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臻: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的启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77 次 更新时间:2018-11-09 23:18

进入专题: 乡村产业革命  

朱启臻 (进入专栏)  


乡村振兴的基本条件是具有产业支持,只有产业兴旺才能给乡村增收入、聚人气、建设美丽家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重要标志。但是,乡村传统产业不能满足乡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难以支撑乡村的发展,成为乡村衰败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振兴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最迫切的任务,也是乡村振兴的难点。贵州围绕乡村产业大文章,提出要在全省范围内“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要“采取超常规、革命性的手段”,可谓是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为乡村振兴找到了有效路径。

乡村产业革命不仅要依托技术进步来推动,更要需要围绕调结构、转方式和组织创新等方面来实现,这是贵州乡村产业革命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一、产业结构调整


第一,乡村产业振兴要坚持多业并举,走乡村经济多元化的道路。乡村经济多元化既包括乡村经济主体的多元化,也包括产业内容的多元化。多样化的种植、多样化的养殖;丰富多彩的乡村手工业;既有大田的农业生产,也有房前屋后,种瓜种豆的庭院经济和地方特色的手工业;更要发展乡村休闲度假体验等新型服务业。贵州特殊的气候与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的珍稀特有资源,为多样化产业类型创造了条件。乡村经济多元化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好处:首先是多样化农业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需求,是农民重要的“福利”体现。其次,乡村经济多元化有利于分散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其三,乡村经济多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乡村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以及乡村空间资源和人力资源。

第二,乡村的产业兴旺要发展特色产业和融合产业。特色农业是指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凭借独特资源条件所形成的具有独特产品品质以及特定消费市场的特殊农业类型。特色农业是天时地利人和在农业生产上的具体反映。贵州92.5%的山地,自然环境优越,要突出其地域、物种和气候优势,绿水青山可以通过发展特色中药材、食用菌、茶叶、特色蔬菜等有机、绿色农产品实现向金山银山的转变。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丰富的珍、野 、稀 、名、特物种资源,是发展特色农业的资源“宝库”。除了特色农业,产业革命还必须坚持走融合发展的产业道路。融合产业一方面指产业链的延伸,另一方面指农业和乡村功能的扩展。发展特色和融合产业,当地科研力量可以发挥独特作用。黔西南喀斯特研究院在为农民“选择好产业,当好好参谋”方面做出了表率。在义龙试验区的7个乡镇实施“稻鱼共生”生态立体农业项目,分发挥水稻、食用菌、薏仁米、中药材、经果林、信息化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帮助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成为乡村产业革命的重要推动和引导作用。


二、转变生产方式


乡村产业革命,迫切需要从传统生产方式转变为现代生产方式。在农业发展方式上,切忌把工业思维模式生搬硬套到农业上,要准确理解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农民变股东等实现的条件和形式。农业生产方式无论如何创新,都要特别注意遵循以下三个规律:

第一,家庭经营是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这是由农业特点和家庭特点所共同决定的。农业的家庭经营是土地产出效率最高、风险最小、成本最低的农业经营方式,只要农业生产特点不变,农业经营的家庭方式就不会发生变化。任何否定农户经营的基本制度,要土地而排斥农民的做法违背农业发展特点。

第二,家庭农场是未来现代农业的基本单位。解决农户生产的问题不是以否定家庭经营为代价。应该看到,乡村人口城镇化为乡村规模农业提供了条件,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把已经脱离耕地家庭的承包地流转给种地的农民,让他们种更多的地,培育出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作为中国现代农业的基本经营单位。

第三,合作社是农业生产者的理想组织形式。通过合作社把农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联合起来,与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起,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这样才能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农民的利益。合作社发展,在微观上要培育家庭农场,激发农民的内在合作需求。在宏观上通过联合社解决合作社规模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效率。可以说,为乡村的产业振兴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路径。


进入 朱启臻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乡村产业革命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农业与资源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331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党刊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