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玉婷:我国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借鉴与反思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07 次 更新时间:2017-09-22 23:45

进入专题: 社会工作  

骆玉婷  


【摘 要】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总结和发展,需要在了解和熟悉日趋成熟的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吸取和借鉴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但作为外来理论,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引入是不可能完全满足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同时应该不断反思,切实地带着批判的眼光分析其在中国的适用性。


【关键词】社会工作理论;借鉴;反思


1929年社会工作者开始着手建立社会工作的科学理论体系和特有的实务方法,先后有精神分析理论、自我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等理论从其他学科被介绍和应用于社会工作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理论、社会建构理论等,也被充实到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中,并成为了社会工作重要的理论分析工具。随着社会工作的逐渐完善和成熟,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具有独特价值体系、科学理论和实务技能的专业,理论的建构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特质之一。理论具有描述、解释、预测事物的存在变化及提供方法等多种功能,Walsh(2006)认为对于社会工作,理论的意义在于预测和解释服务对象的行为,辨识实践情景中的知识缝隙。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经历了一个从没有理论指导到自觉采用理论指导,从理论单一化到多元化,从指借用心理学到将社会学、认识论等学科都吸收过来逐渐发展出自己独特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王思斌,2006)。


一、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阶段


大卫。豪(David Howe)将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大体划分为7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调查阶段。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以里奇曼的《社会诊断》为代表,开启了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大门,这一时期社会工作多关注实际工作,很少思考。第二阶段是精神分析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此时精神分析学说成为西方社会工作者唯一运用的理论,甚至社会工作也几乎等同于了精神分析工作。第三个阶段是“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者学派”并立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在20世纪30至50年代,两大派别不断发生冲突,并且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第四个阶段为“获得”阶段。20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是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工作的理论不仅在数量上得到增长,还重新找回了“社会”取向。此时,开创了社会工作独有的学派――“心理暨社会学派”。第五个阶段为“盘点”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因为社会工作理论在数量上的急剧增加,需要对已有的模式、学派进行梳理和分类。第六个阶段为“理论统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西方社会工作把各种社会工作方法整合在一起,借用“系统理论”和“社会功能”概念,形成了一元化的理论框架。第七个阶段为“理论归类”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多元理论并存,这一时期社会工作者对各种复杂的理论进行整理、归类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论分类模式。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取向


当前,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经过系统的整理之后,其主要功能发展为分析和解释问题的性质、预测并制定目标和任务、选择干预方法和模式、评估服务结果等。因此,西方社会工作者有着比较强烈的理论意识,具体的理论取向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工作理论模式在个案工作中形成了“危机介入模式”、“任务中心模式”、“心理―社会模式”和 “行为治疗模式”;在小组工作中形成了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和互动模式,在社区工作中则形成了地区发展模式、社会计划模式和社会行动模式等(王思斌,1999)。另一方面,当代国外社会工作已经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理论, 例如帕森斯(1988)从经验、要素和整体这三个层次来构建理论, 并把社会系统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大卫??豪提出将社会工作理论区分为“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的理论”的两分模型;默顿(1969)针对宏观理论体系的诸多弊端提出了使抽象理论和经验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层理论,认为中层理论是以下两种理论的中介:一方面是以观察到的特定等级的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相离甚远的社会系统的概括理论,另一方面是完全没有概括特点的有条理的详细描述;特纳(1987)进一步指出只有遵循中层研究策略, 社会学理论的概念和命题才能更加紧密地组织起来, 因为理论强调经验研究, 这就促进了每一中层理论概念和命题的澄清、阐明和表述。


三、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对我国社会工作理论发展的借鉴意义


理论来源于实践,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是对这种已高度专业化的实践过程的概括与总结,因此在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方面,当代西方国家在发展程度上显然要高于我国。尽管在历史、文化、制度和发展水平等方面,中国与西方国家有所差别,在不同的社会脉络下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工作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学习、借鉴西方的理论和经验(李晓凤,2008)。一方面,社会工作理论是一种独立的学科理论,本身就具备概括其共同规律的理论框架,能够对现代社会工作所涉及一系列基本问题作出理论的解释和回答,而在这些方面,西方社会工作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探索,对我们来说有学习的意义。同时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中体现社会工作一般规律的内容是具有普适性的,可以为我国社会工作理论建设所借鉴。


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工作正处于向上发展的阶段,需要吸取西方的先进经验,紧盯国际社会工作发展前沿,在充分学习与了解的基础上分析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与我国社会工作理论的异同点。如此,不仅有利于加速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本土化过程,而且能够帮助我们在构筑中国的社会工作制度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立足本土的同时凸显独特之处,在建立中国本土化社会工作理论模式中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四、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引入及反思


中国开始接受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中国的大学里的社会服务和社会行政专业是由西方留学回来的知识分子建立起来的。到解放前夕,社会工作的一些专业课程,如社会工作概论、社会个案工作等已经在我国一些高等院校里成系列地开设了。但是, 课程教授的理论基本上都是从国外引进,并没有中国特有的成果。1949年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学的恢复和重建,专业社会工作的教育和实践在我国也得到了恢复发展。系统地介绍最新社会工作理论的文章多在2000年之后,范明林(2007)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海外社会工作的留学生逐渐回国投人社会工作领域之缘故。当然,作为外来的理论,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引入是不可能完全满足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发展的需要,国内的社会工作研究者在2004年之后开始进行一些回顾和反思(范明林,2007)。


当然,在主动学习和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同时,也要进行反思,应该认识到社会工作虽然是一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共同性的实践活动,但是也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本土性,西方的社会工理论形成于西方独特的社会背景和实践经验之上, 尤其是受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的深刻影响, 这些理论在中国独特的社会背景、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会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不能全盘照抄。多学者开始反思西方社会工作体系在中国文化处境下的适切性。乔世东(2004)提到了新管理主义的兴起对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知识体系等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个时期的社会工作在进行反省之余更加注重从实际出发扎根本土需要。还有何雪松(2004)阐述了西方社会工作领域中新近兴起 “以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的基本理念和操作架构的系统。熊跃根(2006)分析了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社会文化及背景的相关性。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1/view-5120863.htm


在对我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必要性的分析上,最主要的观点集中在中国的儒家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产生的差异,以及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带来的注重“关系中的存在”的价值取向与西方注重个人的价值取向的对比。如孙立亚(1994)认为中国人因为受儒家的影响形成了内倾型的民族性格,因此发展中国社会工作的文化基础就要以儒家的道德哲学为中心。安希孟(2005)对比了中西哲人及基督教的家庭观,以大量的文史材料说明了中国自古就有着浓厚的家庭观念,而西方受基督教的影响淡化了家庭观念,认为全人类都是上帝的子民,全世界是一个大的整体的“家”,这与中国传统的家的概念有着十分巨大的差异。王春霞(2006)认为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主要在家庭式的亲情价值观、中国传统的消极求助心理、传统的乡邻情谊对社工实践的影响四个方面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罗肖泉(2006)阐释了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伦理可以从传统的伦理家族本位、差序格局和群体主义这三个方面得到支持。杨晖(2007)从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入手,阐述了文化差异对于社会工作理念及社会工作手法上带来的一系列应注意的问题。此外,王思斌(2006)另辟蹊径,从对“中国社会的求―助关系”的分析和对国内底层贫弱群体接受帮助行为的理论模型的建构出发,他主张从了解国内服务对象的复杂的需要结构、了解和分析国内受助者的问题世界,以及建构符合中国文化情境的帮助―受助过程等层面来展开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模式本土化建设的尝试。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跳出了西方中心主义的视角,站在文化多元的立场上,客观的探讨社会工作的西方价值基础的局限性,切实地带着批判的眼光分析其在中国的适用性(张子曦,2010)。


笔者认为,对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总结和发展,就需要在了解和熟悉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基础上,吸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探索在中国情境及本土思想与文化中有别于西方社会的优势和智慧,提炼出中国社会工作者在不同历史阶段积累的宝贵经验,以总结在中国行之有效的若干助人实践背后的理论基础,整合出立足于中国现实的、反映中国本土思想和文化与包含中国经验在内的、具有广泛解释力的社会工作理论模式,而这正是当代中国社会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0.


[2]范明林,徐迎春。中国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研究专业化和本土化[J].社会,2007(2)。


[3]孙立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文化及社会基础[J].社会工作研,1994(4)。


[4]张子曦。探索新颖的研究视角:基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文献综述[J].社会工作,2010(1)。


[5]乔世东。新管理主义对社会工作的影响[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2)。


[6]何雪松。证据为本的实践的兴起及其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7]安希孟。家国同胞与天下万民[J].宗教学研究,2005(1)。


[8]王春霞。从传统文化视角考察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5)。


[9]罗肖泉。社会工作本土化需要怎样的本土伦理支持[J].中国社会导刊,2006(2)。


[10]杨晖。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文化关注[J].社会工作(下半月),2007(10)。


    进入专题: 社会工作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574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西江月》 2013,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