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燕:中国人大官员称“以房兴市”是城镇化误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94 次 更新时间:2013-09-17 20:15

进入专题: 以房兴市   城镇化  

沈燕  

* 新型城镇化应围绕“人、业、钱、地、房”五大要素

* 产业支撑和转移人口稳定就业是城镇化重要基础

* 应建多元化改革成本分担机制和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

路透北京9月16日 -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到底选择何种路径?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认为,新型城镇化要围绕“人、业、钱、地、房”五大要素深化改革,其中产业支撑和转移人口稳定就业是城镇化的重要基础。

他在接受路透专访时表示,城镇化以单一的房地产业为支撑,“以房兴市”是一种误区,要强化城镇化的产业支撑,促进产城融合,通过推动产业发展来提高城镇吸纳就业能力。

“解决城镇化‘钱从哪儿来’的资金难题,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改革成本分担机制和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辜胜阻称。

他建议,一方面确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成本分担办法。中央政府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对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支持力度,并承担农民工市民化的特殊性支出;设计和推进相关制度改革,规范土地财政为税收财政,确保地方财政有稳定可靠的税源。

另一方面,要完善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成本分担机制。地方政府要逐步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企业要顺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基本福利。要建立体系多层次、产品多样化、渠道多元化的市场化投融资体系,包括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引导民间资本通过多种项目融资方式参与城镇化建设。

具体举措包括:创新并完善包括土地抵押在内的农地金融等新型金融产品,鼓励民间资本主发起成立民营银行,大力发展草根金融机构支持草根创业,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多渠道满足城镇化融资需求。

同时,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引导民间资本通过BOT(建设-经营-转让)、BOO(建设-拥有-经营)、BTO(建设-转让-经营)等项目融资方式参与城镇化建设。创新金融工具,探索通过市政债券、资产证券化、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等方式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筹集资金。

此外,还要扩大政策性金融供给,为城镇建设提供稳定的中长期信贷,引导保险资金、邮政储蓄资金、社保基金等长期资金参与城镇化建设。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此前专门邀请两院院士及有关专家到中南海,听取城镇化研究报告并与他们进行座谈。李克强指出,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科学论证,周密谋划,使实际工作趋利避害。

**人往哪儿去**

人是城镇化的核心。新型城镇化最关键的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让转移人口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人的城镇化要解决转移人口“如何市民化”以及“人往哪儿去”两个问题。

辜胜阻认为,市民化关键是要有稳定就业和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全国应实行统一居住证制度,使基本公共服务按居住证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

要完善教育经费保障和教育体制改革,科学统筹和规划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在解决农民、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着力破解异地高考困局,从全国通盘考虑研究和出台异地高考制度安排。

同时要深化医疗、养老等基本社会保险制度改革,逐步将农民工及随迁家属纳入医疗保险体系,针对农民工不同类型及具体情况,完善与农民工构成和特点相匹配的养老保险制度,并建立有效的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续接制度。

户籍制度改革要采取“因城而异,因群而异”的分类指导原则,优先将拥有稳定劳动关系并长期生活在城市的“沉淀型”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要解决城镇化“人往哪里去?”,关键在于提升中小城市的人口聚集功能。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城市群,以大带小,把周边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纳入块状的城市圈内;另一方面要依托县城发展中小城市,提升其人口聚集功能,在有条件的地方将农村社区建成城镇化的末端,鼓励更多的人就地城镇化,减少城镇化过程中“候鸟型”和“钟摆式”人口流动带来的巨大社会代价。

而产业支撑和转移人口稳定就业是城镇化的重要基础。辜胜阻认为,城镇化要防范产业空心化风险,加快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借力信息化建造智慧城市;农村城镇化要引导鼓励各类企业向重点城镇聚集,打造农业特色镇、现代工业重镇、商业大镇、边贸强镇、旅游名镇等,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分工合理、特色突出、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土地制度改革**

推进城镇化,土地制度改革和居有定所都是绕不开的话题。辜胜阻认为,土地集约使用和土地改革中使农民利益最大化,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

他指出,过去30年,城市面积扩大的速度大大快于人口增长的速度,也就是土地城镇化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为此,要保障城镇化建设用地的集约使用,改变这种局面,推动转移人口土地在确权基础上的有序流转。

要创新土地管理制度,在符合有关城市法规、政策、规划的前提下,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坚持农民受益最大化的原则,完善土地“确权、流转、征用”等一系列环节,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赋能工作,完善农民承包地、宅基地的流转机制,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

同时要改革征地补偿制度,合理确定国家、地方政府、集体和个人的收益分配办法,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防止地方政府以地生财而随意侵占和损害农民权益。要严格控制征地规模,探索建立城市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进城落户人口规模相挂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土地利用机制。

而使进城人口住有所居和安居乐业是城镇化的关键所在。他指出,要构建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深化住房及保障房制度改革,要建立覆盖不同收入群体的多元化城镇住房供给体系,使进城人口实现安居梦想。

要通过企业建职工住房、社会提供出租房、政府提供住房补贴和保障房、盘活闲置房源、鼓励二手房和三手房交易等多渠道增加住房供给,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

具体举措上,一要引导房地产开发商开发适合进城人口居住的中小户型、中低档次住房,满足中端层次和低端层次的住房需求;二要通过征收房产税及其基础上的住房空置税,提高住房空置成本,加快住房信息建设等措施挤压空置住房进入市场,增加住房供给。

三要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完善住房租赁市场监管体系和租户权益保障政策,让进城人口有充分的“租-买”选择机制,引导住房梯度消费;四要推动住房保障由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并存逐步转为以货币补贴为主,降低住房支出占进城人口生活成本支出的比例,保障他们能够“住得起”。

“总而言之,要把城镇化这一最大潜力变为现实动力,必须通过改革。改革要坚持渐进原则,如果以户改和土改一夜之间改变二亿多农民工的户籍,使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将导致灾难性后果。”辜胜阻称。(完)

(审校 张喜良)

    进入专题: 以房兴市   城镇化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776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