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下旬对美国的访问是冒险的,因为此访正值中国经济似乎陷入困境之际。既然近几个月全球市场对中国的看法已变得更加负面,他会采取守势并且示弱吗?但中国的经济现实并非如此令人担忧,而且北京方面有潜力让本国经济走上一条更加可持续的增长之路(如果它这样选择的话)。
习近平的访问是两个强国的会面,双方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点。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如今是世界最大经济体。因此,盖洛普(Gallup)民调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该结果显示:2014年,有52%的美国民众认为中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伴随这种感受的还有许多被过度渲染的担心。当中国人被问及同一个问题时,他们的回答是,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其实,中国人说得对。一国的经济实力不单靠经济规模决定,还受人均收入水平影响,后者决定了该国处理外交政策、安全等议题的能力。以此衡量,中国目前排在全球第80位左右,而且是首个成为强国的发展中国家。这可以解释中国为何有不安全感、为何不愿承担人们期望一个强国承担的责任。
美国认为中国应承担更多责任,而北京方面主张,国际秩序的任何变化都应基于新的经济现实。这种感受反映在中国官方发布的习近平访美中方成果清单(共49条)上。清单首先列出了此访的首要主题——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而美方并没有这样表述,凸显出双方都存在的不确定性。
美方对此访成果的看法被记录在白宫发布的三份单独文件中,共涵盖42个具体点。第一份声明的首项议题是阿富汗与维和,表明美国继续专注于安全与中东事务,随后是中美双边关系,其中网络安全处于突出位置。在美国看来,此访的主要成果是让中国承认了:虽然出于安全目的网络间谍行为可以接受,但它不该被用来获取经济优势。
第二份声明涉及的是美中经济议题,共27点,内容涵盖从支持国际金融机构到正在进行的双边投资协定及知识产权保护谈判。引人注目的是,气候变化被单列为一份单独的声明。显然,白宫将习访美视为一个契机——利用中国对气候变化的承诺在美国国内推动这项仍存在很多争论的议程。
然而,网络安全、气候变化这两个关键领域的承诺得到履行的可能性有多大?答案在于未来几年经济压力如何发挥作用。
中国承诺的气候变化目标以及设立碳排放“总量管制和交易”(cap-and-trade)机制的意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不断崛起的中产阶层的政治要求,后者不愿再容忍两位数疯狂增长带来的环境退化。但中国最终同意承诺到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反映了中国人认识到,考虑到服务业将逐渐取代制造业的主导地位(正如欧洲、美国在几代人之前发生的那样),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强度将在2030年底前达到峰值。因此,中国很有可能实现本国的气候变化目标,尤其是因为不像在美国,中国领导层内部对于气候变化的科学依据不存在分歧。
网络安全方面,中国认为其主要挑战在于克服中等收入陷阱,而转型为技术更加先进的经济体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很少几个发展中国家成功地实现了向高收入国家的转型,而成功了的国家(如韩国、日本)也是通过自主技术实现的。窃取知识产权是一个诱人的选择,而且许多强国处于相似的发展阶段时都曾靠窃取知识产权取得过成功——美国被指在它还是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时曾窃取欧洲的技术,在二战后曾从德国窃取专利,而韩国一直被指窃取军事机密。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尽管受到政府鼓励的网络间谍行为是一回事,可以被监管,但考虑到互联网带来的获取信息的便利性,为自行其是的网络攻击者承担责任是另一个回事。美国在将安全目标与经济目标分开方面的努力是一项巨大成就,但考虑到中国在经济方面所面临的压力以及中国领导层及广大群众普遍认为安全与经济目标是相互关联的,美方这一努力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很低。
在中美两国间造成隔阂的真正障碍是缺乏信任。皮尤(Pew)调查显示,55%的美国人对中国持不太友好态度,而只有38%的英国人持此种态度。从这一角度看,也许多年后,习近平此访的主要成果将来自指定2016年为中美旅游年(China-US Tourism Year)。按人均计算,英国人赴中国旅游比美国人多一倍,这一事实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中美之间缺乏理解。至于经济关系,此次访问预示着,未来在汇率、贸易议题上的紧张关系将减弱,而随着一个崛起中的强国努力缩小与头号经济强国间的距离,处理技术转让、市场准入事务中的竞争压力带来的紧张关系将会增强。因此,中国目前同时与美国和欧洲谈判的双边投资协定代表着由此带来的关注焦点转移。
黄育川是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高级研究员、世界银行(World Bank)前中国业务局局长
译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