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更多领域、更高层面上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不依附别人、更不掠夺别人,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进行了精辟的论述。3月11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国的前途是同世界的前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由此上升为神圣的国家意志。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倡议的世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4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指出的:“从顺应历史潮流、增进人类福祉出发,我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并同有关各方多次深入交换意见。我高兴地看到,这一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欢迎和认同,并被写进了联合国重要文件。”
当代人类社会发展正日益体现出其复杂性。中国领导人透过现象看本质,厘清支流看主流,纵观历史看长远,提出了人类社会归根结底是个共同体,各国人民应当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判断和主张。正如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日前接受《环球》杂志记者专访时所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未来走势的最新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的重大思想创新和理论贡献。
《环球》杂志: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阐述了许多新观点、新立场、新方略。这些新观点、新立场、新方略,“新”在何处,如何理解?总书记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就外交问题做如此重要的阐述,其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于洪君:
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十九大报告,是一篇内容极为丰富、结构极为严谨、思想极为深邃的纲领性文件。他在报告中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对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对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做了深刻分析和科学评估,并就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指导思想、基本主张、政策目标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立场和主张。其中最主要的,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过,中国梦与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因此,报告把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直接联系在一起,明确宣布中国要“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过程中,义无反顾地遵循实践这些原则和主张。
第二,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使命。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指出,我们党既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这是对我党立党宗旨和崇高目标所做的最精准的完整表述,也是对我党不变初心与历史使命所做的最富时代感的科学界定。正是基于这样的科学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在人类社会未来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定位做了新的表述: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第三,关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宗旨和目标。十九大报告旗帜鲜明地郑重宣告,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这一新的提法,体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反映出我党认识和处理国际事务勇立潮头、与时俱进的优良品格。特别是报告中关于新型国际关系基本内涵的论述,精辟地概括和揭示了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对于国与国关系发展趋向的崭新诉求,可以说令国际社会耳目一新。
第四,关于人类社会的理想愿景和最高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反映出我们党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理想与现实的相互关系等问题的新认识新思考,同时也向全世界昭示了我们党关于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基本意愿与核心主张。十九大报告中首次阐明的“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的新理念,将我们党近年来所主张的“清洁美丽的世界”具体化,意义极为重大而深远。
第五,关于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全球化发展方向。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主张“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主张“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主张国与国之间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交往新路;主张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和共赢的方向发展”。在这些主张中,关于国与国“交往新路”和关于全球化发展方向的政策建议,颇高内涵,极有创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第六,关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实现路径。十九大报告首次阐明,我们长期倡导的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就是要做到“三个超越”,即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众所周知,2014年春,习近平主席在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时,已经就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平等性、互鉴性做过精彩论述。此次提出“三个超越”,为国际社会实现“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破解“文明冲突”的历史迷思,规划并指明了切实可行的具体路径。
第七,关于对外政策指导思想、总体布局和政策目标。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同时首次申明: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对于大国关系,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的新目标是协调合作、总体稳定、均衡发展;对于全球治理,十九大报告表示,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同时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十九大报告将其称之为“国际合作”,确认其最终目的是要“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环球》杂志:
“共同体”这一概念并非中国人首创,但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时代发展变化,首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高瞻远瞩的新理念。作为中国智慧的产物,其创新性以及理论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
于洪君:
在许多学术领域,“共同体”的确不是新概念。在西方,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代德国的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都曾经论述过人、社会或国家的“共同体”问题。马克思分析德国社会现实、揭示资本主义弊端并憧憬人类社会未来时,也反复使用过“共同体”的概念。
世界进入近现代发展阶段之后,“共同体”这一概念在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中得到更加广泛的使用,因而也广为人知。大家所熟知的欧盟,前身就是上世纪70年代成立的国家间组织“欧洲共同体”。
目前世界上还有不少区域性组织,是以“共同体”来命名的。譬如在非洲,有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中部非洲经济与货币共同体、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东非共同体、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萨赫勒-撒哈拉共同体;在拉丁美洲,有安第斯共同体、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加勒比共同体,等等。我们所熟知的东南亚国家联盟,也就是东盟,实际上也是一个以构建“共同体”为目标的区域性组织。2003年10月召开的东盟峰会,决定2020年建成东盟共同体。2008年生效的东盟宪章第10条包含了“强化东盟共同体意识”等内容。其中第13条进一步规定,“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东盟一体化和共同体建设进程”。目前,东盟领导机构除东盟峰会和东盟协调理事会外,还有一个重要机制,这就是东盟共同体理事会。该理事会内部又包括三个分委员会,即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理事会、东盟经济共同体委员会、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理事会。
我国在外交理论和实践中,过去未使用过“共同体”之类的概念和用语。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强调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积极争取建立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国际大环境。到了世纪之交,特别是最近几年,我们围绕着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和均衡稳定的安全格局问题,不断发出新的倡议,提出新的构想,论述新的主张。
现在,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为普遍,人类不同组成部分的相互依存更加紧密。习近平总书记纵观世界风云,顺应时代潮流,借鉴国际关系领域积累的理论成果,于2013年3月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概念,为当今世界陷入迷茫的国际关系,为纷争不已的世界各国,指明了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安全、共同繁荣的前进方向和现实路径。
当然,我们必须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以他超卓的世界观、文明观,亦即他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国际关系基本特点的新认识和新思考为基础的。他认为,人类社会虽然始终存在多种发展路径,各个国家总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但归根结底是命运相关、休戚与共的整体。人类文明尽管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和矛盾,常常出现对立和冲突,但本质上是彼此牵连、无法割舍和互通互鉴的。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发展多样化的今天,各国人民在经济、文化、安全等领域,早就自觉不自觉地建立起相互依存、彼此借重的密切联系,早就别无选择地成为同一个地球村的村民,早就在同一个历史时空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殊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就是命运共同体。
此外,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也是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现代政治文明中汲取养分和精华的。从古代先哲孔子的“天下大同”,到宋代文豪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共和先驱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济世情怀,到新中国缔造者毛泽东“环球同此凉热”的伟大抱负,中华民族“亲仁善邻”“讲信修睦”“和衷共济”“患难与共”的美好理念是一脉相通的。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显然是对上述所有思想主张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此外,我还想指出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他所提出并阐明的新发展观、新安全观、新合作观紧密相联,构成了完整的外交政策体系。这些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的发展观、安全观、合作观,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因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共同体”理论根本无法比拟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思想价值和历史贡献,也就在这里。
《环球》杂志:
你曾经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即“两个走向”的思想进行过阐述,指出“两个走向”既是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不断深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整个世界联动发展包容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两个走向”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什么样的内在联系?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是什么?
于洪君:
应当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融入外部世界的力度不断增大,中国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范围愈加广泛,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更加客观、全面和理性。“中国离不开世界”成了我们全党全社会的普遍共识。与此相适应,国际社会也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中国长期保持稳定发展和进步繁荣,是当今世界最可宝贵的历史现象。中国道路和中国体制独一无二的示范效应,成了中华民族对人类社会做出的新的最大贡献。“世界离不开中国”不仅成了国际社会的新共识,同时也成了当今时代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一个突出特点。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更加广泛和紧密。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总和。中国对联合国维和事业的贡献,总体上已经接近于美国。在推动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方面,中国的影响也日益彰显。中华民族在前所未有地接近于全面复兴伟大目标的同时,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当今中国共产党人率先形成了中国与世界命运与共的时代意识。中国现代化发展既是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也是世界走向中国的过程。这一科学判断,就是中国共产党这一时代意识的集中反映。
“两个走向”的论断,科学地揭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实质,也指明了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发展方向。我们坚信,无论外部世界如何风云变幻,无论各国选择何种道路和模式,实行什么样的制度和体制,中国与外部世界,归根到底,都是利益相通、命运攸关、休戚与共的关系。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的进程,与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过程,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国际社会全面适应中国迅速崛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人类历史新时代发挥更大影响紧密交织。这个过程不会改变也无法改变。
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正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将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将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将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将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合作,推进人大、政协、军队、地方、人民团体等的对外交往;将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将继续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最后我想指出,特别重要的是,十九大明确宣布:“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再一次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兴趣。我相信,国际社会对中国产生了更大期待,寄予了更多希望,同时也为中国人民更快更好地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为人类社会做出新的更为卓越的贡献,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和活动舞台。
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只能如此,也必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