往,此外日韩欧盟也对朝实施了单方制裁。2018年初,美国会就对朝“海上封锁”方案进行讨论,主张利用军舰等手段对进出朝船只进行监视和检查。三是军事威慑力度明显增大,动武成为“现实选项之一”。美国始终反对中方提出的美韩军演与朝核导试验“双暂停”建议,不仅加大军演力度,频繁部署航母、战略轰炸机等赴朝周边,且从2017年底以来不断释放对朝可能发动“流鼻血”打击的消息,包括在朝进行新的导弹试验前摧毁其发射架,或者直接打击其武器库,借此表明特朗普政府“中止朝挑衅行为、迫其回到谈判桌的严肃态度”。与此同时,在美本土加大全方位备战力度与海外驻军演练,使对朝动武不再纸上谈兵,而成为现实选项。加上时任国家安全顾问麦克马斯特等强硬派不断释放对朝军事打击信号,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甚至要求撤回在韩美随军家属,美国会提交对朝军事选项及后果研究报告等,进一步表明美动武决心上升。


在以上一系列综合施策、极限施压组合拳作用下,今年以来朝鲜态度发生重大转变。当然,朝鲜态度变化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中美国因素是最主因。


第一,朝鲜认识到特朗普政府解决朝核问题决心重大。对同时期朝鲜媒体言论稍加关注可以发现,朝鲜对美国“流鼻血打击”高度紧张,甚至将此比作“2003年美入侵伊拉克之前故意夸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舆论,实际是为实施打击找借口”。加上美国强硬派在对朝事务中占据主导权,以及相对温和的国务卿蒂勒森被观点强硬的蓬佩奥替代,麦克马斯特被极端强硬派博尔顿替代,释放出特朗普在对外事务中一意孤行、强硬且不确定的信号,朝鲜深知如不做出政策调整,特朗普政府势必采取更极端选择,危及其政权生存。


第二,对朝制裁产生一定效果。美政府多次强调,朝鲜态度转变很大程度上是制裁的结果;而特朗普更直称,制裁对朝产生“巨大效果”,并对中国表示感谢。美媒援引中国海关统计称,中方严格执行联合国对朝制裁,2018年头二月分别减少从朝进口数额的78.5%和86.1%,对朝出口也分别降低33%、34%。此外,中国过去数月出口至朝鲜的石油、钢材和汽车数目急跌,出口量大幅低于联合国制裁要求,其中对朝精炼石油仅是去年同期出口量的3.7%,表明除联合国制裁外,中国还实施了更严厉的单方制裁。美学者评估,对朝全面制裁如持续下去,朝鲜外汇储备将在年底枯竭。


第三,韩国代表“进步势力”的文在寅政府主张与朝对话、反对战争的立场为金正恩调整对韩及半岛政策提供有利外部因素。对此,美国尽管表示警惕,担心朝鲜利用“魅力攻势”分化美韩同盟,但也“乐观其成”,表现出原则立场不变、同时保持政策弹性的灵活态度。


第四,美国继续加压促朝做出决断。金正恩在新年讲话中一方面提出“已完成国家核武力量建设历史大业”,“决不容许美国向朝鲜开战”,另一方面也释放出有意参加在韩国举办的冬奥会、改善朝韩关系的信息,为其政策调整提前铺垫。但彼时金正恩尚表示“整个美国都在我方核武射程范围内”,“可随时动用核按钮”,表明其尚未做好与美谈判准备,而是想先聚焦韩国、打开缺口。但此后美副总统彭斯在平昌奥运会上有意回避与朝鲜代表会面,同时美国内对朝实施“流鼻血打击”进入实质性探讨阶段,最终促使朝鲜在3月初韩特使团访朝期间做出被视为“历史性突破”的表态,称“若能保证朝国家安全,朝没有理由继续保持核武”,并释放朝韩领导人4月底会晤,以及金正恩愿与美总统特朗普会面的消息。此后,金正恩关于停止核与洲际导弹试验、朝韩峰会有关“通过完全弃核实现无核化”等公开表态尽管仍缺乏可验证基础,也留有余地,但朝鲜能公开宣布弃核立场已满足美与其进行谈判的前提条件。


综上可知,朝鲜态度发生重大转变是与各方、最主要是美国博弈的结果。美国坚持对朝极限施压,并在金正恩胞妹金与正访韩期间拒不见面,相反以一系列新制裁作为“回报”,继续强调“所有选项均在桌面”,使朝鲜认识到其对韩缓和难以绕开美国,如继续进行核导试验、特别是洲际导弹试验,美对朝发动预防性打击是大概率事件。可以说,正是朝鲜认识到美国不可能无限拖延下去,很可能主动对朝动武使其重新评估利弊,并借朝韩互动契机主动提出无核化意愿。另一方面,迄今朝美在如何弃核问题上仍处相互试探阶段,迹象显示双方理解差距巨大,而双方最终能达成何种协议还取决于下一阶段的美朝博弈。


二、美国的政策考虑及其面临的制约


从目前美政府的官方表态看,美对朝政策主要有如下主张。一是坚持朝鲜必须实现“全面、不可逆、可核查”的无核化(CVID),反对为无核化设置任何前提条件。换言之,美反对朝提出的“分阶段、同步履行核交易”的主张,明确表示在朝鲜未实现无核化步骤前不会放松任何制裁。蓬佩奥在出席参院听证会时表示,朝鲜切实放弃核武前,不应期待能从与美谈判中得到补偿;他还表示,历史上朝鲜废除核武不成功,是因美国与其他国家过早放松制裁。金正恩宣布停止核试验与洲际导弹试验后,美国强调不会重蹈覆辙,重申在朝鲜做出弃核行动前,不会放宽对其极限施压。二是为营造谈判气氛,特朗普政府也加紧研究如何满足朝鲜提出的安全承诺需求。据韩国《民族日报》4月13日消息称,特朗普政府考虑将在华盛顿和平壤互设联络办事处、两国互设大使馆、启动对朝鲜的人道主义援助等,而开设联络办事处是美针对朝鲜无核化的举措而考虑回礼的“首选项”。蓬佩奥在听证会上表示无意改变朝鲜政权,也与蒂勒森的“四不”一脉相承。三是美国继续强化“极限施压”各项措施。美国明确反对“双暂停”,在美朝当前气氛缓和态势下坚持实施军演;进一步强化与日韩外交协调与安保合作,4月日本外相河野太郎访韩、美,分别重申在无核化取得实质进展前维持对朝制裁施压的重要性;此后日本首相安倍访美与特朗普协调立场。美对朝制裁也远未停止,近期美国会以朝鲜涉嫌对叙利亚出售化武技术为由再次要求对朝制裁。美上述政策背后主要源于如下考量。


第一,在实现无核化的同时,保持美在半岛的战略利益。目前看,要求朝鲜实现无核化仍是美政府坚定立场,为此美国强调在朝做出实质性承诺之前必须保持强大压力,绝不放松制裁;鉴于过去朝鲜多次违背核协议的历史,美国此次绝不接受其为弃核设置任何前提条件、也不会像过去一样“同步、分阶段”;为防止朝“争取时间”,美还将最大限度压缩无核化时间,据称有关时限大约为期一年左右。此外,美专家纷纷建议必须对朝鲜的多个试验场实施严格核查,可以说,此次美绝对不允许朝鲜“钻任何漏洞”,或进行“对等议价”,而必须在高压下实现真正的无核化。正如蓬佩奥所言,对美国不会重复以前的错误有信心,“特朗普不是在谈判桌上玩游戏的人,我也不是”。另一方面,美国对任何试图挤压美韩同盟、迫美撤出半岛的战略意图保持高度警戒。在朝韩关系转圜之初,美就对朝试图借此破坏美韩同盟颇有忌惮,强调以实际行动挫败朝“和平攻势”,也要求韩与美在极限施压上保持一致,防止韩“脱轨”。由此,美国似不会接受朝鲜有关削弱美韩同盟的要价,而将重点放在开设办事处、互设大使馆、人道主义援助等象征性回报上。


第二,美国仍将保留对朝动武选项,作为与朝鲜达不成协议后的替代选项之一。如上文所言,美国动武可能性上升是迫使朝鲜回到谈判桌的重要原因,美国不会轻易放弃这一选项,一方面继续对朝施压以获取有利的谈判地位,另一方面也进行切实的战争准备,以应不时之需。2018年初,美国对朝“流鼻血打击”论甚嚣尘上,当时支持打击的公众舆论上升到40%;更重要的是,特朗普及其内阁强硬派均倾向于“除非朝放弃核武,否则就进行军事打击”的观点,迫使朝鲜必须在无核化与战争之间做出选择。正如美防长马蒂斯所言,“只有当你真正想使用武力时,军事威慑才能发挥成效”,未来美会将此作为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朝头顶上,随时迫其做出理性选择。


第三,通过外交谈判解决朝核问题仍是最优方案。特朗普尽管强调“一切选择均在桌面”,但对朝回到无核化谈判始终保持开放态度。美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爱德华·鲁特瓦克(Edward Luttwak)分析道,特金会之所以成为可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特朗普始终将核问题与政权更迭分开处理。实际上,自2018年3月朝鲜向外界表达无核化意愿以来,朝鲜始终在试探美政策。在整个3月朝鲜官方均未直接提及无核化,而是借韩、中之口表达其意愿,外界对其是否真正有意实现无核仍存担忧。最初韩特使透露金正恩表示“如果体制安全得到保障,就没有拥核理由”,这开启了美朝对话可能;但此后金正恩在北京提及“分阶段、同步履行核交易”说法后,美国对此极不认可。与此同时,美朝相关对话也在展开,美方称金正恩的无核化意志再次得到确认,正在讨论实现朝鲜实质性无核化的具体行动计划。据3月在美朝芬兰对话期间与朝鲜外交部官员会晤的韩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曹东昊( Jo Dong-ho)称,朝鲜非常担忧未来美朝高峰会是否举办,并称美若结束对朝敌视政策,朝鲜甚至可以容忍美在半岛存在,表现出急于与美改善关系的迹象。另据韩媒体透露,朝鲜与美工作组谈判中提出五项交换条件:从韩撤走核战略相关设备;在美韩联合军演时停止出动战略武器;保证不使用常规武器和核武器侵犯朝;将南北停战协定转变为和平协定;美国与朝建交。这表明朝鲜已绕过放松制裁、美撤军等“不可能完成的使命”,与美立场正在接近,但美国是否能够接受撤走战略设备等要求还不得而知。


总之,美国在谋求无核化同时加强其地区存在最符合其利益。一是实现朝鲜无核化并建立正常国家关系可消除对美及其地区盟友直接的安全威胁,属于重大外交胜利;二是可展现美领导力以及其维护国际秩序的能力,免于造成地区核武军备竞赛的失控局面。


如果说,在前一阶段实现无核化与地区存在是美国追求的相互促进、并行不悖的两大目标,谋求无核化同时也强化了美日韩军事同盟关系,未来则美国需在无核化与地区存在之间有所取舍。如美实现了无核化且半岛和平机制建立,类似美部署萨德系统等增强战略存在的行为就会失去道义基础,美凝聚日韩同盟也会失去重要借口。由此,尽管无核化与加强地区存在对美而言是最完美的结局,但要同时实现这两大目标仍面临不少障碍,原因如下。


第一,无核化本身仍有一定变数。一是目前双方矛盾仍未完全解决,朝鲜要求获得的安全保证必然会包含削弱美军事存在的某些需求,双方如何在安全保证上相互买账仍属未知。此外,双方在实现路径究竟是“分阶段”还是“一揽子”,以及多长时间内实现无核化上也各有考虑。美国要求严格实施的核查如何落地也暗藏不确定性。二是尽管特朗普的极限施压非常有效,但也有其风险。迄今军事手段在美国内仍有强烈争议性,认为可能导致一场核战争的担忧不绝于耳;特朗普试图通过打击叙利亚“敲山震虎”,并退出伊核协议,尽管对朝产生一定震慑,但也可能产生朝鲜更不愿放弃核武的反作用。三是美朝之间博弈仍在持续。目前看美国收获一定成效,朝鲜基本朝美国的既定目标靠近,但这均基于朝领导人理性决策的假设,而对此尚且难有定论。而且,特朗普作为商人并不“恋战”,其动武的震慑效果会逐步递减。此外,迄今美国内还有相当一部分意见对朝鲜弃核意愿高度怀疑,认为其核武与政权生存密不可分,因而对实现无核化前景表示悲观。


第二,无核化可能抵消美军事存在。正如上文所言,朝鲜为解决安全保证,会要求美国在日、韩减少与核导相关的战略部署,无核化与美国强化军事存在二者之间的矛盾性会凸显。实际上,美国在日韩的军事存在不仅旨在威慑朝,也是其维护东北亚战略存在、对中俄造成掣肘的重要抓手。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等系列报告已将中、俄锁定为头等战略对手的氛围下,美国会尽量使两大目标统合起来,防止无核化减损美战略存在。但在现实中,美国要实现战略图谋不仅需摆平朝鲜,也需抵制住中、俄的反弹。由此未来美国相关政策选择包含两种可能性:一是为实现无核化目标而有限弱化其军事存在,如在维持美韩同盟坚固性的同时撤回战略武器部署;在特朗普强调“美国优先”、盟友责任分担的背景下,亦不排除美军考虑撤出韩国的可能性。换言之,美国需为换取无核化承担一定战略利益损失。二是在朝无核化的同时不减损美国任何战略利益,同时给予朝鲜政权稳定、国际地位甚至经济补偿。二者相较,当然是第二种更符合美利益,但其能否实现取决于美、朝、中之间的博弈,没有足够的压力、政治意志与战略资源,美很难实现这一完美结局。而第一种情况也存在一定可能性。正如蒙特雷国际研究所乔石·波拉克(Josh Pollack)指出的,金正恩所理解的无核化与美国不同,是指“半岛的无核化”,其中很重要的就是美国驻军问题。尽管目前他表示接受美国在韩驻军,但这只可能是暂时让步,旨在分化美韩同盟,以便将失败的责任推给美方。换言之,没有美韩同盟的让步,朝鲜不会真心实现无核化。


第三,存在朝鲜部分拥核的可能性。事实上,一个阶段以来美国内一直有这种声音。一是认为从技术上讲美国难以令朝鲜完全弃核,因为美国难以掌握朝鲜核弹头全部真实情况与研制地点,也难以实施有效核查。二是认为朝鲜主观上不可能弃核,甚至为此敢于与美国“对赌”并付出战争代价,从而令美国不能对其采取动武等极端措施,即实现“恐怖平衡”。三是不管美国乐不乐意,客观上都必须先冻结再去核,这是长期过程,在此过程中朝鲜会想办法拖到后特朗普时代,或迫使美国接受其核导现实。由此,冻结是更为现实的选择。如美波士顿学院教授陆伯彬分析道,特朗普全部外交在于收获“面子”,只要特金会上美国能得到金暂时冻结、并分阶段弃核的承诺,这对其就是“外交胜利”,足以向国内交代。而基于无核化基本实现无望的悲观认识,美国内大致有两派应对意见。以美国际战略与研究中心科德斯曼为代表的观点主张,如其他手段均难以奏效,美国应接受朝鲜核导的现实并将重点转向军事威慑,具体包括增加驻日韩前沿部署,部署核武至韩,与日韩合作研制隐形飞机等,使朝鲜难以轻举妄动。同时,美国应进一步增大反导预算,设置更多针对东亚的拦截部署,并积极开发网络反导能力。而另一派观点则主张将核与导弹分开,重点针对朝鲜导弹而非核弹。该观点认为与核弹不同,导弹等运载工具很难不被发现,也更易于实施“流鼻血打击”,对朝而言,仅有核弹头而没有导弹其危害性是有限的。由此对美而言,更重要的是防止朝洲际导弹而非核武。如曾在尼克松和里根两届政府担任要职的保守派政治家帕特?布坎南认为,因特朗普政权的主要高官和金正恩均不希望令事态发展为军事冲突,希望通过对话来打开僵局,由此,以不拥有射程可达美国本土的洲际弹道导弹为条件,换取朝鲜要求的签署美朝和平条约、撤退或裁减驻韩美军,停止在朝鲜半岛进行军事演习等,存在“交涉的余地”。如交涉结果导致美国削减了驻韩美军的规模,则日本和韩国就必须要各自应对朝鲜的中短程导弹威胁,由此从现在它们就应开始研究部署独立的核抑制力。综上,不管美国未来出于被迫默认还是主动接受朝鲜拥核,其结果既可能导致美国地区存在的弱化,也可能导致美国地区存在的加强。实际上,美国内长期以来都有从亚洲撤军的呼声,特朗普本人竞选时也曾提及从日韩撤军、令其拥核等说法,反映出其潜意识中轻视亚太盟友的倾向。如未来美国在朝鲜拥核条件下从亚太撤出,则反映出其地区“领导权”与战略把控力的削弱,无疑是其国力衰退的写照,是其最失败的选择。如美选择接受朝鲜拥核并继续加强地区军事存在与威慑,则是在痛失无核化目标情况下对其地区存在与主导权的弥补,换言之,在如上两大目标中,无核化未能实现,但地区存在的强化却实现了,也算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一种选择。但无论如何,只要朝鲜未能实现无核化,就是对美国大国地位的一种否定,而因此带来的一系列地区连锁反应会伤及美国在地区存在本身,美国能否实现加强地区存在的战略图谋也值得质疑。


三、朝核问题前景与中国的应对


综上所述,未来围绕朝核可能有三种前景。


第一,彻底实现无核化,半岛签署和平协定,有关各方关系实现正常化。这是最理想的结果,但目前看难度较大。最为关键的是,决定这一前景最核心的两方美朝之间彼此需求有较大落差。对美而言,尽管实现无核化仍是官方坚持的立场,但朝鲜目前仅承诺停止核试验与洲际导弹试验,保证不扩散、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这是典型的核国家立场,与美国要求的全面弃核难以同日而语。诚然,如美国仍坚持以无核化作为与朝实现关系正常化的前提并为此保持巨大压力,甚至不排除动武代价,也不排除朝鲜接受的可能性,但这种压力需贯穿朝鲜实现无核化的长期过程,其中变数是很多的。其最终实现既靠美国长期坚定不移实现朝鲜无核化的意志,也靠朝鲜对自身利益评估的调整,即认识到其拥核不仅不利于其政权生存反而会挑战其政治稳定,而且其前提是朝鲜领导人必须有理性的价值判断。而这两个条件要同时满足较为困难,取决于双方博弈以及其他外部力量如何参与。而且,如果美国实CVID的决心足够大,对朝动武的可能性也依然存在,这更凭添了不确定性。


第二,由于双方对无核化定义及执行分歧导致陷入长期僵局。这里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朝鲜暂时冻结核导试验,然后进入漫长的谈判期与执行期。鉴于过去朝鲜多次违反朝核协议,以及特朗普政府认为奥巴马达成的伊核门槛过低,此次美国会制定非常严格的朝核新协议,其中将囊括弃核时间表、分阶段去核步骤及相应回报,而关于制裁的解除会安排在朝鲜实施实质性的弃核行动之后。目前,尚不确定美国欲对除洲际弹道导弹之外的朝鲜导弹如何处置,但按照特朗普政府重订伊核协议的决心,试图将对伊朗导弹的限制纳入,对朝也会做出相应规定。朝鲜、伊朗均属美国的敌国,且背后均有大国博弈因素,而二者追求核导能力也被美国的地区盟友视为严重挑战,如朝鲜对日、韩,伊朗对以色列、沙特,由此美国均面临无核化与战略利益双重考量。美国欲重订伊核协定与谋求与朝鲜达成核协议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思路:既要实现无核化,也要保持美国战略优势与地区存在的加强,如试图将地区威胁、导弹问题纳入伊核协定就是试图利用核协议谋求美战略优势之举。但朝、伊是否能随之起舞、作为重要参与方的中俄如何与美国博弈均会增添障碍,增大美国实现目标的难度,从而使最终核协议很难实现美国全部目标,或陷入一场长期僵局。二是美朝谈判破裂,美出于国内因素制约难以下决心对朝动武,由此朝核问题再次陷入僵局。尽管美国不公开承认朝鲜拥核地位,但事实上不得不默认朝鲜为拥核国,并以此为基础加以应对,如在韩部署战术核武器,在日韩部署反导系统,增强驻军力量等,其结果必然导致中、朝与美、日、韩之间的“恐怖平衡”,不排除形成以中、朝、俄以一方,美、日、韩为另一方的新冷战格局。


第三,美国放弃无核化目标,转而承认朝鲜拥核,仅限制其发展洲际导弹。正如上文分析,实现朝鲜真正无核化仍有诸多难度和变数,不仅技术上难以实现,美国主观上也存在因其代价过大而转而采取更现实目标的可能性。加上美国舆论中承认其拥核、将重点放在限制其导弹能力的声音越来越多,不排除其接受这一思路的可能性。尽管日、韩对此高度反对,担心美国聚焦洲际导弹而将其暴露在朝鲜的中短程导弹甚至核威胁之中,安倍还专访美国表示担忧,但由于日、韩均有独立防御需求,加上中国崛起因素,美国也有可能主动选择令朝拥核、支持日韩增强军事威慑甚至核能力,从而制约中国的道路。况且,该举措也能改善美朝关系,盘活朝鲜这颗棋子,令其发挥一定战略制约角色。


在以上三种前景中,如朝鲜能实现彻底全面的无核化对中国无疑是最有利的。这不仅可以解除对中国的核威胁,也可带来朝韩关系改善、美朝关系正常化等系列建设性后果,从而使朝鲜走向融入地区与国际社会。而在这一情形下,美韩同盟会随着朝核问题的解决而转型,相关的反导与战略部署随之减轻,从而使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环境改善。日朝关系随之正常化也会放缓其谋求发展进攻性武器与反导系统等不利举动。因此,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促进实现朝鲜真正的无核化对中国均是最有利的。这将不仅有力维护世界无核化原则与国际秩序稳定,也是对中国面临的东北亚环境最有利的结果,防止地区陷入恶性军备竞赛,也根除了周边最重要的不稳定因素,对发展与美国及周边国家关系均有正面推动作用。因而,中国应继续与美积极合作,共同制定有利于实现朝鲜彻底无核化的路线图与时间表,在制裁步调上保持一致,共同促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核化。诚然,与美国一样,中国在朝鲜问题上亦有自己的战略利益,涉及半岛长远的政治安排及美在地区如何存在等问题。中国不希望半岛出现反华或者民族主义情绪过于膨胀的邻国,也不希望美韩同盟转变为针对中国的同盟,由此,在涉及半岛未来长远安排上中国需要主动塑造。在这方面中美之间矛盾并非不可调和、而是可以相互沟通、共同促进的。如美国务院朝鲜事务副助理国务卿马克·拉姆波特(Mark Lambert)曾表示,中美在促进半岛无核化、经济繁荣、领土边界不受侵犯等问题上拥有共同利益,双方对半岛长远发展应相互协调合作。


鉴于朝鲜实现彻底无核化仍面临不少变数,中国的政策也需做好各种对策预案。一是针对朝鲜,以无核化为目的,应防止其重复历史上几次违反核协议、以谈判求拖延之举,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严格核查;中朝关系改善不应以削弱制裁为代价,制裁需有助于无核化目标的实现,制裁的解除应与国际社会保持一致。针对美国,鉴于既实现无核化又增强战略存在最符合其利益,中国的政策也应顾及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支持美无核化努力并与之相互配合;但另一方面,在涉及美在半岛战略存在的问题上可增加与朝共同协调,如共同要求美国提供切实的安全保障,包括撤回反导系统、停止投放战略力量等,防止其效仿重订伊核协议而将获取地区战略优势等私货裹挟进来。长远看,半岛应成为无核、中立、聚焦经济发展且政治形式自主安排的格局,中国应采取主动措施促使这一目标实现。


在朝鲜实现无核化的路途当中,美使用武力的可能性始终不能排除。但鉴于朝已经事实上拥核,美对朝动武会定位在“有限打击”和军事震慑上,对此中国一方面要坚定拒战、防止事态恶化而导致局势失控,另方面也应做好必要的突发事态因应准备,在边界管控、核设施监控与应急处置、人道主义灾难上制定详尽的应对措施。同时,促美就相关举措保持事先沟通,以防止双方军队误判而酿成不良后果。如上述前景难以实现,则第二、第三种对中国均不利。如果半岛再次陷入僵局,无论是因为旷日持久的谈判与执行困难,还是美国采取默认态度转而寻求更大威力的军事威慑,均会使半岛再次处于紧张-缓和交替的循环,或者更为严酷的军事对峙,使中国所面临的东北亚环境始终难以改善,甚至会进一步恶化,进而牵扯中国全盘外交与国家利益。而美国承认朝拥核,即上述的第三种前景则最不利。正如澳大利亚学者指出的,既然美国谋求无核化必然损害与盟友关系,不如撤出韩国,将“美国问题”转为“中国问题”,即以美军永久性撤出换取朝放弃洲际导弹。朝鲜完全去核并不符合美利益,日、韩、澳逐步发展核武会更有效应对中、朝威胁。由此,在美国实力逐步下降的背景下主动撤出、由盟友发挥“离岸平衡”作用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这种情况之所以对中国最为不利,一是,如果美国接受朝鲜拥核并签订和平协定,将导致出现一个拥核的、对美友好的朝鲜,这从战略上必然抵消中朝特殊关系,朝鲜利用中美矛盾谋利的余地更大,而一个近邻国家拥核本身对中国就是一大威胁。二是,为应对朝核导威胁,日、韩、澳有借口发展独立的核能力,中国将面临一个危机四伏的亚太安全环境,地区恶性军备竞赛可能性大增。三是,顺应美将中国定位为全面战略竞争对手的需要,美将政治、经济、军事多管齐下制约中国,而在这一背景下朝、韩、日、澳等均会被纳入美围堵中国的戏码,中国崛起将面临更多掣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化解周边矛盾均投入更多资源,须更巧妙地平衡内部发展与外部投射,谨防陷入大国未崛起先衰落的战略陷阱。


综上,中国应将实现朝鲜真正的无核化作为第一要义,积极斡旋,强化多方合作,塑造对己有利的半岛与周边局势,进而改善中美关系总体趋坏的不利局面,实现无核化与战略利益的统一。同时,应对可能的破局、长期的僵局、美朝的变局多种可能性做好预案,以最大程度把握主动。


    进入专题: 朝核问题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467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现代国际关系》2018年第5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