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为我国职业教育把脉、出药方的人不可谓不多。但是,批评归批评,清议归清议,职业教育实践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显然,这源于人们对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真正“软肋”是什么这个问题尚未搞清楚。如果我们对职业教育病理的诊断是错误的,由此而来的处方必定是隔靴挠痒,更勿论什么改革、创新。笔者认为,在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最核心、最关键的是政府、学校以及企业的角色及其关系。政府、学校以及企业是职业教育发展最关键的三大基本要素,查找问题、寻求出路都不能外乎于此。否则,我们只能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修修补补,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这恰恰是当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是以政府开办的各种职业学校为主体进行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办学属性上以公办院校为主体的发展格局。我国职业教育机构中相当一部分由原来行业管理的学校改制而来(目前还有一部分保留),一部分由公办普通中学分化或改造过来。这两部分公办院校占学校总数的大多数。近些年出现了一批由企业或私人投资的职业教育机构,但为数不多且以培训为主。二是在资金投入上政府成为职业教育的投资主体。这与上述的公办为主体的办学属性是相联系的。三是从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监督到各个层面的教育改革行政性极强且缺乏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以及办学体制之下,政府成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强有力主导者,职业院校自主办学的空间非常狭小。四是社会力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机构的积极性未能被激发起来,现有的以社会力量身份参与职业教育的办学机构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尤其是在招生、享受政府补贴等方面,与公办学校无法形成公平、合理的竞争。总之,尽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基本确立,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职业教育的这种发展格局尚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而这种作为计划经济体制时代产物的管理机制、办学机制,严重抑制了职业教育发展应有的活力。
(二)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乏力
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是近些年讨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关键在于职业学校能否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是否能满足学习者具备谋生乃至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要求。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其问题在于办学水平难以适应行业企业的要求。关于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问题,黄炎培的回答令人深思。他指出,“今日之患,不患人之不信仰学校,而患在学校之无法使人信仰。”诚然,从职业教育机构来讲,内部工作要首先做好,不能一味只要求外部环境的支持与配合。职业院校办学水平过低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学校办学长期以普通教育的观念主导办学实践,实行关门办学,社会化程度太低。而在目前行政主管部门主导职业教育的方式,绝大多数职业院校不仅没有来自主管部门的直接压力,而且也难以感受到来自社会的间接压力。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竞争,导致职业院校以提高人才质量与办学效益为目标的改革缺乏必要的内在动力,使得教育教学改革呼声和口号尽管很高,但基本上是形式多于实质。至多是以名目繁多的所谓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噱头,以取悦上级主管部门,或为学校争名逐利。由于外部压力与内部动力的缺失,从而最终使得职业教育改革名实不符,进而导致整体办学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三)企业不积极参与职业教育
从教育发达国家的历史和经验来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运行时间不长,现代企业及其制度发展不够完善,企业比较普遍存在功利性极强、缺乏长远发展眼光的缺陷,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意识,由此导致在我国的校企合作中,大多是松散的、低层次的合作。一般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会经历三个阶段或三个层次,一是企业支持职业教育,二是企业参与人才合作培养,三是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格局中,这三个层次的企业参与形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整体参与程度相当低。换言之,我国企业在最低限度的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方面还远远不够。这导致绝大多数职业院校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道上只能孤军奋战,同时导致行政主管部门主导的职业教育改革只能局限于在职业院校内部进行反复的、意义不大的调整。企业之所以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一是源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即企业“公民意识”,二是源于企业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而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意识极端薄弱,并且参与其中的企业动机与行为也多值得怀疑。因此,如何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并且不断提高其参与层次,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显然,在上述职业教育的三大软肋中,管理体制的问题是最根本性的。因为这种管理体制尽管强调在政府主导下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的互动,但实际上已经成为阻碍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互动的力量。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2月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时指出:“完全由政府主导的职业教育,很可能偏离社会需求。”李总理的讲话表明了政府高层对于当下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反思,同时也表明了对职业教育改革的切入点有了清晰的认识。因此,如果政府(不是教育主管部门)能够顺着这个思路,逐步突破体制性的障碍,切实从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要素入手进行深度改革,我国职业教育在未来的五至十年内必定会取得令人鼓舞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