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等西方国家存在严格的论著匿名评审制度。博士论文确也规定要评审,但据我所知,并不匿名。待出版的论著评审之所以是匿名的,是因为评审人与被评审著作的作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和竞争的,若不匿名,可能导致不良学术竞争;博士论文的评审之所以不匿名,是因为博士生是评审人(考官)的晚辈,大学赋予作为考官的评审人对博士生加以公开批评的资格。我们若是真的想与国际接轨,那么,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术出版制度,便是必要的。但我们在模仿西方制度时常颠三倒四,比如,我们在论著出版评审没有实行匿名制度的情况下,对博士论文已实行匿名评审。人们以为,博士论文匿名评审制度是“与国际接轨的表现”,实际上,就我所知,在世界上,实行这一制度的,只有中国大学。
博士论文匿名评审制度让我想不通。不过,我却也能理解其制度倡导者的心境。过去,我国博士论文的通过率几乎是百分百,这个“完美的比例”背后,肯定有不少猫腻。实行匿名评审制度,旨在杜绝学术界“人情因素”,使教授能更加自由和客观地判断学位论文的真伪与水平高低。考虑到论文匿名评审制度有其益处,我一直怀着热切的心情盼望着它作为“有中国特色的制度”而发挥其积极作用。
两三年来,一些著名高校实行了这一新制度,一些实力相对差点的高校,则在名校的带动下,在教育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开始推进这一制度。如今,教授们工作负担越来越大了:他们不仅要指导自己的学生,而且还要在匿名的情况下,按规定认真审查同行的学生的论文(其实博士论文越来越多,多得很难认真阅读)。工作负担增加不是问题(如果这有助于新一代学者学术水平的提高的话)。问题是,制度上说评审人是匿名的,但实际上,不太笨的人都知道,到底是哪位高人在做此事。我们以为学术界“隔行如隔山”,学者们互不相识,其实不然。当下学科划分越来越细致,一个行当无非也就是由那么些相互熟悉的同行组成的,不了解同行是谁,等于是外行。对于同行在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对学问有什么态度,大家相互是知道的。虽然制度的实行者可能还是能本着匿名和保守机密的原则拒绝让人知道论文出自何人之手,但是,稍有学术常识的人,大抵也是能猜测到它是何许人之所为——否则就难说自己是“专家”了。教授专业知识越丰富,所谓“匿名”也就越难真正落实——真矛盾;加之,老师们都是善良的人,多数“与人为善”,更生怕对方知道自己是谁,今后对己方不利;于是,充当累人累己的“和事佬”,便再度成为当下学者的“时尚”。大家不要以为当“和事佬”绝对不好,其实真正可怕的情况不是这个,而是:假使有个别人为了以非正常手段与他的同行竞争,那么,在对手的学生学术水平还算过得去的情况下,他(或她)也很可能要想尽办法“论证”其“非学术性”或“重大学术失误”之显著存在(意图在于使之难以通过评审,从而使其指导教师丢人现眼)。
匿名评审制度实行有一段时间了。经匿名评审的博士论文,水平比以前到底提高多少?就我个人近期审读过的一些论文来看,它们比以前并无实质提高,同时,就论文数量与质量的比例来看,好论文所占比例恐怕是在急剧下降。究其背后原因,错综复杂,让我想起中国设计师为名酒设计的极难仿造和开启的酒瓶口。这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装置,设计宗旨是杜绝假酒;可不知为何,它实际所起的作用,除了让急于喝酒的人感到难受之外,其预定作用发挥得并不好。将博士论文匿名评审制度的处境比之于名酒的酒瓶口,纯属个人想象,恐存在值得批判之处。不过,我总觉得二者之间的微妙相似点,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无论如何,在我看来,要提高博士论文的水平,避免鱼目混珠,保护真正优秀的成果,我们亟待做的工作,兴许不是别的,而依然还是赋予专家公开评论(包括批评以至否定)学位论文的权力,净化学术空气,使学术评论脱离“人事”的制约。(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