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朝话·婚姻问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140 次 更新时间:2015-06-06 20:48

进入专题: 朝话  

梁漱溟 (进入专栏)  

一、总说

这个问题很不好谈,是个很深的问题,同时所包容的问题亦太多。婚姻制度的对面,就是没有婚姻制度;于是有两条路:

(一)断绝两性关系——独身主义者与宗教家之禁欲主义者,都是属于这一方面。

(二)发生两性关系——甲、承认婚姻制度。乙、反对婚姻制度,不立夫妇之名,男女自由同居,主张自由恋爱者即其中之一派。

此两条道路,孰是孰非,好难谈说!据我看,两性问题想找清楚头绪而得一着落,现在还非其时。到什么时候才得解决?须在经济问题解决之后。何时才是经济问题的解决?即人类共同对付自然的时候。现阶段的经济制度,不是人合力对付自然,而是人与人间剧烈的生存竞争。彼此的力量,用在对付“人”的上面太多了。现在人类生存还无着落,故不能不衣食是谋。在这时候,想将两性问题摆得出来条理清楚,实不可能;必衣食问题得有公共的解决,腾出空来,没有其他牵扰,这唯一的问题,摆在当前,才看得清楚。今且不妨拿我们的眼光说一点意见。

二、独身主义与反独身主义者

独身主义在普通眼光看来是不合乎人类生理的。反独身主义者批评说:“一个男人或女人是半个生命,男女两个人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依生物学进化来说,生物之未进化者为雌雄同体,雌雄异体实为后来事。故惟雌雄相合,才成一完全生命。独身主义在生理上是无其根据的。”在浅表上如此批评,亦自有道理;但往深处去追究,似仍不能如此说。一个人的生命究竟还是完全无所不足的。此意甚深。高明的宗教,其所以持禁欲态度之真根据,即在此。他是有见于生命的完全无所不足而发挥之,在别人谓之禁欲,在他则不看是如此。他之所以反对男女之事,乃是反对自己忘记自己的完全,失掉自己的完全。人在生理上虽然好像不完全,其实不然:每一男性在心理上生理上都有女性;每一女性在心理上生理上亦都有男性;只是都偏一点——都有一点偏胜。(也有时在两方面都偏胜不着,形成一个不男不女的人。)宗教家,除少数外,都是禁欲的。不过,未必都能看到这高明深厚处。为顺遂生理的自然要求及为人类传续计,当然以结婚为对吧!

三、婚姻制度与反对婚姻制度者

反对婚姻制度,而不反对两性同居生活,大约就是主张自由恋爱了。这两方所争的,核实言之,亦只争个结婚形式和离婚手续的有无。虽然在结果上从婚姻制度则两性关系常为固定至终身的,从自由恋爱则两性关系每为忽暂一时的,但不能说二者之分别在长期短期,因为恋爱未尝不可终身的,婚姻未尝不可忽解也。故唯结婚形式离婚手续是两方的分别所在。所以婚姻制度的内容可指者,只此结婚形式离婚手续;更简切的说,只在那婚礼。通常都认为婚礼之发生与存在,是为了明白确定其夫妇关系,也就是为了拒绝和防止再随便有其他关系。这话单从社会一面看,也对。然单从社会一面看,容易把婚礼看成工具,看成是减少纠纷最有用的办法。把婚礼看作是工具是方法,则婚礼无疑义是可废除或更换的。如果有比婚礼更可以减少纠纷的有效办法,则婚礼便成为不必要了。

但婚礼之真根据并不在此。依我看:婚礼本身就是一个目的——人就是要求婚礼。当人将要结婚时,几乎真挚的情感,要求有一个郑重的表示;不如是则心不安。仿佛学校开学不行开学典礼,未免把这种求学生活看得太不当事了。开学行一个敬谨恳切的开学礼,大家自然郑重起来,以后才不致懈忽下去;一切事都是如此。短一个礼,虽然说不上是缺短了什么,可是缺短很大。结婚为吾人一生大事,更是如此。在男女两方彼此之情愈真实,意味玉深厚,则要求于礼者亦愈切。以后他们的感情亦会因以更加深厚。所以说,婚礼是出于人情自然要求。进一层说,婚礼安排得好,可以启发他们开始正常合理的生活,其有助于他们后半生生活者綦大。结婚那天的印象于后来很有关系;婚礼没安排好,实为后日不幸的源泉。

四、多妻与多夫

各地社会风俗不同,因此有一夫多妻,又有一妻多夫等事实。这些事实的产生,似多有其背景来历,非尽由主观观念之异。这些社会背景,我们无暇去讨论。且从人的生理上说,固没有什么行不通,但怕亦各有其不合适者。尤其在人类心理上说,殊无根据。且相反的有拒绝多妻多夫的倾向。这话不是指着嫉妒心理,而是指着记忆问题(其说详后)说的。于此我姑且肯定的说:“一妻一夫是真理。”

五、择婚

谁来择定配偶,为择婚问题。究竟是父兄给择定呢?抑自己去择定呢?依社会习惯说,大别为二类:

(一)西洋社会自己定——西洋社会构造的基本是个人,在中古时代是个人隶属于宗教,近代则又个人隶属于国家,处处是个人,这很自然的婚姻亦是个人的事了。

(二)中国社会亲长定——中国是伦理社会,是由家庭构成的。家里添一个人与大家都有关系,不过夫妇的关系更切一点而已。订婚结婚,始终是看成家事,不是个人的事,家事得由家长作主。(普通反对家长代为作主,乃是不曾明白中国社会事实。)

在我觉得,订婚有两种办法:

(一)家庭与个人兼顾——在个人一方面说,婚姻固为自己的事,同时亦为家庭中事,而且一个人之判别力不够,应征得父母同意。在家庭一方面说,父母应尊重他个人,固然这件事与大家都有关系,但子女自身的关系究竟最亲切最久!

(二)托之师友——亲事本来要由自己选择才亲切,旁人代谋究竟不如自己。——但代谋也有相当的理;以自己年轻,选择能力不够,每囿于一时情感,致误终身,尤其女子如此,所以如果能找一最有经验的师友代谋,又何尝不好?在我理想的人生,是以人生向上为第一大事;在这方面,最能帮助我的是师友。故师友的决定,胜于自己决定(非自己不管,是参酌取决于他),因他知我长短,很了解我;也同时胜过于父母的决定,因师友于帮助向上方面是胜过父母。

六、离婚

离婚可以吗?在我想原则上是不可离。因为创造是人生本来的意思,伴侣好,固然可以帮助我去创造;夫妇失和,也是对自己向上的鞭策。一定要以人格战胜这失和,而创造出和睦关系。人情要合而不要离,生离死离都不好,轻于离弃是不合人情的。西洋社会,离婚甚属平常。美国离婚率约占半数,似乎还在增加中。我总感觉那样的社会有很大的危险,结果会让人感觉人生的疲倦,失去幸福。

七、再婚

丧偶或离婚后,可否再婚?此问题与多夫多妻同。即在生理上或有其理由;而不合于人类心理,其故即在人有记忆。人类心理与其他生物之不同,根本在于记忆。柏格森说:记忆有二种:(一)真记忆,(二)准记忆。真记忆,唯人有之;其他生物间亦有记忆,然只是准记忆而已。因人类有真记忆,故在感情上拒绝与第二异性发生关系;假使发生关系,前者的印象即跃然在目,于当前情景不能自安。此不安很细微,或为一般人所不易察觉。

八、家庭制度

大家庭对呢?小家庭对呢?本来这二者各有其长,亦各有所失。大家庭在情谊上说能很洽和,固然很好,但不容易做得到,并会养成依赖恶习;小家庭较冷枯,但利于创造。西洋人为小家庭,父子异居,中国则全为大家庭。在我想,父母在以不分居为宜;但父母须注意培养其子女之创造心理。

九、命

最后有一个意思要说,就是“命”。这个字很难讲。但要知道极开明通达深沉的儒家,命的观念是他全道理的一点。如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谈命的时候很多。何谓命?孟子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致者命也。”这两句话很恰当。普通人看事情,觉得事情之凑合,是偶然的。其实没有偶然的事,只是自己识力太短浅,找不清其前后的因果关系而已。本来,生命是浑然而无空间与时间之可分的。但为说话方便计,假定用纵横来说:横是四面八方,是空间;纵是历史,是时间;此处此刻的事情,不知是由多少空间的逗拢与多长时间的推演下来而成的。如我今与大家说话,不知是经过多少空时的极细密的推移演变。我们在此推演中,不知不觉的推到这里来。大家动一念来投考,此一念似是偶然,其实,这一念之动也是有很久很远的根据在的。人之身体高矮强弱、资质利钝、脾气和暴,都是天赋,其实亦是与外边不能分的。佛家解释生命说:一个人不单有一身体,各人还各有其宇宙;而彼此的宇宙互相联通,大家在我的宇宙中,我亦存于大家的宇宙中。此宇宙佛家谓之依报。正报即其本身。那么,妻子同我这生命是最近的一件事,我们何可认为是偶然的事呢!所以如果把这个大势看清楚,就可知道一切都不是偶然的。一切事绝无胡乱凑合成功的。我们明白自己同父母的关系,不能设想离开父母可有个我;那么亦不能设想妻子是外来的,而只有个我。我不自我,而是连上我的亲眷,我的友人,我的仇敌而为一我;无远无近,亦不论见面不见面,都脉脉相关,息息相通,毫无隔阂。语云:“千里姻缘一线牵”,固然不是真有一条线,然而人生正仿佛有无数的线呢!明乎此,就是了解天命。那么,就自然要谨慎小心地来对付(姑用此对付二字)我与我的环境——即我的身体与我的家庭,乃至一切。很小心是怎样呢?即不要失掉天赋我以创造的机会!



进入 梁漱溟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朝话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770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梁漱溟全集》第2册,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