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尔特访华意味了什么?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访华不仅对中菲两国关系,同时也将对亚太战略局势发生重大影响。首先,它意味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中国崛起是机遇,而不是威胁。其次,它意味当今世界与亚太地区的时代精神依然是和平与发展。其三,它意味多行不义,必自毙,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一直以来美国口口声声说美国重返亚洲,不是要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但是事实上美国的目的就是想把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推回到第一岛链之内,同时通过TPP在经济上将中国排挤出去。另外在钓鱼岛,黄岩岛以及南海等问题上美国试图挑起争端,置中国于不义和孤立的困境。但是美国迄今苦于无计可施,这是因为一方面对于挑衅,中国采取有理有节的坚决反制,但是坚持不打第一枪,所以占据了道义上的制高点。另一方面,中国反其道而行之,主张不对抗,不冲突,倡导与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与周边国家在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以及共同安全的基础上建立命运共同体。再有中国与亚太国家的经贸关系已经紧密相连,所以亚太国家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因为他们认识到中国既是威胁,但更是机遇。过去半个世纪世界见证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奇迹,先是日本与亚洲“四小龙”的崛起,然后是中国的更大规模的经济崛起,接着是印度与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提升了地区国家的民生水平,而且使亚太成为世界上最为和平的地区。可以说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是建立在经贸合作基础上的,以贸易为例,自2000年中国与亚细安十国的双边贸易额从320亿美元跃升至去年的3500亿美元,增长了10倍,2015年甚至可能达到5000亿美元。中国跃身为东南亚最大贸易伙伴,而美国却已滑落到第四,去年与亚细安国家的贸易总额仅有2060亿美元。按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中国与亚细安的贸易额到2020年将达到1万亿美元。再有从1995年到2003年,中国企业在亚细安国家的投资仅为6亿3100万美元;而到2013年,投资总额已经达到300亿美元。随着亚投行的成立,中国承诺初始投资1000亿美元,承诺帮助亚洲国家满足它们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还有中国承诺为其“一带一路”战略投资600亿美元。这计划将带动贯穿中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印度洋、中东、并最终抵达欧洲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
目前,中美关系被认为到了一个临界点,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研究系主任兰普顿分析到,“尽管美中关系的根基还没有坍塌,但是美国政策精英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倾向于把中国看成是美国在全球主导权的一个威胁,而在中国,越来越多的精英派别与民众也把美国看作是阻止中国获得应有国际地位的一个障碍”。尽管两国社会对中美“不可能开战”的信心相当坚实,尽管两国发生军事冲突的实际可能性没有增加,但双方都有人在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双方确实不想打仗,但现在看起来似乎必须为一旦发生的冲突进行准备。显而易见,如果说中美双方有冲突点的话,那就是南海,而南海问题则又牵涉到东盟,因为南海首先是海洋运输要道,其次在南海中国与周边东盟国家存在利益和主权分歧。所以,美国选择南海目的无非是想通过挑起南海问题,挑拨中国与周边和东盟国家的关系,进而达到孤立与封锁中国,控制东盟,主导亚太的目的,同时又可以借此打乱亚投行与中国“一带一路”的进程,可谓是毕其功于一役。而如果中国采取针锋相对的战略,必然导致双方冲突的加剧,最后走向战争的边缘,或者再回到冷战时期两极对抗分裂的格局,也许这就是美国希望看到的结果,冷战结束已经有25年,但是美国显然还没有走出来,而且越来越开始怀念冷战。
30多年前,法国著名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雷蒙·阿隆就给美国忠告说:“除非美国的国家利益能够同时服从于一种基于权利和法律的国际秩序,否则它既无法击败任何国家,也难以获得任何国家的效忠。世人有理由谓叹那种仅仅运用权谋,冷静却毫无道德的外交时代已终结。进入20世纪,如果一个大国停止为一个理念服务,其力量势必受到削弱。”但是,显然美国没有引以为戒。可以说美国与中国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亚太再平衡模式,美国是打中国威胁论这张牌,以此在南海等问题上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形成对中国的遏制与制衡态势,结果自然将引发地区矛盾与冲突的加剧,对此不妨可以看一下目前的乌克兰危机与欧洲,就可略知一斑,因为两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当然还有中东地区。美国的目的无非是在搞乱了欧洲,搞乱了中东之后,想再搞乱亚太。与此相对,中国出的是和平崛起与中国机遇论这张牌,主张不对抗,不冲突,在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基础上与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与亚太国家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命运共同体,由此结果自然将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所以,两种模式对比,谁优谁劣?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