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在此次台湾地方选举中惨败,全台最重要的六都(台北、新北、桃园,台中、台南、高雄),国民党丢掉了五都,执政的地方县市大幅缩小,随后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请辞。有人将其比喻为国民党自1949年撤出大陆以来最大的溃败,也有人比喻这是淮海(台湾称徐蚌)会战以来的最大战败,甚至还有党内人士认为,这是中华民国建国100年以来最大的挫败。
事前,大部分台湾人知道国民党此次会失败,但是没想到它败得如此惨。连民进党也没料到自己会有如此大的赢幅。国民党在六都选举得票率40%,民进党46.7%,加上很多投票人以无党籍自居,包括实则偏绿的台北市长当选人柯文哲在内,民进党实际赢得六都里的一半以上选票。
柯文哲以穿着白衣出现,狂吸选票,这位没有政党后援、没有财团背景的所谓"素人"可以大获全胜,象征第三势力的崛起。但柯文哲这第三势力倾向民进党,这种影响力辐射到其他县市。另外80后出生的年轻选民超过两百万人,此次积极参与投票,发挥影响力,尤其体现在网络上。根据研究,这些人70%的政治认知得自于网络上的同侪传播,他们惯于否定权威,当然也反对马英九的倾中政策,恐惧中国的竞争,宁愿锁国自保,对国民党投下反对票。
此次选举可以作为观察台湾的新起点,同时,中国要意识到与台湾交流时对象的多元。
很多大陆涉台学者表示,经过这次选举,似乎越来越难了解台湾,台湾变化太快。其实台湾变化是常态(因台湾为小岛,容易受国际及大陆影响),而且不是"新常态"。从1988年解除戒严后,台湾就不停变化,理性及感性交互进行,现实与理想不断拉锯,但总体仍然往务实及理性方向走。例如此次选举后,胜选人不骄恣,承认对方的努力及成就;败选人风度翩翩恭喜对方,民主风范十足。
台湾国民历史背景复杂,有不同利益,集体社会记忆大相径庭。北京若只与高层打交道,尤其只对国民党或民进党高层努力,不足成事。现在大陆应注重台湾三个群体:
首先是台湾的年轻群体。台湾20岁以上(相当与90后)的人有资格投票,此次"首投族"约有100万人口。往年他们对政治冷感,但今年他们透过打卡、直播、图影、社群等方式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参与热诚。他们支持的新当选的县议员都是二十六七岁,是今年"太阳花学运"领导人,学运结束后分别回乡去竞选,未来他们在政坛上大有可为。
而这些族群又恰恰是在李登辉及陈水扁"去中国化"的教育下长大,对一个中国意识模糊,直觉认为台湾的高失业(影响的都是他们的父母及兄长),国际空间狭窄,都是中国霸凌所致。
中国可以安排国内80后及90后的群体和他们交往,不必有太多附加条件,也不必求太多近利,只增加彼此的了解。今年年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说,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而心灵契合必须从了解做起。
第二是台湾的专业人士。中国可以制定政策,吸引台湾专业人士加入大陆国企或民企,这些专业人士很多学养具佳,国际化经验丰富,在台湾却面临高失业率、低薪、高房价等风险。例如,台湾少子化风暴来袭,大学新生急剧减少,明年大学就有两万多教师(多数拿到国外博士)行将失业。他们走进中国大学校园,可带进新观念,新潮流,提升中国大学水准。
很多台湾专业人士也有长时间建设水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经验,只是因为现在台湾基础建设几已完备,这些人常无用武之地,而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要资助很多国家修建基础建设,都可运用这些人的专长,达成双赢。要达到心灵的契合,首先就要培植相同的利益。
第三就是民进党的县市首长及村里长。台湾的县市长要胜选,首要繁荣地方经济(不像内地地方首长可以靠卖地赚钱),也都认为与中国大陆发展经济关系至关重要。例如,台南市长赖清德、高雄市长陈菊及民进党大佬谢长廷都到中国访问过,也对中国经济力留下深刻印象。中国政府可以广泛邀请这些民进党中高层访问,有交流互动,就是建立互信的第一步。
此外,台湾的村里长是台湾最基层的民选官员,类似中国的村委,有7800多位。他们与普通人民接触最密切频繁,而且是传统人际关系枢纽点。如果邀请他们参观访问大陆,了解今日的大陆面貌,将有助于台湾人民了解中国大陆,建立相近的价值观。
其实,此次国民党大败,原因错综复杂,但与两岸政策息息相关。自从2008年马英九与中国大幅修好交流后,经济并没有显着成长,台湾基层人民及上班族并没有雨露均沾。开放大陆客观光,受惠的只有与旅游、纪念品有关的行业,而且很多都是中方或台湾高官投资的公司,ECFA经济协议也只嘉惠企业界,一般基层人民及上班族对两岸经济进展无感。而台湾这6年的经济成长率除2010年达到10%,其余年份都徘徊在3%左右。
不过两岸经过交流互动,已经产生强烈动能,直航班机从无到一星期500班次,直航客每年达1000万人次,每年进出台湾的陆客500万人次。即便未来是民进党执政,台湾也不可能回到李登辉时代或陈水扁时代的"戒急用忍"(意即与大陆交往不要太急,要忍耐)时代。而且民进党要在2016年求胜,必须争取中间选民的认同,中间选民常以经济为考量点,不愿意走台独意识形态。
因此,两岸关系必须要"去选举化"。到2016年1月的总统大选前,马英九只有一年多任期,势将成为跛脚总统,甚至已被判政治死刑。2016年的总统及立法委员选举,选战厮杀将比这次更甚,大陆不必跟着蓝绿两阵营选情起舞,扭曲政策思维。这也就是《旺报》(台湾唯一一家专门报导大陆事务的报纸)所谓的"两岸政策去选举化"。无论台湾的候选人怎么"操作"两岸关系,大陆和台湾国民党对于台湾地位问题的底线,就是坚持"九二共识",即两岸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而不是一国两制,即搁置政治争议,先求经济利益相合。
中国也应继续与台湾谈判既定议程,例如签订货物贸易协议,互设办事处,协助台湾参与国际区域经济整合。有人主张,马英九已成跛脚总统,无需在此时继续这些协商,但是现在协商比未来协商可能更容易达成双方共识,因为协议如过台湾立法院,将来即便民进党执政,也不能轻易废除这些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