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迪:音乐的现实生态与我们应有的抵抗

——2009年12月5日上海美学学会年会的大会发言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55 次 更新时间:2015-11-16 23:55

进入专题: 音乐生态   娱乐至死   附庸化   工艺化  

杨燕迪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包括上海这座城市)的音乐文化事业进步巨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音乐生活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创作、演出、音乐教育和场馆建设就数量增长而言,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其二,音乐类型和样式的多元化形态已经形成。严肃(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学院派探索性音乐、民间(原生态)音乐、爵士乐以及世界各地民族音乐等等不同的音乐品种,都在国人的音乐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加上各类音像制品和网络资源,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各类音乐目前已经唾手可得。

但是,在我们身处其中的文化环境中,音乐(我这里特指严肃音乐,较少涉及流行音乐)的生态也出现了一些或隐或显的问题和危机。就我个人的概括,主要表现为三种不良的倾向。

第一,音乐的附庸化倾向。这主要指音乐的身份和价值依附于某些非音乐主体的现象与倾向。音乐的存在意义不在自身的艺术内涵和形式创意,而是附属于某些外在的节庆活动或气氛需要。我这里特别指那些貌似歌颂主流价值、但其实内涵和形式都相当平庸的所谓"晚会歌曲"和"晚会音乐"。"晚会"是一种中国当前特有的文艺样式,而"晚会"中的歌曲与音乐也已成为当前中国音乐生态中的特有品种。其中卷入大量资金和人力,但是否能够从中积淀真正的文化成果和艺术价值却令人怀疑。

第二,音乐的娱乐化倾向。这也许是中国近来整体社会急剧转型所带来的必然产物。音乐本来就有很强的娱人性,愉悦感官的效能属于音乐的天性。但某种追求表面华丽和眩目刺激的感官化倾向已经渗透到国人音乐生活的所有方面。在中国这个严肃音乐文化土壤并不丰厚的生态环境中,这种"娱乐至死"的驱动对音乐的文化价值产生了强烈的消解作用。民众的音乐意识中,少有音乐具有深刻精神含量的意识。人们听音乐会,一般仅是为了放松和愉悦,更多注意的是表演家的明星效应,而不是领会和体验音乐作品的内涵意旨。音乐会的节目单文字中,难得见到具有深度的文化性导读,这与国外(如德国)的情况形成了令人叹息的对照。而近来很多人热衷的所谓大场面"景观歌剧",更多是追求豪华性视觉冲击,已经完全背离了歌剧的艺术本性。

第三,音乐的工艺化倾向。音乐是一种具有高度专业技术要求的特殊艺术门类。而这一点似乎暗合了中国人特有的灵巧和灵敏。我们在音乐的技术训练上,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但危险在于,国人习惯于仅仅从工艺性技术角度看待和对待音乐。音乐学院的教育中,明显偏重运作技能和操作技术的训练。而社会上的音乐活动,诸如学童学琴、业余考级和各类音乐比赛等等,也往往都是以技术能力的高低作为考量标准。音乐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义,在这种普遍的心照不宣的工艺化倾向中,往往被忽略,甚至被忘却。

那么,音乐应该怎样?能够怎样?虽然音乐确乎作为附庸、娱乐和工艺发挥过各类社会作用,但如果音乐仅仅如此,那就从根本上歪曲了音乐。不妨回顾,贝多芬(1770-1827年)如何以特有的雄浑强健笔触凸现了启蒙运动之后人的个体意识解放,马勒(1860-1911年)怎样用音乐展现出进入现代社会之时人的彷徨焦虑,以及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年)又是怎样以音乐的无言之声道出人在强大政治高压下的紧张心理与苦涩心态--他们的音乐,以及其他无数真正具有品质的音乐,每每显示出人与时代的生存境遇,再再保存着人与世界的真实状况。于是,音乐不再是附庸、娱乐和工艺,而成为存在之真的声音显现--这是我个人所持的音乐理念和命题,或许不当,有请各位方家指正。

针对当前的音乐生态,我呼吁作出某种抵抗。其一,我们应该持续而不妥协地关注音乐的人文意义和文化价值。其二,我们应该寻找这种意义和价值的当下性,并强调这种意义与价值与我们这个时代的关联感。其三,我们应该以各种可能的方式告知民众,并借此影响民众的音乐意识与观念。所谓"抵抗",意味着我们的当前处境并不是处于攻势,而是位于守势。这种抵抗是否成功,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我想,从事美学理论的工作者和一般意义上的人文学者,应该责无旁贷地坚守和坚持。让我们共勉!


    进入专题: 音乐生态   娱乐至死   附庸化   工艺化  

本文责编:lihongj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百姓记事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399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人文与社会,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