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永久 王玲玲:当前我国社会利益矛盾化解路径思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53 次 更新时间:2013-06-15 08:03

进入专题: 利益矛盾  

舒永久   王玲玲  

【摘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各项改革的进程中,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结构不断分化、重组,各类利益群体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利益冲突和矛盾。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我国社会利益矛盾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提出化解矛盾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各项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利益矛盾 原因剖析 化解路径

2011年我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已经达到了10.48%,跻身于世界大国的行列,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阶段不仅是我国发展的“黄金时期”,更是一个“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在这个时期,不仅要重视“社会主义大蛋糕”的创造,更要重视“社会主义大蛋糕”的分配。一旦各个社会阶层之间产生利益冲突,形成利益矛盾,将会直接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局。因此,客观分析当前我国社会内部利益矛盾冲突,化解各种社会利益矛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

对于当前我国社会利益矛盾的认知

其一,利益矛盾主体呈现多元性特征。这种多元性是由社会利益的不同分配方式决定的,从生产关系的结构来看,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受到一定生产关系的制约,社会财富的分配是按照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来决定的。因此,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着人们实际利益大小的可能性,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才是将这一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直接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是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由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必然会引起利益主体之间的迅速分化,进而形成代表不同利益的多元利益群体。

其二,利益矛盾主体的复杂性。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背景下,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利益领域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并且相互渗透。这些利益矛盾冲突又通过不同形式反映在不同领域,如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等。这些复杂因素集结在一起,使当前我国社会利益矛盾主体呈现出较为复杂的态势。

其三,利益矛盾呈现出一定的对抗性特征。关于“社会矛盾”一词,已经明确为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产生的矛盾冲突,不具有对抗性质。但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系列群体性事件,由于处理方式不当,对社会造成较大影响,不容忽视。即使是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也要密切注意那些与人民群众直接利益相关联的敏感问题,采取多途径协调利益关系,警惕利益矛盾范围的扩大化和性质转变,以免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当前我国社会利益矛盾的成因分析

首先,从经济领域分析。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和欲望表现在人与人关系上,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关系就是物质利益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就是在物质利益这一矛盾对立统一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它决定和支配着人们其他方面的关系,物质利益矛盾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矛盾。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冲突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领域引起的经济利益矛盾。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利益结构也随之不断重组,特别是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因此,社会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便会形成各式各样的利益矛盾和冲突。

当前在经济领域最为凸显的一个问题就是: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这不仅体现在不同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而且也体现在同一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此外还有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所有制之间的矛盾等等,造成这些利益矛盾冲突的原因有市场自身的原因,也有非市场化方面的原因。市场自身的原因主要就是指由于人们先天能力差异导致的效率差异和收入差异,其根本原因在于分工不足带来的负面效应。“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①“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相互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这种共同利益,首先是作为彼此有了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②而非市场化方面的原因则是指由于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性所导致的人们之间不正当的利益争夺手段获取的不正当利益,或者是一部分的利益主体通过寻租方式,通过攻击国家政策漏洞而获得的不正当利益或者利益地位。

其次,从政治领域分析。造成当前我国社会利益矛盾的原因主要是社会民主和法制建设滞后。民主建设滞后主要体现在:人民群众在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保障四个方面的合法利益无法保障。比如,在民主选举过程中,群众选举的干部往往没有真实充分的反映他们的普遍要求,反而往往演变为仅代表少数人意志;在民主决策过程中,决策不透明,决策体现的往往是少数干部的意志,群众很少能参与到决策程序中;在民主监督过程中,社会事务公开是人民群众实施监督最有效的形式,然而社会事务管理不透明现象屡次发生;在民主保障程序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知法犯法现象屡屡发生,官僚主义、腐败之风盛行。而法制建设滞后体现在:虽然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在不断增强,对民主的要求越来越高,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但是由于他们对法的认识不够、法制意识淡薄,可能会导致某些能够简单解决的利益矛盾纠纷变得复杂,如果沟通受阻,还会造成群体性利益冲突。

最后,从文化领域分析。随着社会进步,文化的多样性已经被逐渐认同,价值观也日趋多元化。多元化的价值观使人民群众的思想更加开放、更具包容性,但是多元化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也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利益矛盾产生的思想基础。不同价值观必然会驱使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形成各种利益矛盾冲突,社会上因此出现了一些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价值取向,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道德观和价值取向被逐渐弱化,人民群众原本正确的价值评价标准与这些不良价值取向产生巨大偏差,引发大家对于利益观思想认识上的巨大震荡,这些可能会加剧利益矛盾的产生和激化。

当前我国社会利益矛盾的化解路径

一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整合机制。从根本上化解我国当前社会利益矛盾,首先要建立健全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整合机制。所谓利益整合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系统化的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并且通过相关制度、方法最大限度地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做到“各有所得,共同发展”。“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③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整合机制,需要畅通社会利益表达渠道和完善社会利益约束机制。化解社会利益矛盾,一方面,需要明确社会各界的利益要求,构建理性、宽畅的社会利益表达沟通渠道,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到利益整合的过程中来,使他们能够表达真实的利益要求。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健全利益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利益获得环境。使人民群众获取利益的行为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双重约束,从而规范其获取利益的行为。此外,还需建立一套社会利益保障机制,笔者建议,由国家、政府主导,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通过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社会救济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等,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困难群体的利益。

二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矛盾化解机制。首先,要积极推进社会民主法制建设,这是社会利益矛盾化解的根本途径。从根本上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积极广泛地参加社会各项事务,体现他们的利益意志。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监督权,使利益主体对公平正义充满信心。其次,要建立社会利益矛盾的预警机制。社会各界应普遍树立矛盾防范意识,提高警惕,从思想上做到“防患于未然”,加大对社会利益矛盾产生的问题研究,最大限度地从根源上采取措施予以化解。最后,要建立多元化的社会利益矛盾化解机制,多渠道、多方式对社会利益矛盾进行化解。多元化的社会利益矛盾化解机制应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如人民调解委员会、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基层司法所、政府机构、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员,基层法律工作者和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以及其他有能力的工作人员等。

三要建立社会共同的利益观认同机制。要充分整合社会不同的利益观,通过社会利益观思想教育和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做好社会利益矛盾化解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的利益观和价值观应该是趋同的,虽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仍然存在,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这种现象在任何一个社会发展阶段都不可避免。因此,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习社会主义社会荣辱观,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共同的利益观认同,形成共同的精神目标,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社会利益主体之间互助与合作,在和谐的社会氛围内积极消除各种利益矛盾纠纷,增强人民群众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信心,提升人民群众投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

【作者分别为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4页。

③周建华,刘国强:“关于当前社会利益矛盾的分析和思考”,《东岳论丛》,2005年第7期,第26页。

责编/韩露(实习)

注: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原创文章,网络转载请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人民论坛》杂志”字样。书面转载请联系010-65363752或邮件至rmlt@rmlt.com.cn。

    进入专题: 利益矛盾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484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人民论坛(总第406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