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是内地首个自由贸易区,国务院于今年8月底正式批准启动,总面积28.78平方公里,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涵盖外高桥保税区、洋山深水港及上海浦东机场区域。国务院常务会议在通过上海自贸区方案的同时,表示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让多个城市有了遐想的空间。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获批后,自贸区概念随即蔓延至各地区,广东(广州南沙、珠海横琴)、深圳前海以及天津乃至重庆、福建厦门都表示要申请自贸区试点,相关地区的个股也是拔地而起,出现持续上涨甚至连续涨停。
谁将成为下一个自贸区?广东毗邻港澳,相比其它沿海城市,设立自贸区的优势大。天津作为环渤海经济圈重要港口城市,并早在2007年12月天津东疆综合保税港区一期刚封关时,就提出要建设自由贸易港区,而重庆作为内陆城市也不甘落后。
广东联合港澳 可能加大审批难度
广东拟联合港澳,共建区域性的粤港澳自贸区,希望成为继上海之后获批国内第二个自贸区。9月18日,广东省长朱小丹在全省1-8月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强调,抓紧推进申报设立粤港澳自贸区。这与此前风传的南沙、前海、珠海横琴、白云空港“打包”联建略有不同,专家认为,粤港澳一体化、打包申请区域性自贸区,不仅获批更有胜算,而且优势互补,发展前景相当可观。
他们认为粤港澳联合申请,共建区域性自贸区,立足打造粤港澳一体化格局,这是粤、港、澳升级、合作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发挥政策红利,为区域自贸区带来的多重效益。上海和广东两个自贸区战略地位、功能都不尽相同,上海自贸区主要面对东北亚,而广东主要是面向东南亚,两者定位不同,但都是我国对外开放整体新格局的一部分。如今,粤港澳三地联手共建区域性自贸区,在互惠互利的共同愿景之下携手共谋划,因此,此次申请获批几率颇高。
其实广东一直是改革开放排头兵,如今,国家首个自贸区设在了上海,广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对于广东而言,申请自贸区是势在必行。其次,自贸区是一个新平台,“区域自贸区的提出,意味着广东走了一条和上海自贸区不一样的新路,有利于发挥粤、港、澳优势,实现三地互补发展”。
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很早就提出积极探索建设与国际通行惯例接轨的自由贸易港区。上海自贸区与前海的关系是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合作大于竞争。广东自贸区方案将被带到北京去,相信中央对于自贸区的概念不会只有一个上海,在东南沿海,在特定的几个城市,都可能有自贸区的出现,这会是一个国家的战略,在几个区域进行试点和创新,有助于国家应对新一轮全球竞争。?
广东其实一直在强调区位特殊性,其实这次拉大港澳,反而将问题弄麻烦了,因为自贸区是非常麻烦的问题,政策非常特殊,不易贸然大规模运作。当年深圳成立特区时,都实行出入证制度,而自贸区虽没这么特殊,但也自成体系,与外面难以对接,其与以前的各种优惠政策完全不同,因此广东拉上港澳的做法看似聪明,其实加大了审批的难度。而港澳问题也已经不是中国目前考虑的重点了,中国现在面对的是整个世界。
重庆主要是整合,仍局限与货物贸易
在重庆,2012年1月,黄奇帆就在两江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会上提出,要借鉴自由贸易区的机制,在对外开放方面进行全新的探索和实践。随后,在2012年全国两会上,重庆保税港区官员透露,重庆正在制定自由贸易区方案。然而,由于薄王事件的发酵,重庆自由贸易区的方案制定一拖再拖。
国际上常用的自由贸易区概念,一是国与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区,如北美自由贸易区,指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自由贸易区;第二种自由贸易区则指货物贸易范畴,商品进出口范畴的自由贸易区,也叫保税区。当年朱镕基在上海做市委书记的时候,浦东开发,建设了全国第一个外高桥保税区,英语就翻译成自由贸易区。这是国际上一个保税货物范畴的自由贸易的概念。
大家同样在做自由贸易区,但定义内涵是不同,重庆市是传统意义上的货物贸易的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保税区的升级版。上海的自由贸易区不仅仅是货物范畴的自由贸易区,更是在讨论一个离岸金融的自由贸易区,甚至在法律方面,采取了和以往“正面清单”不同的“负面清单”做法,直接列出不被许可的法律提示。从这个意义上,重庆政府从来没想过也要去马上报批一个自由贸易区。重庆自贸区正在推进中央已经批准的货物贸易保税区政策用好用足,包括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贸易等。
负责重庆自贸区专题研究是中国生产力学会,而中国生产力学会正是上海自贸区方案的深入参与方。从2006年开始,中国生产力学会就开始参与上海自贸区方案的调研和设计,并最终成功推动上海自贸区落地获批。
重庆市的经济格局是北热南冷,二合一的方案则是把北面的两江新区和位处南部的巴南区统筹在一起,可以促进市内区域的平衡发展。
在此次上海获批设立自贸区之前,重庆已经在两年前开始构思设立自贸区,并且存在两个不同的分别涉及重庆两江新区和巴南区的自贸区版本。在此前各自单独形成的方案中,两江新区是设计在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设立新型自由贸易试验区。按照全球通行的“隔离封闭、境内关外、充分自由、政策优惠、港区结合”的规则进行管理,全面发展港口作业、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出口加工、商品展示、离岸贸易、离岸金融、期货保税交割等业务,构建空港、水港、铁路港三港合一,保税、物流、贸易、会展、结算五轮驱动的自由贸易园区平台。而巴南区的方案建议采取“一线(国境线)放开、二线(与非自由贸易园区的连接线)管住、区内经济自由”的方式,在麻柳沿江经济区设立滨江自由贸易园区。而这一自贸园区则是以消费保税为特征,改变大陆仅有保税物流、保税加工而没有保税消费的被动局面,解决出境购物带来的税收流失、就业流失和相关产业损失。
目前重庆市已基本确定采取“二合一”打捆申报的方式。“目前方案还没有最终完成。但在自贸区区域的设计上,基本的思路是以两江新区为主,巴南区配合。两地都会有部分区域进入自贸园区申报范围。”该负责人表示,待方案最终完成,将会上报国务院。
在中国地图上,重庆偏居西南一隅,为群山环抱。无论是长三角抑或珠三角,距离重庆的直线距离都在2000公里以上,意味着天然高企的物流与时间成本。从重庆出发,沿着西北方向直线距离不过1万公里就是欧洲。然而在过去,重庆输欧货物却只能先向东运输到上海,装船后南下穿越马六甲海峡,再转向西北前往欧洲。这一绕,多出来足足2万公里路程。自从渝新欧铁路开通后,重庆成为内陆开放高地。
重庆的筹码在于“渝新欧”铁路,该条国际大通道从重庆出发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至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16天便直达德国杜伊斯堡,比沿海地区省时20多天,运价仅为航空的1/4至1/5。“这条铁路打开了内陆对欧贸易的窗口,如果重庆建设自由贸易区,将刺激数万亿的内需消费市场。”此外,同国内其他13个保税港区相比,重庆具备了水港和空港两个功能,在同浙江舟山、天津滨海、广东南沙等地区的竞争中,能借助渝新欧大通道打开欧洲贸易窗口,刺激带动内需市场。
自贸区不会贸然扩大
随着各项工作的进展,自贸区已经从最初的政策优惠转为对自贸区内制度改革的关注。在自贸区内有些什么事是不能做的,此次上海自贸区的试验会有一个时间路径的考虑,成功一项就往外推一项,也就是上海自贸区内的改革将分步进行,试验成功的内容逐步推广到全国自贸区内,另外还面临产品如何进入内地的问题,都需要制度性解决。
另外,上海自贸区更多是强调金融和政治实验,是真正的可与上世纪的经济特区相比拟的“特区”,甚至比经济特区更特,这也是其他实验区不能比拟的,比如自贸区有望实现利率市场化,存贷款利率都将取消管制;但在人民币自由兑换方面,对于是全面放开,还是仅仅“资本账户项下”放开,现在还存在分歧。如果上海自贸区初期运作顺畅,能成功吸引更多外资,并进一步推动内地外和利率自由化,以及便于资本流动,对内地重整经济结构会很有帮助,则中央可能会在未来几年进一步扩大自贸区范围至整个浦东。
除了金融还有政治,有消息还认为,将解除自贸区的网禁,在区内开放“政治敏感的”国外网站。香港有报纸透露报导,“自贸区”内人士将可自由浏览多年来一直被视为政治敏感的一些国外网站,包括全球两大社交媒体Facebook和Twitter,以及《纽约时报》等报章的网站。该报道报导援引“了解内情的匿名政府消息人士”的话说,“自贸区”管理部门还将邀请国外电信公司,竞投区内互联网服务牌照。
中国开放之初的前沿,是港澳,面对的主要是海外华人,这也是中国早期外资的主要来源,而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国,中国的开放面向的是全世界,甚至要为世界制定规则,因此这种的任务只能由上海完成,而其他地方显然不具备这样的优势,因此自贸区的复制性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