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并按照这个要求提出了“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关键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些全新的表述对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也对财税领域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财政监督部门是财政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经济监督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作为财税政策的护航者、财政运行的监控者和财经秩序的维护者,保障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和促进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能是其根本职责和使命所在。
监督财税政策落实,保障政府宏观调控的效果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这表明,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和国家的宏观调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不是充当“守夜人”,而是要以国家发展的战略决策为导向、以财政和货币政策为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如此才能更好地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弥补市场失灵、熨平经济波动、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财税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最重要工具,财税政策执行的到位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进而影响到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市场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财政监督部门通过开展财税政策执行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可以揭示和纠正重大财税政策贯彻落实中出现的执行不到位、执行走样、虚假应付等问题,确保政令畅通,促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不仅可以保障宏观调控的效果,而且有利于促进市场功能的充分发挥;通过监督企业对政府补贴资金的申报、管理、使用情况,保障财政资金引导和鼓励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环境保护等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引导企业更加注重自主、自立、自强,公平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参与宏观财税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如开展政策可行性调研、跟踪执行反馈以及绩效评估等,可以客观分析评价财税政策的可行性、实施效果,及时反映政策落实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推进相关政策措施的完善,为进一步的宏观决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导向作用,增强宏观调控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
监督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良好的市场秩序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有良好的市场秩序才能确保市场健康有效运行。理论和现实都证明,市场机制有一定的自发和盲目性,市场主体为获得自身最大利益有可能导致对公共福利的损害,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有效地维护市场秩序,从而解决市场外部性的问题。当前,我国市场体系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比如,企业不当竞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中介机构执业质量不高、金融机构管理粗放等现象和行为,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市场有序运行,对市场配置资源产生负面影响,迫切需要通过加强监督管理来进行治理和规范,确保财经秩序的有序。财政监督部门是政府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一员,实施会计监管是《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等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利,履行好这项职责,对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财政监督部门通过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专项检查与日常监管,纠正财务管理和内控制度方面的违规行为,可以促进企业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可以使会计信息能够更好地反映经济运行的过程和结果,为各个市场主体依据信息自主决策提供基础信息支撑,进而引导资源更好地实现市场化配置;财政监督部门通过对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执业质量进行行政监管,可以促进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提高,更好地履行职能和体现中介机构独立、公正、客观的特点,确保经济信息的真实性和公正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市场信息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确保市场各个主体信息对等、公平竞争。
监督财政收支运行管理,促进政府合理参与市场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主要是通过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调节再分配等政府作用,解决市场在公共产品供给和收入分配公平方面的失灵。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合理的财政收支管理可以为国家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宏观上调节收入分配提供坚实的支撑。但是,近年来由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不够科学明晰,导致我国财政收支管理中存在一些越位、缺位和错位的问题,比如,为了完成GDP增长率考核任务,盲目上项目、铺摊子,加剧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为了招商引资,过多地采取对企业奖励和补贴、减免税收、低价供地等直接干预经济的手段,扭曲了要素价格,干扰了市场机制作用,误导资源配置;为了做大财政收入数字,采取提前征收、列收列支空转、人为调剂入库级次等方式制造虚假繁荣,影响了财政收入质量,干扰了财税秩序,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降低了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和质量。财政监督部门通过对政府的财政预算收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可以纠正不合理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财政收入弄虚作假现象,规范各级政府的行为,避免政府对市场的过多干预和拔苗助长现象,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确保市场公平,激发企业内生动力;通过对财政支出项目的前期评估、事中监控、绩效评价、情况反馈等,可以提高财政支出的科学性、有效性,避免在竞争性领域形成“挤出效应”,使市场决定生产要素的流向和资源价格,更好地发挥市场自身的调节功能,推动产业和行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对教育、社保、医疗、卫生和住房等事关民生的财政支出的监督,促进公共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公共服务普照社会民众,从而有效维护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