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的各类企业的经济收入都有下滑的趋势,因而在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经济衰微现象。本文从中国经济增长率较低、中国经济受外贸影响会有所回升、中国经济“信贷泡沫”现象严重、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等几个角度分析了在世界经济新格局下,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前景,文末对全文进行总结。
一、世界经济新格局下中国经济增长率较低
当今社会,世界经济的新格局是“一超多强”,这种经济格局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改变。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在未来的十五至二十年间,中国经济增长率可能会低于百分之八,这就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活跃市场、促进经济的增长,以此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高速发展。
二、中国经济受外贸影响会有所回升
当今社会,不仅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重大的压力和挑战,就连一些发达国家也刚刚走出全球经济低迷的谷底,处于漫长的经济恢复时期,而且还有可以出现轻微的经济波动。欧美国家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这些国家的经济开始逐渐复苏,受到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中国经济也会随之而获得增长。中国经济在近二三年内处于“库存化”状态,投入在房地产和基建等项目上的资金仍在增加,所以,2014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会有所上升,但这并未改变中国经济增长率持续走低的趋势。
三、中国经济“信贷泡沫”现象严重
就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来看,可能存在相当严重的“信贷泡沫”,而且中国企业负债累累,高居世界榜首。中国各行各业企业的平均利润率都处于下滑的趋势中,国家必须面对这种严酷的现实,创造性地寻找激活经济低迷现状的方法,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中国的金融系统和银行也应该提前做好预警,降低风险和隐患,从而减少经济损失。
四、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
近年来,中国经济虽然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但经济增长率却在逐年下滑,到期央票数量接近于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做出了调整,放宽了运转的条件和空间。据统计,在2012年,中央银行的社会融资为15.7万亿,货币投放量为2.7万亿,而到了2013年,社会融资达到17.29万亿元,货币投放量增加8.89万亿元。此时,降低商行的法准金是一项明智的政策决策,而且即使再增加基础货币投放也无需考虑通货膨胀的困扰。IPO的重新开闸和增加市场的流动性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稳定发展,但要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长处于瓶颈期,货币政策难以发挥其优势作用。放松货币政策可以使贷款资金流向地方政府、房地产和腐败企业,不能增加制造业的经济收益。中国经济宏观调控政策中的货币政策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但只有通过降准、减息才能减少融资成本,进而增加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由此看来,适当地放松货币政策有利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但应该关注宽松政策下资金的流向问题,避免使资金在地方政策、房地产和某些企业中的滥用。因此,国家需要大力改革政府体制和官员升迁机制。
总结
面对中国经济增长率持续走低的趋势,国家应该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实行货币政策,还应减免中小企业的赋税,以此来提高就业率和居民消费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中国经济的高速稳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