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即将迎来60周年华诞,与此同时,与联合国改革相关的讨论也达到高潮。日前,中国政府发表了全面阐述中国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立场的官方文件,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
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它为解决国际冲突提供了一个组织架构,反映了多边管理国际秩序的意愿。按照当时的设计,联合国是一个以安理会为行动指挥部的机构,是保障集体安全的重要力量。但是,联合国目前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挑战。这些挑战不单是联合国本身的问题,也是全球化时代出现的全球治理的新问题。
首先是来自于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对于联合国多边机制的重大挑战。美国作为后冷战时代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利用美国空前的实力取得对于世界事务的控制权。美国企图建立一种单极世界秩序,显然与全世界多数国家与人民的意志相违背。
其次,全球化的发展不仅没有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相反加剧了财富集中与分配的失衡。而作为政府间组织的联合国,长期以来存在着“重安全,轻发展”的倾向,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未能有效地解决世界发展的失衡问题。联合国必须在发展问题上有所作为,必须起主导作用。
第三,传统安全问题未得到解决,国际和平事业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威胁。就目前来说,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是其中最大的威胁。包括集团和国家形式的恐怖主义都是人类安全的威胁。应当在联合国的指导下,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引发恐怖主义的根源问题。开展不同文明、文化之间的对话,推动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应当成为改革后联合国工作的重要内容。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快的国家。通过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显著提高。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处于一种有利于平衡、融合各方意志与利益的地位,中国政府发表的官方立场文件无疑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笔者认为,中国的立场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坚持多边主义的原则。中国认识到,多边主义是全球治理的唯一可行的途径。削弱联合国,削弱多边主义,世界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巨大的分裂。
第二,坚持世界的平衡发展。各国必须努力解决发展失衡、财富分配差距悬殊的问题。中国的立场文件明确指出,发展失衡不仅影响发展中国家,同时也对发达国家不利。应当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创造有效公平的发展机制,在这个方面联合国应当起到领导作用,其中包括消除贫困、疾病、环境以及自然灾害等问题。国际社会有责任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有利于发展的硬件、软件基础设施。
第三,扩大代表性与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扩大代表性,不仅要照顾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而且要兼顾地区之间代表性的平衡。另外,工作效率也是检验联合国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准。联合国不能成为空洞议论的讲坛,必须具有有效的行动能力,加强安理会是其中重要的内容。
第四,强调处理好主权、人权、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人权已经成为一个基本的国际共识,保证人权是联合国改革的重要内容。人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既包括政治权利,也包括经济权利与社会权利。应当用更加宽泛的眼光看待人权。
第五,综合考虑“增常”问题与维护联合国团结的问题。当前,联合国面临着分裂的可能性。一些国家在联合国的改革中过于强调增设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重要性,并企图强行推动于己有利的方案,但是,成员国在这一敏感问题上存在严重的分歧。因此,中国强调联合国成员国之间应当在安理会改革的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否则将给联合国和多边主义带来灾难。中国的谨慎态度代表了多数国家的看法。
中国关于联合国改革的立场文件,应当说是一个兼顾了各方意志和利益、照顾到历史与现实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的方案。这一文件与现有的改革方案,包括名人小组报告以及联大主席报告等文件相呼应。当然,我们必须正视国际政治经济的现实,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仍然是最为重要的政治力量。理想的方案还必须与世界政治经济的现实相配套。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的立场必将得到多数成员国的重视,将有益于推动联合国成员国之间的和解与合作。
(作者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