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国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而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把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定位为经济增长(GDP)、扩大就业、控制物价、国际收支平衡,现代宏观经济学对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的定位是一种用指标替代目标的错误做法。而且这些指标并不能准确反映国民经济真实发展状况,这四个指标的好坏与满足国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水平并不是必然正相关,甚至很多时候正好相反。因此,需要找出能够真正准确衡量满足国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水平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指标。
一、经济增长指标(GDP)的缺陷
1、GDP指标完全忽视了家庭内部成员之间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因为GDP是按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交易价格计算出来的,而非市场交易活动则无法计入经济总量。所以家庭成员之间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家庭自产自足产品都无法GDP。比如家庭成员对小孩和老人照顾,家庭成员所做的洗衣做饭等家务工作都没有记入GDP,但是这些工作对于提高国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质量水平至关重要。
2、GDP指标有时会把对社会财富浪费和破坏记为增加GDP
由于我国GDP指标统计一般采取收入法,这种核算方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到。这种GDP统计方法把大量没有增加社会财富甚至浪费社会财富行为记入GDP。比如很多城市大拆大建行为、拉链路行为,道路等公共设施建设维修维护中浪费行为。一个典型的例子:安乡县黄安公路2010年刚刚修建了水泥路,按质量标准要求使用年限20年以上,但是实际上才4年不到大部分路面都已经损坏,现在就投资4000多万元重新修建。如果2010年修建严格执行国家标准,2014年就不需要重修,就没有GDP,结果由于是豆腐渣工程,现在又要重新修建,给建筑公司职工增加报酬、给地方政府增加了税收,给企业增加了利润,增加了很多GDP,但是实际上不给社会增加任何福利,反而损害了社会福利,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还有环境污染问题,比如一个高污染污染企业在提供产品和服务过程中增加了GDP,治理环境又增加了GDP,但是实际上环境污染带给国民带来的负福利。
3、GDP指标不能真实反应不同国家之间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一是因为GDP指标完全忽视了家庭内部成员之间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一个国家家政服务市场化水平更高,那么这个国家的GDP就更高,但国民经济实际产出并没有增加。二是由于国家之间GDP的比较只能将本国货币计算GDP按照汇率折算成为国际通用货币计算的GDP,这种折算导致各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实际产出计量严重失真。因为外汇汇率只能反应出进出口商品比价关系,而进出口商品只占一个国家的国名经济总产出很小的比例,这种国家之间GDP比较难免以面概全。
正是GDP指标的这个缺陷,导致一些国家政府为了提高本国GDP在世界上的排名,不惜牺牲国民利益,人为提高本国货币的汇率。比如我国由于执行了出口退税、低标准资源税、低标准污染物排放等错误经济政策导致我国人民币汇率高估了30%以上。我认识一个经济书刊出版人,他就特别害怕人民币汇率下降,他害怕人民币汇率下降,导致我国GDP国际排名下降。实际上出口退税、低标准资源税、低标准污染物排放等错误经济政策的本质就是牺牲国家税收、贱卖国家资源、牺牲国民生命健康补贴外国消费者的行为。比如:2013年世界GDP前三位美国、中国、日本分别是15.83万亿美元、 8.3万亿美元、5.3万亿美元。如果按照人民币汇率下降30%,那么美国、中国、日本分别是15.83万亿美元、 5.81万亿美元、5.3万亿美元。中国的GDP就从相当于美国52.4%,下降到36.7%。实际上这些数字上变化根本不能反映一个国家商品和服务产出的真实水平,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比较美国和中国真实水平,根本没有那么大差距,甚至中国真实商品和服务产出已经超过了美国。因为中国第三产业价格水平基本上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而第三产业占了美国GDP的50%以上,中国也占了45%。把这些价格因素考虑进去之后,中国GDP不但不会少于美国,还会超过美国。
4、GDP指标与国家财富增长没有必然正相关性
经济增长GDP与老百姓幸福没有直接关系,人民物质生活是否丰富不在于GDP的多少,而在于财富的积累。把GDP等同于人民物质生活丰富,等同于社会财富的增加,导致一些伪经济学家发出这样奇谈怪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可以提高中国的GDP,日本大地震的灾后重建可以让日本走出经济衰退。这些观点在中国官员还很有市场,因为这些观点支持他们在浪费中腐败,腐败中浪费。有些官员真的恬不知耻,他们浪费国家财政资金大吃大喝,还美其名曰:拉动内需。
综上所述,GDP既不能反应一个国家真实产品和服务的产出总量,又不能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经济产出水平在世界上真实位置,也不能反映出一个国家国民幸福程度,所以GDP不能作为衡量一个国民经济体发展水平衡量指标。
二、扩大就业指标的缺陷
就业率指就业人口与16岁以上总人口的百分比。就业人口包括指定时期内届满一定下限年龄,有工作并取得报酬或收益的人,有职位而暂时没有工作(如生病、工伤、劳资纠纷、假期等)的人以及家庭企业或农场的无酬工作者。就业率指标存在一下明显缺陷。
1、不能准确放映国民真实就业水平
就业率统计把照顾别人家的孩子、老人等家务工作算作就业,而没有把在自己家庭里从事照顾小孩、老人等家务工作计算为就业,这种就业率完全忽视了家庭成员对自己家庭的老人、小孩照顾等家务工作的贡献。而实际上在自己家庭中所做的各种家务工作比在别人家做同等工作对社会贡献更大,因为照顾自己家庭的老人、小孩,不但可以起到照顾老人、小孩的作用,还可以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促进社会和谐。
2、就业率的高低与人民幸福程度没有正相关性
扩大就业与人民幸福不但没有必然正相关关系,实际上正好相反,人们工作时间越少,收入越高才会越幸福。不然中国共产党怎么会在革命时期领导工人罢工,要求减少工作时间,提高工资标准呢?人们都忙于工作、苦于加班而无奈放弃假日和休闲,从而造成人们闲暇时间和感受人生、享受生活时间的减少,这样生活那里有幸福可言。因此,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时间,提高民众收入才是正道。增加就业不过是一个增加民众收入的手段,而把增加就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就是一种典型把手段当成目标的舍本逐木行为。
3、扩大就业政策只会造成不公平竞争和腐败
扩大就业政策无非就是针对部分人群和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资金支持和政府人力资源部门提供培训、中介等服务。对一部分企业和人群实行税收优惠、资金支持,就必然造成对其他企业和人群的歧视和不公平。既然这些优惠政策只有少数企业和个人能够享受,官员就必然会利用发放优惠政策权力进行寻租,从而产生腐败。由政府提供本应该由市场提供一些职业培训、中介等服务,其服务往往针对性差,脱离市场需要,而花费成本远远高于市场成本。
三、物价稳定指标的缺陷
物价本质就是货币流通量与商品流通总量的一个比值,在货币流通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物价高低就放映了出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丰富程度。对于具体的商品和服务来说,其价格变化是商品供求关系变化的信号。因此,物价稳定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存在严重缺陷。
1、物价控制目标实现好坏与人民幸福没有必然联系
控制物价与人民幸福也没有关系,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物价控制的很好,但是人民物质生活资料异常短缺。物价控制目标还让政府左右为难,当价格下降时,就当心农民、企业等生产者赚不到钱,当价格上涨,又担心居民生活成本高。其实商品变化不过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反应,政府根本不用担心商品市场价格变化。人为控制物价只会扭曲市场供需关系,人为控制粮食、蔬菜、肉食等部分商品价格的本质就是让劳动人民承担货币发行过量的成本,特别是让农民承担成本,鼓励让有钱人浪费。在计划经济时控制物价的后果就是减少商品供给导致用于满足人民物质生活资源异常缺乏,黑市交易严重。
2、政府调节物价往往造成不公平竞争和腐败
比如在08年猪肉价格暴涨时,发改委是出台了繁养母猪补贴政策和鼓励建立规模养猪场政策,可是补贴还没有发到农民手中,肉价就开始暴跌了,又需要补贴杀母猪了。其实只要猪肉价格高,养猪能够获得超过市场平均利润,即使政府不补贴养猪,扩大养猪的人就会很多。现在猪肉价格暴跌,发改委又出台了猪肉收储政策,结果又只会延长肉价在地位运行,农民更加赚不到钱。因为猪肉收储政策使得一部分有权势的养猪户卖出猪肉的价格高于市场价,他们可以加大养猪规模,而普通农民只能按市场价格销售。而猪肉收储政策又使猪肉储备在高位,压制了市场价格的上升。实际上,猪肉价格下降,养猪没有钱赚,养猪人就减少养猪数量,减少供给。政府调节物价的政策不但破坏了市场运行机制,还专门制造腐败。奖励规模养殖场政策,除了有关系的人才能享受补贴外,有关执行部门和人员还大肆收受贿赂。现在的猪肉收储政策除了增加政府财政支出外,还增加了猪肉生产的社会成本,压制了猪肉市场价格上涨,让少数有权势的养猪户受益,并且相关执行部门和人员可以大肆收受贿赂。
四、国际收支平衡指标的缺陷
国际收支平衡就是指一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的差额为零。其实对于一个市场经济国家来说,国际收支平衡根本不能算是一个问题,出口多了,其货币汇率就会上涨,进口多了,其货币汇率就会下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收支根本就不需要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指标。
五、正确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指标
正确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应该是以不断增加物质和文化社会财富总量来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用来衡量物质和文化社会财富总量指标就是在污染排放标准、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基础货币增长发行量等固定下来后,用税收指标、社会保障水平、社会公平指数等三个指标衡量。
1、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规定每一种污染排放标准,规定每一个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标准,比如湿地、森林、草原等保护标准,将基础货币发行增长率固定下来。只有规定了每一个种污染排放物的标准,并严格执行,才能保证空气、水、土壤的质量,才能保证国民最基本生活质量。只有规定每一个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并严格执行,才会有优良的生态环境,才会有美好的家园。只有把基础货币增长发行量等固定下来,才能用货币准确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
2、国民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
⑴税收指标。要让税收指标成为衡量一个经济体发展水平指标,就要制定公平合理税收制度,一是税种设计要简单,只要增值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资源税就够了,二是保持每个税种的税率长期不变,除了资源税之外,其他税种的税率都可以长期不变。这样的话,税收多少就可以准确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而不像GDP在统计中可以作假,官出数字、数字出官,比如2013年中国各个省市区的GPD比国家GDP要多出6万亿元。税收一方面用来建立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另一方面用于维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政府机构运行,其中增值税就用于政府机构,包括立法、政府部门、军队、司法等机构,个人所得税、消费税、资源税用于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⑵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水平高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用于社会保障资金的多少,另一个是社会保障的公平程度。社会保障资金的多少由税收水平决定,社会保障公平程度由社会保障制定决定。要设计出公平社会保障制度最重要就是避免因人而异的保障政策,特别是要避免分穷人和富人社会保障制度。一个完整公正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面向所有人的幼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的普惠制社会保障体系。像现在针对穷人设计保障性住房、低保制度都应该废除,因为一个人贫富是很难鉴定,结果保障性住房、低保制度都演变成为了权贵福利。建立普惠制社保体系后,就根本不用担心就业问题,缺乏技能的人可以从事照顾老人小孩的工作,有创造力的人可以一心一意搞发明创造,不用为自己和家的人生计发愁。
⑶社会公平指数。社会的公平一是要求制度设计公平,二是要求制度执行的公平。制度设计公平就是要求一个国家法律、制度、政策没有歧视,不合理政策。目前中国大量歧视性、不公法律、制度、政策需要改进,比如城乡居民待遇方面就存在大量不公平法律制度。制度执行公平就是要执行单位和个人不贪赃枉法。无论制度设计公平,还是制度执行的公平都离不开政府机构高效运行。用于维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政府机构运行的增值税的税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机构效率越高,雇佣的人数越少,那么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就越多,创造的社会财富就越多,那么政府征收增值税也越多,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待遇也就越好。一个公正的社会,每一个人都只能通过劳动创造财富,而不能依靠剥削别人积累财富,这样促进社会财富不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