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微博上转发了一篇文章:《颠覆绝大多数人的观点!这才是东北最好的出路》(题目是标题党做的,但不知原文的题目是什么)。转发的时候我就知道,这篇文章肯定要挨骂,但我喜欢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是从自然条件尤其是气候的角度来探讨东北问题的。此类文章以前有过,但基本都是肤浅而僵硬的观点:苦寒之地,不适合生存和发展。但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做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分析。
作者核心的观点是,东北气候的特点是冬冷夏热。也就是说,冬天比大多数同纬度的地方要冷,夏天比大多数同纬度的地方要热。
冬天的冷意味着什么?“全球其他比东北还暖和一些的地方,基本都已经是无人区了。”也就是说,东北冬天的冷,足以冷到影响生活和经济活动的程度。
但如果就是冷还好办,问题是东北的夏天比大多数同纬度的地方要热。这就决定了东北有着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尤其是农业时代,这里积聚了大量的人口。
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东北独特的历史与现状:在农业时代,特别是在很多地方连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时候,东北成为闯关东的目的地;在重化工时代,独特的国际环境,东北及周边地区丰富的资源,东北成为现代工业的重镇。但到了今天,当经济活动对当地资源依赖越来越小(当然交通条件等区位因素仍是重要的),权力、资金、人才等不附着于地理的因素越来越重要的时候,东北的劣势就开始显现出来。
与东北自然条件相关联的是,当今“东北不够富,高端三产所需要人和财不会在此立足。东北又不够穷,无法逼迫无产农民走上富士康的流水线”。作者写道:让户均几十上百亩耕地的东北农民去站台富士康和纺织厂,这一定是在开玩笑。
东北问题的根源在于其地球上独一份的气候条件。所有主动、被动的试图挽救东北的方案,都不足以抵抗这一基本自然规律。为此,作者开出的药方是:(1)减少这些不必要的投资浪费,加大辽东半岛城市群的建设用地供给,加大天津等华北大城市的建设用地供给。让东北人口自然的转移到他们更加热爱的温暖地带,才是王道。(2)在东北内陆,同样需要让人口能尽可能轻松的在哈尔滨、长春、沈阳轻松买房、落户、安居、乐业。只有高效率的特大城市,才能尽可能低成本地抵御严寒,保留住那些具有东北特色的高等教育、科研、军工、重工产业——城市足够大,人才才想留。(3)而东北的大多数地区,除了少数大城市特大城市外,成为机械化的大粮仓,成为野生动物的保留地,成为连绵的国家公园,将会是一个必然的、无法人为逆转的未来。
前面说过,我知道转的这篇文章肯定要挨骂。果不其然,这是地理决定论啊,忽视了体制的因素啊,忽视了文化的因素啊(其实这些因素作者并没有完全忽略),种种指责接踵而来。但我说,我喜欢这样的文章。为什么?因为这样的文章可以给我以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给我思考问题的脉络。
很多时候,我们在某一问题上,会面对两种文章。一种是面面俱到的正确的废话,一种是片面的独到观点。比如在东北振兴的问题上,前一种文章的典型写法是:自然条件、体制因素、经济结构、文化传统等等。看起来好像说得很全面,但每一个方面都是泛泛之谈,读完之后,没有什么收获。后一种文章如上面转的这篇,只谈其中的一个因素,但谈得很深透,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分析脉络。读这样的文章可以让你得到你原来没有的知识,受到新的启发。
当然有人会说,这样的文章会产生误导,从而使得对这个问题了解不多的人产生一种地理决定论的错觉,或导致对其他因素的忽略。这样的指责我们经常遇到。你写一篇文章,他就说了,为什么你只写这个方面不写那个方面?
其实在这个问题背后的是两种不同的人。
一种是依靠别人提供的知识来对一件事情形成总体的印象或判断。比如说,你的一篇文章要告诉我,东北经济的问题究竟在哪里,涉及哪些因素,哪个因素是最重要的,哪个因素是不太重要的。然后据此形成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或判断。
还有一种人是,我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我也知道这个问题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但在看一篇文章的时候,我只要求你把一个问题说透。比如,你讲东北经济中的体制因素,我只要求你把这个体制问题说透;你讲文化问题,我只要求你将文化的问题说透;你讲自然条件的问题,我只希望你把自然条件的问题说透。这样,你对这个问题中每个因素的了解都是比较透彻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你对这个问题的总体判断。
我喜欢后边这一种。所以我读一篇文章的时候,没有对是否全面的要求,我只要求你给我独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