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增补本):傅敏编,三联书店1994年版。此书1995年购于梅州新华书店。当时粗阅,由于知识和阅历的限制,并没有深刻感受!癸巳年夏,由凤凰古镇旅游归来,找此书阅读。几次搬家,该书已被放在书房书柜的深处,好几天才找到,书页已泛黄,多处散页。启阅,即深入其中,傅先生谈艺论史,说文阅世,真诚高远!觉字字珠玑爱不释手。是夏炎热,读此书,临《兰亭序》帖,品古丈毛尖,心沐清风,如处世外静地,物我两忘,不亦乐乎!)
家书本属私密文本。西方人重视私权,私密文本不示人。托尔斯泰为保护日记的私密权,八十多岁与夫人吵翻,离家出走,死在阿斯塔波沃车站。而卢梭则以公开文本写私密,《忏悔录》成为人文主义的旗帜!中国传统士大夫的私密文本似乎有意为公开而写:族谱本位家族私密,但大多数人家修族谱正是为了扬世!日记最属私密,而蒋介石公开说自己日记就是为历史而要公开的。前不久又有所谓李鹏日记钦定出版发行!?《围城》中方老爷子每天写日记就是梦想来日出版。家书是家人私信,而曾国藩的家书就是为扬世而作,用他自己的话说即:不信书,信命运,公之言,传万世。大凡有意为之者,必有或刻意或掩饰或卖弄之痕,甚或扭曲作假。
《傅雷家书》不一样,这是一对博学真诚高雅自爱的夫妇对孩子教育沟通的家庭书信,夫妇二人压根就没想到会出版公开,他们根本就不是为公开而写的!因此,它的真诚纯洁为今天我们的阅读奠定了坦诚的基础。据说张爱玲1982年12月4日写了一封信给她的遗产继承人:"决定不收《殷宝滟送花楼会》进新小说集……《殷宝滟送花楼会》写得实在太坏,这篇是写傅雷"。也就是说,小说的男主角,那个神经质的音乐教授罗潜之的原型是傅雷。张爱玲和傅雷恩怨颇深,但傅雷夫妇在文革中宁可玉碎不肯瓦全的高风亮节,以及《傅雷家书》的人文魅力让张爱玲深深感动。
现在"国学"热,好多人花大心思研读幽涩的古书,却忘记了这本中西融合阐释文明的轻松读本!傅雷夫妇不仅是在教儿子,更是在唤醒尘俗中忙碌人们的人文触角。这本书融艺术文化世情人伦于一体,深入浅出,寓道与教,文笔优美,自然通透。
(傅雷家书手迹)
书中收录中外文信件一百八十五封,有谈世事道理人生哲理的,深刻通俗。傅雷是一个有着现代文明思想的传统知识分子,他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产物。自我的形成,使他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有着坚实的感性基础。"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P16)"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吃亏,一个道理"。(p44一45 )"中国哲学的思想,佛教的思想,都是要人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让感情控制"。谈做人处事,道中蕴理。毕竟是和儿子沟通,理中又涵深情!"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多思考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得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会舒坦,工作反而会顺利"。"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象征"。"惟有肉体禁止,精神的活动才最圆满: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孩子,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一腔热血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许多多宝贵的光阴"。"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一下不是可耻的事"。
傅雷是一个理性的唯美主义者。理性使他对生活不苛求不奢望,对美的深刻认识又使他对人生信念执着坚定。因此,他谈人生,通透明晰。"经历一次折磨,一定要在思想上提高一步。以后在作风上也要改善一步,这样才不冤枉。一个人吃苦碰钉子都不要紧,只要吸取教训,所谓人生或社会的教育就是这么回事"。"一位纯洁、正直、真诚和灵魂有时会遭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芒不能永远淹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世界上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有史以来有多少世代的人追求的无非是完美。但完美永远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所谓完美像水中花、镜中月,始终可望不可及"。"一个人要做一件事,事前必须考虑周详。尤其是改弦易辙,丢开老路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理智做一个天平。把老路和新路放在两盘里精密地称过"。
傅雷是一个杰出的文艺理论家,也是一位成熟的教育家。他的批评教育,道理中饱含关爱。"把人家的赞美报告我们,是你对我们最大的安慰;但同时必须深深的检讨自己的缺陷。这样,你写的信就不会显得过火;而且这种自我批判的功夫也好比一面镜子,对你有很大帮助。把自己的思想写下来(不管在信中或是用别的方式),比着光在脑中空想是大不同的。写下来需要正确精密的思想,所以写在纸上的自我检讨,格外深刻,对自己也印象深刻.你觉得我这段话对不对"?(P24)"艺术家天生敏感,换一个地方,换一批群众,换一种精神气氛,不知不觉会改变自己的气质与表达方式.但主要的是你心灵中最优秀最特出的部分,从人家那儿学来的精华,都要紧紧抓住,深深的种在自己性格里,无论何时何地这一部分始终不变.这样你才能把独有的特点培养得厚实"。(p25-26)"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切勿像过去那样太严肃。这与群众情绪大有关系,应及时注意。只要不急,心里放平静些,表情自然会和缓。总而言之,你要学习的不仅仅在音乐,还要在举动,态度,礼貌各方面吸收别人的长处。这些,我在留学的时代是极注意的;否则,我对你们也不会从小就管这管那,在各种manners[礼节,仪态]方面跟你们烦了。但望你不要嫌我繁琐,而要想到一切都是要使你更完满,更受人欢喜"!(P29)"你的批评精神越来越强,没有被人捧得'忘其所以',我真快活!你说的脑与心的话,尤其使我安慰.你有这样的了解,才显出你真正的进步"。(p30)"大家对你的欣赏,妈妈一边念信一边直淌眼泪。你瞧,孩子,你的成功给我们多大的欢乐!而你的自我批评更使我们喜悦得无可形容"。(p31)"你别忘了:你从小到现在的家庭背景,不但在中国独一无二,便是在世界上也很少很少.哪个人教育一个年轻的艺术学生,除了艺术以外,再加上这么多的道德的 我完全信任你,我多少年来播的种子,必有一日在你身上开花结果--我指的是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P32)
傅雷对艺术研究,融合中西,加之深厚的文字功底,使他谈艺术,深入浅出,卓真并举。"写实正如其他的宗派一样,有长处也有短处.短处就是雕琢太甚,缺少天然和灵动的韵致.但杜也有极浑成的诗,例如'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首,胸襟意境都与李白相仿佛.还有《梦李白》,《天末怀李白》几首,也是缠绵悱恻,至情至性,非常动人的.但比起苏,李的离别诗来,似乎还缺少一些浑厚古朴.这是时代使然,无法可想的.汉魏人的胸怀比较更近原始,味道浓,苍茫一片,千古之下,犹令人缅想不已.杜甫有许多田园诗,虽然受渊明影响,但比较之下,似乎也'隔'(王国维语)了一层。回过来说:写实可学,浪漫底克不可学;故杜可学,李不可学;国人谈诗的尊杜的多于尊李的,也是这个缘故。而且究竟像太白那样的天纵之才不多,共鸣的人也少.所谓曲高和寡也.同时,积雪的高峰也令人有'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之感,平常人也不敢随便瞻仰"。(p19-20)"评《长恨歌》)最后还有一点妙处:全诗写得如此婉转细腻,却仍不失其雍容华贵,没有半点纤巧之病!(细腻与纤巧大不同)明明是悲剧,而写得不过分的哭哭啼啼,多么中庸有度,这是浪漫底克兼有古典美的绝妙典型"(p22)"对付你的精神要像对付你的手与指一样,时时刻刻注意放松,我保证你明年有成功.这个心理卫生的功夫对你比练琴更重要,因为练琴的成绩以心理的状态为基础,为主要条件!"(P42)"一个人没有灵性,光谈理论,岂不成为现代学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家也鲜矣!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艺术家与行政工作,总是不两立的!""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一切伟大的艺术家必须兼有独特的个性与普遍的人间性"。"现在我深信这是一个魔障。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目的"。"他最近参加华东美展落选的油画《洛神》,和以前画佛像,观音等等是一类东西.面部既没有庄严沉静的表情(《观音》),也没有出尘绝俗的世外之态(《洛神》),而色彩又是既不强烈鲜明,也不深沉含蓄.显得作者的思想只是一些莫名其妙的烟雾,作者的情绪只是浑浑沌沌的一片无名东西.我问:'你是否有宗教情绪,有佛教思想 '他说:'我只喜欢富丽的色彩,至于宗教的精神,我也曾从佛教画中追寻他们的天堂……等等的观念'。我说:'他们是先有了佛教思想,佛教情绪,然后求那种色彩来表达他们那种思想与情绪的。你现在却是倒过来。而且你追求的只是色彩,而你的色彩又没有感情的根源。受外来美术的影响是免不了的,但必须与一个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否则徒袭形貌,只是作别人的奴隶。佛教画不是不可画,而是要先有强烈,真诚的佛教感情,有佛教人生观与宇宙观。或者是自己有一套人生观宇宙观,觉得佛教美术的构图与色彩恰好表达出自己的观念情绪,借用人家的外形,这当然可以。倘若单从形与色方面去追求,未免舍本逐末,犯了形式主义的大毛病。何况即以现代欧洲画派而论,纯粹感官派的作品是有极强烈的刺激感官的力量的。自己没有强烈的感情,如何教看的人被你的作品引起强烈的感情 自己胸中的境界倘若不美,人家看了你作品怎么会觉得美,你自以为追求富丽,结果画面上根本没有富丽,只有俗气乡气;岂不说明你的情绪就是俗气乡气 (当时我措辞没有如此露骨)唯其如此,你虽犯了形式主义的毛病,连形式主义的效果也丝毫产生不出来'"。(p39-40)"以××的根基来说,至少再要在人体花五年十年功夫才能画理想的题材,而那时是否能成功,还要看他才具而定。后来又谈了许多整个中国绘画的将来问题,不再细述了。总之,我很感慨,学艺术的人完全没有准确的指导。解放以前,上海,杭州,北京三个美术学校的教学各有特殊缺点,一个都没有把艺术教育用心想过,研究过。解放以后,成天闹思想改造,而没有击中思想问题的要害。许多有关根本的技术训练与思想启发,政治以外的思想启发,不要说没人提过,恐怕脑中连影子也没有人有过"。(p40)
傅雷是一个淡泊而清高的人。他谈历史,高标独致,"汉魏人的胸怀更近原始,味道浓,苍茫一片,千载之下,犹令人缅怀不已"。
(傅雷家书手迹)(钢笔)
傅雷在信中告诉儿子:"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我们现在为人父母的,教育孩子,基本上是口头引导,发短信有时都嫌麻烦!看看傅雷夫妇几年间用英文法文中文给孩子写的这几百封信(还有一些信没有选入本书),真切感受一下伟大父母的人间情怀!
(这是一本爱不释手的好书,字字珠玑,真正的经典!必须让女儿好好读一遍,但书购的早,已发黄且有散页,又批画满纸,不好送女儿读。就另买一本,给她读并收藏。在扉页写上:送爱女认真读完并收藏!傅雷夫妇的话是爸爸想讲但没有水平讲出来的。这不仅是一本教育子女的经典,也是一本知性人生必读著作,更是一本有关文化艺术教育的经典著作。望你认真读完并收藏,若干年后,可以再示教子女。)
2013年11月3日修改完于峻修堂书斋
(作者系嘉应学院县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客商"研究所所长,经济学教授)
原载:《峻修堂读书笔记》(人文卷)2013-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