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春堡:党的全面领导与党的全面建设同步推进,充分契合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16 次 更新时间:2020-09-12 23:51

进入专题: 中国共产党  

邵春堡 (进入专栏)  


内容提要:1、中国共产党领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源于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揭示和中外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它决定、制约和影响着社会主义其他本质的内容。2、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中国近代以来长期斗争的必然选择,历史把党推到时代潮头,人民把党推上政治高位,我国宪法也一以贯之地尊重和体现了党的领导的客观现实和科学精神。3、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体现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并把党的领导贯彻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外交等各个方面、各条战线、各个层面,改善和创新党的领导方式,就能更好地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本领。4、党的全面领导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基础,两者同步推进,充分契合,就能充分发挥出党领导一切的最大优势。


近几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阐述有关党的领导的思想,党的十九大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党的领导的改善和创新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性论述,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些论述有许多新话,也有一些老话,反映了在党的领导理论上的一脉相承和实践创新。这些内容既相互包含成系统,又相对独立有新意,反映了新时代党的领导在外延上的拓展和在内涵上的深化,对于推进党的领导实践,提升党的执政水平,领导波澜壮阔的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1)这一思想之源可追溯到《共产党宣言》,《宣言》通篇都将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与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紧紧绑在一起。《宣言》前两章的内容说明,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和科学社会主义事业天然相伴,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使命就是社会主义事业,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必然是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科学社会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灵魂,工人阶级是为这个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只有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两者结合体现了绝大多数人参加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崇高境界。《宣言》第三四章在批判各种反动的社会主义和表明对各种政党的态度时,郑重地表达了共产党领导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两个方面必须是科学的纯粹的,假冒伪劣的任何主义和政党都不行,实际上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认识,只有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结合,才能体现出科学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苏联东欧剧变说明,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背离科学社会主义,搞什么人道的社会主义,特别是苏联共产党后期的变化,已经不能代表广大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终于导致失败。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遭到破坏,党内出现投降主义的时候,毛泽东等共产党人记取大革命失败的沉痛教训,认识到掌握领导权的重要,从此在探索和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逐渐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并总结出民主革命时期的三大法宝,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其中党的建设包含着党的领导内容。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领导的事业还不是社会主义,但是已经认识到“中国革命如果没有无产阶级的领导,就必然不能胜利。”(2)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强调“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3)在这期间虽然也受到苏联模式影响,出现过一些曲折,但是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在后来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中,主动纠正一些错误,发展了新的认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反复强调党对伟大事业的领导。邓小平说,“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道路。”(4)“要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可能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5)“从根本上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6)“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我们的优越性”(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8)实践也表明,中国共产党要干的必然是社会主义事业,社会主义事业一定要靠共产党的领导,两者紧密相连,不可分离。当两者紧密结合,党的自身和事业就发展进步;如果两者摩擦或分离,就很难建成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或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可以说在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内容上,除了党的领导,就是排他的。习近平总书记说:“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9)这些都是历史的结论,也是现实的呼声。充分说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

党的领导作为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体现在它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之初我们党明确提出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组原则,并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列为首条,明确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10),“党的领导是四项基本原则中带根本性的一条”(11)。一个是社会主义排第一的重要性,一个是党的领导带根本性的内容,两者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组合和最佳标配。40年来的改革开放历程说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特别是坚持党的领导,就能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就能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推进。

党的领导这一重要因素,还决定、制约和影响着社会主义其他本质的内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社会主义的探索,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级分化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进而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2)在重新认识社会主义中,我们党还清醒地认识到公有制、民主法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自由联合体等内容,也是决定社会性质根本性的东西,但是它们仍然需要在党的组织和领导下才能展开,没有党的领导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就难以体现上述本质性的内容。同时,邓小平敢于打破禁区,认为计划和市场不是决定社会本质的内容,只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13)。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建立在实践发展和变革的基础上,对若干重大问题的认识,不断调整和深化,但党的领导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内容。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中,习近平提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正是党的领导这个最本质的内容决定和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决定和影响着党的其他各项思想内容和基本方略。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自然要在党的领导下去推进和实现;比如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也是党在领导伟大事业中判断形势、驾驭全局、保持战略定力的应有之意;比如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体现了党对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依法治国、勠力强军的目标管理和与时俱进的领导;比如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党的领导的博大胸怀和对人类的责任。十四条方略除首尾两条本身是党的领导和从严治党的内容外,其他方略都是由党的领导这个最本质内容决定的。党的领导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正是靠着党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和组织优势,让社会主义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体现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更高的平等、更高的文明、更强的凝聚力。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讲过,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近一个世纪,我们党展开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都在诠释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崇高的地位。我们党的执政比西方政党执政的内涵丰富,党的领导比党的执政的概念更加宽泛。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全国领导地位上,中国共产党始终拥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是中国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

党的领导这个最高的政治地位是几十年斗争历史形成的。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进行了许多选择,各种政治力量轮番登上政治舞台,在艰难困苦的实践中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历史把中国共产党推到时代潮头,也是人民把中国共产党推上政治高位。本来当时的共产党同国民党是不对等的,国民党拥有支配一切的政府、庞大的军队和各种充分的资源,而共产党只有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唯一宗旨,始终坚持一切依靠群众、相信群众、为了群众,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吸引到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一边,国民党的腐败政府和军阀混战,代表着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的利益,造成了怨声载道,严重侵害群众利益。可以说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领导的战争大都是人民战争,正是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流血牺牲、严明纪律、群众作风,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党才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直到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可以说新中国的政权是由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和人民军队的性质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我们党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14)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求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这些都始终坚守了执政党最重要的原则。党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是党拥有人民群众的前提,群众的支持和拥戴,是党成为最高政治力量的重要基础。

宪法规定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基于党的领导地位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我国宪法一以贯之地体现了党的领导的精神。新中国建立之初的“五四宪法”,庄重阐述“我国人民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已经结成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5)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八二宪法”提出“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16)使党的领导成为更加明确的宪法原则。2018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在继承以往宪法对党的领导表述的同时,增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17)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高度来把握党的领导,有利于澄清一些模糊认识和错误思想,强化党的领导意识,推动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将党的领导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相结合,揭示了党的领导和国家根本制度的内在联系,极大地提高了党的领导的权威性,强化了党的领导的宪法地位。

从党作为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内涵看,它体现在若干方面。一是在原则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规矩。全党都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到“四个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体现党在政治领导上的最高权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党中央权威,才能把全党牢固凝聚起来,进而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18)二是在组织上,我国所有机构、组织、单位中,包括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等,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力量,可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种“最高领导力量”,不是包办、包揽、包干一切的力量,而是实施政治领导的力量。需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加强党对人大、政协、政府、团体、军队的领导,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三是在决策上,体现党的战略领导和政治领导,就要求各级党委从维护和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全局和战略上考虑问题,坚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方向、议大事、管全局上,集中精力解决好带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党的重大决策、建议,要通过各子系统、各个机构、组织、单位,按其各自的性质、职责、程序、运行方式、规范用语,转化为各自的具体方针、政策、措施、办法、规定、要求等等。四是在治理上,根据党的历史实践、理论逻辑和卓越贡献,宪法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的领导地位,将中国共产党放在国家治理体系的中心位置,中国共产党成为国家治理的政治主体和领导核心。习近平形象地说,“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19)五是在法治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法规,也要带头尊重和遵守宪法和法律,通过党领导下的法治,解决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问题,解决腐败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六是在监督上,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20)


三、党的全面领导和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党的全面领导通常就是把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做到位,把中央领导、地方领导和基层领导做到底,并把这些领导过程拓展到领导力、引领力、组织力、号召力上。政治领导,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政治路线的领导,最根本的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并实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就要按照党的十九大要求,在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思想领导,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有效进行思想宣传,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把党的思想变成一种文化,把党的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组织领导,就是向国家政权机关推荐重要干部,充分发挥各级组织、干部和党员的作用来影响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这个根本的组织原则和制度,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保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落实。政治领导是方向,思想领导是灵魂,组织领导是保证,三者有机统一,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领导和推进伟大事业。

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就是要把党的全面领导,体现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体现到国家政权的机构、体制、制度等的设计、安排、运行之中,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就是要通过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外交等各个方面、各条战线、各个层面。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说,“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21)

一是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是党的领导决策核心。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党的各个部门要贯彻落实,人大、政府、政协、监察委、法院、检察院的党组织要贯彻落实,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的党组织也要贯彻落实。为了有序而高效地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党要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集中精力领导经济建设,组织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同心协力,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党要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监察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党要加强党对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群团组织的领导,使它们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充分发挥作用。党要有效地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开展多党合作。党要加强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二是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党领导的领域多、层面多、地域广、范围大,被领导的对象各有特点,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和层面,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和手段,这些方式要反映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按规律办事的风格,体现民主作风和法治理念,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正确关系。因此,党的领导要使党内决策所形成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严格的法定程序,上升为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国家意志,并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并得到真正的执行。比如,党的中央机关与国家机关联合发布政策,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国家机关执行;比如,中共中央单独提出政策倡议,国家有关机构据此制定具体的政策方案,并依照法定程序予以通过;再比如,各级国家机关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颁布相关政策方案。这些转化和具体化,既是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过程,又是联系本部门、本地区、本层级实际,创造性运用的过程。不管采取何种恰当方式,都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取得好的效果。三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我国地域辽阔,部门众多,层级较多,工作任务千头万绪。实现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就要保证党的领导在各个方面、各个地区、各个层级中不打折扣。针对区域观念、部门利益、狭隘导向,党的领导就要校正方向,强调大局;针对层级多、链条长的问题,就需强调层级特点,防止上下一般粗,简单化领导,照抄照搬,防止各行其是,另搞一套;针对执行中的肠梗阻和表面化现象,要保障党的领导主张层层得到落实,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懒散低效。四是全面提高执政能力和本领。习近平总书记说,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22)注重培养战略、创新、辩证、法治、底线等五种思维,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加强和改善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健全各方面风险防控机制,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


四、党的全面领导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基础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全面领导的基础,为党的领导提供支撑和保证。思想建设是思想领导的基础,组织建设是组织领导的基础,政治建设是政治领导的基础。至于党的作风建设有利改进党的领导作风、维护党的执政形象,党的制度建设有利党的领导制度建设和依法治国,反腐败有利防止权力寻租,执政为民。如果党的建设内容不完备,就可能造成“供电不足”,出现党的领导覆盖不全的“盲区”和“死角”。以前没有明确党的政治建设,虽然有时也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有时强调讲政治,但终归缺乏政治建设的系统性和自觉性,不仅影响到政治领导,还影响到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的其他方面,让党的整体建设和全面领导效果打了折扣,党的事业受到相应的影响。前些年党的建设淡化、党的领导削弱,与薄弱的政治建设不无关系。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反复强调政治纪律、政治方向、政治生态、政治生活,并在探索和实践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十九大明确增加了党的政治建设和党的纪律建设,并将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首位,这样不仅有利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更有利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有利于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过去的纪律建设也没正式列入党的建设布局,虽然在作风建设中内含着纪律建设,党的制度建设的条规性也包含了纪律建设,但也影响到纪律建设的自觉性和系统性,也相应地影响到党的领导事业。近年来,我们党认真对待纪律建设,把纪律的条规内容搞清楚,把繁琐的内容简洁化,把法纪并列的内容分开来,强调纪律教育,随着《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颁布和修订,全党上下普遍开展纪律和规定的宣传教育,提高了执行纪律的自觉性,同时狠抓政治纪律和廉洁纪律的执行,树立纪律的权威。在增加政治建设和纪律建设的同时,调整了各项内容,科学排序,理顺逻辑,形成了政治立党、思想建党、组织强党、作风管党、纪律严党、制度治党的有机整体,政治建设是本,思想建设是魂、组织建设是体、作风建设是形、纪律建设是尺、制度建设是矩。(23)政治建设发挥纲举目张的统领作用,从根本上统一意志,提升觉悟,确保全党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为党的其它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思想建设着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解决灵魂深处的问题;组织建设既是物质的,又是基础的,包含着党的组织结构系统和党的干部、党员这些决定组织最活跃的因素,为实现党的政治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作风建设强调以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核心,正风肃纪,突出抓早抓小、风化俗成的“常”“长”精神;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约束性力量,是管党治党的重要手段,以条规的方式体现了党的主张、党性要求、政治态度和原则性严肃性;制度建设体现科学程序,民主集中,贯穿党的各方面建设,利于规范、科学、持久;强调反腐败斗争,是对原来反腐倡廉建设调整后的提法,因几大建设内容均有倡廉的内容,着重提出反腐败斗争,体现了勇于面对矛盾,善于推进伟大斗争的时代精神。把反腐败斗争与几大建设分开表述能够明确两个意思,在数量上,六大建设是针对多数党员,反腐败斗争是针对极少数人;在方式上,六大建设多用的是建设性方法,反腐败斗争多用的是斗争性手段。党的建设布局齐全、内容饱满,就可实现系统建设,全面发力,为党的全面领导奠定坚实的基础。

致力于党的全面领导所开展的全面从严治党,体现了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纳入战略,就是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内容之一,使其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紧密结合,并且作为推进整体战略的组织和政治保证,使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与党的事业连为一体,突显它的有效性,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凝聚力、战斗力,进而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有效领导和推进伟大事业;同时又通过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推进来检验、补充、丰富和完善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举措。二是全面从严,就是多维度发力,变宽松软为严紧硬,说到做到,不走过场,全面覆盖,不降格以求,追求效果。三是管治模式,在增强以往一般建设力度的同时,针对问题更多地使用管理、治理、纠偏、整顿、批评和思想斗争的方式方法。四是法治意识,就是严格按党章、党纪、党规和法律来治理党。有法可依,修改、建立、完善各种党内法规;有法必依,要求普遍遵守党内法规,树立党章党纪意识;执法必严,要求执纪必须有法规根据,不得走出规定的范围,严格规定执纪的权利义务,划分界线,充分尊重党员的合纪权利;违法必究,对党内任何人,只要违反党纪党规国法都应承担应有的纪律责任。五是问题导向,就是针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和有效解决,让党内外群众有逐渐解决问题的获得感。

总之,党的全面领导与党的全面建设同步推进,充分契合,必将发挥出党领导一切的最大优势。


引文:(1)(8)(20)(21)(2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第16页、13页、54页、16页、55页。

(2)《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第645页

(3)《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350页

(4) (5) (7)(12)(13)《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42页、208页、256页、373页、203页。

(6)(10)《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6页、358页

(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2016年07月02日。

(11)《四项基本原则从提出到写入宪法》,光明日报,2015年4月25日

(14)《邓小平新时期执政党建设论述》)党建读物出版社,第126页。

(15)(16)(17)董和平《坚持党的领导是宪法一以贯之的精神》,《人民日报》2018年09月27日。

(18)习近平《治国理政》第2卷,第21页

(19)《交出崭新“赶考”答卷》曾伟 李警锐 龚仪 程瑶,《人民网》2016年06月30日。

(23)舒国增:《切实加强党的纪律和纪律建设》,原载《求是》2017年第23期。


进入 邵春堡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共产党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462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 长安街读书会 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