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前红:不当言论惹祸,老毕亟需“说法”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985 次 更新时间:2015-04-10 09:57

进入专题: 言论自由   毕福剑  

秦前红 (进入专栏)  

正所谓,私人领域得为一切无损于公益之行为。若是针对餐桌玩笑等私域下言行大做文章,肆意渲染,则难免出现人人自危、道路以目、私权备受碾轧、舆论暴力肆行之窘相。因此,毕氏酒桌言论仅为其私下之言,并不具备公开性与正式性,老毕显然不必对此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一、风波缘起

2015年4月6日,一则央视著名主持人毕福剑酒桌调侃智取威虎山唱词的视频流出,视频中毕福剑在对《我们是工农子弟兵》中的传统唱段逐句演绎的同时,附上解构式的戏评笑骂,引发在场人士笑语不断。该视频一经上传即引发社交媒体的大肆转载,网络舆论一时哗然。其中,攻讦者有之,力挺者亦有之。有敏感者认为毕福剑辱及伟人是不知感恩、缺乏良知、没有底线的表现,是 “吃共产党饭却砸共产党锅”的无耻典型;[1]也有评论认为毕氏言论是在酒后微醺、言笑晏晏、相对私密的情形下作出,不必对其上纲上线、过度拔高甚至是政治绑架。[2]

在网络舆论争论不休的情势之下,其供职的中央电视台于2015年4月8日正式表明态度,认为毕福剑视频中不当言论造成严重影响,将对其调查处理。2015年4月9日,毕氏作为整个视频风波的中心人物公开就其视频言行致歉。区区76秒视频,短短三天时间,毕福剑从众星捧月、风光无限的知名主持沦为节目被停、等待处理的调查对象,其前后落差之飘零感不禁令人唏嘘。然此言论风波中老毕如何自辩求全,未经允许而上传视频者法律上是否担责,央视作出处理决定是否合理有据等问题,亟需明确“说法”。


二、老毕何以巧自辩

毕福剑私人聚会视频风波发酵至今,网络舆论各种声音甚嚣尘上,而“有图有真相”的视频证据不免使人顿生百口难辩的无力之感。然而,老毕聚会言论是否当真是其内心写照,其戏说经典可否作为其“用心险恶”的明证,仅因其言笑怒骂就加以“封杀”是否有诛心而论之嫌,皆为须于调查之中细剖深析之处。况且,即使老毕有意戏谑调侃毛伟人,其私下场合作出的非正式言论能否作为评判究责之依据,“以言治罪”的界限在哪里仍有待探讨。

(一)戏言未必真侮辱

就事实真相而言,视频中毕氏一唱一念的情景演绎,是一人分饰解放军和土匪两角的表演创新,还是借机明讽暗骂、宣泄不满,显然有待进一步调查确定。短短一分钟左右的视频,观众仅能读取的信息是私人饭局聚会之中,毕氏斜靠座椅之上,在酒后微醺的状态之下为在座各位唱说戏曲。而饭局之中众人焦点如何引至毕氏身上,此番演绎缘何发起,演绎究竟持续多久,视频均未有所反映。且视频是否经过剪辑,能否真实还原当时情景,有无断章取义、遗漏重要信息,是否掐头去尾、恶意误导观众,目前仍不得而知。无调查就无发言权,在其他佐证缺失、真相尚未还原的情况下,仅仅依据一分钟视频就对事件作出定性评判未免过于轻率。

当然,判断言论是否不当应根据言论的内容性质及言论作出时的背景加以综合考量。语言表达基本上立足于两大交流功能,传播个体观点认知和表达内心情绪。[3]但就视频中在座人士观看毕氏表演之时笑语不断,不难推知当时欢乐轻松的环境氛围,而毕氏在演唱之中加入东北方言,唱和之间形成一本正经与诙谐轻松的大幅反差,其搞笑意图明显。因此,毕氏言论表达重点应在于活跃就餐气氛、娱乐在场人士,而非借机煽动、刻意传播政治观点。在娱乐搞笑的目的之下,调侃戏谑只为博人一笑的手段方式,倘若刻意夸大拔高为政治路线错误,无疑是断章取义、本末倒置。

(二)私下言论莫深究

退而言之,即使老毕出言之时真有调侃不敬伟人之意,众人对其于私人聚餐中的私下言论如此不依不饶、深挖细究是否有些小题大做、苛责过度?毕竟毕氏不当言论系私人聚餐之中作出,而私人聚餐本身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与私人性,且基于成员彼此间的熟悉程度及信赖关系,其氛围较为放松。较之于公共正式场合的严肃刻板,私人场合更具随意性且尺度更大。因此,老毕若以私下言论自辩,于法理而言,并无不妥。

首先,私下言论在场合上具有非公共性。私下言论究其本质而言是建立在对其受众信任的基础之上的,言者因相信其表达止于受众不会被公众知晓方敢畅所欲言、甚至肆意谩骂。就其场合而言,私下言论并非在街道、公园等传统用于意见交换的公共论坛作出,其地点更具密闭性,并不具备公共论坛 “不受阻碍的进入”特征,因此私下言论的受众相对固定,是在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情形下作出。

其次,私下言论在内容上具有非公开性。察其内容而言,私下言论更接近于腹诽,是仅针对自己人的私言秘语,其私话耳语多为一时情感沟通所需,兴之所至而发,并非其深思熟虑之后的正式观点,因而言者脱口既出便了、听者入耳一听则罢。加之,私下言论因其内容随意、尺度难控而极易引发争议招受批驳,言者往往不欲其一己私言被更多的人知晓,因而私下言论在作出之时就以其非公开性表明言者不欲对其担责之态度。

再次,私下言论在形式上具有非正式性。与严肃谨慎、致力广泛传播观点的公开演讲相比,私下言论者大多信口而言、甚少斟酌词句,故而缺乏明确具体可独立解释的观点认知。因而,私下言论鲜少具有煽动性,多是“由心不由脑”的产物。

言者自是无意,听者不必有心。毕氏戏言产生于饭局酒桌之上,发自于酒酣耳热之间,在不对外人开放的私密空间之内,对着三五酒友插科打诨、嬉笑怒骂,乃是人生常态。正所谓,私人领域得为一切无损于公益之行为。若是针对餐桌玩笑等私域下言行大做文章,肆意渲染,则难免出现人人自危、道路以目、私权备受碾轧、舆论暴力肆行之窘相。因此,毕氏酒桌言论仅为其私下之言,并不具备公开性与正式性,老毕显然不必对此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三、擅传视频须担责

毕氏言论明明是在私人聚餐中作出,然为何事态演变如此之烈、影响范围如此之广?究其原因,拍摄视频并擅自上传者“功不可没”。而此种未获当事人准许,擅将他人私下场合的调侃戏谑公开发布上传入网并做恶意政治引导之人,其人品用心如何评判自不待言,但其法律上是否需要承担责任仍有探讨之必要。

有观点认为老毕作为知名主持,其言行举止被拍摄上传是其作为公众人物享受社会关注的必然代价,其不当言论被大肆攻伐是其“表里不一”、不肯谨言慎行的深刻教训,其遭受停工待查是其“吃法砸锅”“嘴责自负”的当然结果。[4]毕竟老毕作为公众人物、知名人士,之所以享有一般社会公众所难以企及的社会资源和优势地位,皆是源于社会公众对其关注的累积,并且由于公众人物知名度较高、影响力较大,其言行举止更应为社会公众树立模范典型,因此,忍受他人拍摄曝光,是其隐私权所应受限制。因此,擅传者虽为好事者,但无须承担法律责任。

对此,笔者不甚苟同。公众人物虽经常曝光于镁光灯下,活跃于荧屏之间,但对其拍摄跟踪大多是在当事人自愿或默许的情况下方能得以进行,如果当事人明示反对,除非为公益之诉求,任何人不得擅自为之。即使有公众人物以曝光隐私来换取社会关注,但也只是其基于处分原则自愿放弃部分隐私权益,并不代表其从不享有相关隐私权,也不代表其已然放弃全部隐私权。因此,对公众人物的隐私保护不应有所区分。

因此,擅传视频着侵犯老毕隐私权,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依照法律规定,公民有权对其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私有领域、私人活动、私人信息等隐私加以专属性支配,任何人不得窥探、泄露。毕氏言论虽于家庭之外作出,但鉴于其饭局酒桌非经许可他人不得入内,因此其性质上仍归属于私人领域范畴。因而,毕氏在其私域范畴内所为之言行,均属于其隐私范畴。擅传者即使经当事人默许而得之,亦不得加以泄露利用。

倘若,毕氏言论发表之后止于受众,事态发展尚不至此,上传者受而不止、一味搅混水才使得问题愈发不可收拾。上传者取得老毕视频的方式是否偷拍所得暂且不论,但其未经毕氏允许径自上传公布争议视频做法,将毕氏私下言谈公诸于众,使得本应在饭桌上一笑而过的几句戏言被人紧抓不放、大作文章,造成本属毕氏私隐的私下言论之非公开性被破坏殆尽,确属严重侵犯毕氏私隐之行为,且毕氏目前遭受节目被停、名誉受损等损害结果皆因擅传视频之故。

随着互联网进入自媒体时代,人人皆可是话题发起者,事事皆能引发舆论骂战。公共论坛已从传统的街道、广场拓展至网络空间,在高科技充斥于各处生活细节、社交网络逐渐取代传统沟通方式的时代背景之下,言论自由这一基本宪法权利对公民素质、社会理性和法制规范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央视进退陷两难

毕氏风波一出,中央电视台对毕氏作出调查处理之决定以表明立场,但此种力求撇清的做法实难真正排拒公共舆论有关其主持人言论失范之批判,在这场舆论大潮之中,央视无论作何处理都难逃苛责,是弃车保帅息风波,还是略施薄惩保老毕,众人均在猜测观望。

首先,视频事件中央视对老毕监管并无缺位。中央电视台是代表我国主流媒体的官方电视台,是党政人民的重要喉舌,是接受中宣部和广电总局双重领导的官方宣传机构。毕氏不当言论虽有不堪低俗之处,且视频中展露的性情与其在荧屏中形象想去甚远,但其视频言行系属其私下行为与其本职主持工作无关,并非央视监管范畴。且毕氏台前幕后两样,并非欺骗群众感情。人性本就复杂多面,公众人物在荧幕上的人物设定受到观众喜爱,并不意味其真实个性完全符合观众期待。“我不同意你说话内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因此,观众有权表达对视频中的老毕的不喜欢,但也不必对老毕非主流言论上纲上线、大兴“文字狱”。

其次,老毕作为党员,对主流意识形态加以调侃戏谑,确实对其所属机构团体形象引来无数争议。质疑毕氏党性和政治品格的人员,在抨击老毕的同时,自然认为力捧老毕的央视作为上级组织难逃干系;因老毕“台上台下两个人”而倍感失望的观众,在痛斥老毕的同时,同样也会怀疑老毕是否是受工作环境之影响而难以出淤泥不染。真可谓,老毕后院着火实委屈,央视池鱼被殃真无奈。因此,央视根据组织纪律及劳务契约对其作出调查处理决定着实合法有据。但对老毕究竟是严惩不贷、绝不放过还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则属于央视裁量把握的尺度范畴。而老毕究竟何去何从,唯有静观其变。


五、结语

老毕视频发酵至今,各方攻伐论战轮番上演,反对者要求严惩,声援者力主放过,笔者认为主流价值观之所以成为主流,在于其兼容并包,容许质疑和不同;而毛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自然因其巍然屹立,不因三言两句而毁。

信息只有正常流动,才能实现情绪平衡、追求真理、完善人格、聚焦共识等价值,是以若对言论一味采行禁制和塞堵的方式,则断无可能有诗意般的栖居,而只可能滋生无数红皮萝卜式的人物。

公众人物应为社会道德楷模、风尚指引,故其动静之间应符合社会角色期待。虽人非圣贤,难能永远无过。但既为公众人物,当思自律自守。有些举措,即便没有精确的显规则约束,但因特殊角色而引致的规则投射,也应慎守畛域、恪守边界。正所谓:因你有名,故不可平常视之。


【注释】

[1] 肖玉:《毕福剑欠全国人民一个道歉》,http://fun.youth.cn/2015/0409/1094961.shtml,2015年4月8日访问

[2] 《饭局凶险,毕福剑何去何从》,http://www.ll0358.net/anhui/renwu/20150408/7085_3.html,2015年4月8日访问

[3] 参见【美】阿兰·艾德斯·克里斯托弗·N·梅著,项焱译:《美国宪法:个人权利案例与解析》,商务出版社2014年版,第435页。

[4] 《新华社批名人口祸:老毕王思聪嘴纯属咎由自取》,http://news.youth.cn/yl/201504/t20150409_6569632.htm,2015年4月9日访问。



进入 秦前红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言论自由   毕福剑  

本文责编:lihongj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法学 > 法学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650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微信公号“武大大海一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