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一个可能的文化灾难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110 次 更新时间:2004-12-08 23:03

进入专题: 燕园文摘  

冯骥才  

大坝已然筑成,长江蓄水在即。水位一旦升高,山川骤然大变。亘古以来,一切景观及传说即刻化为乌有,三峡也将不复存在;随之而来,却是一片全新的风景奇观出现在眼前。现在,我们谁也无法预想出这风光到底是何模样。但可以肯定,在升高到一百七十米的水面上,那些最终没有淹没的山头峰顶,一定是千奇百怪,延绵千里,蔚为壮观。这是廿一世纪中国人“人造”的景观。世界上绝无仅有,人类史上也绝无仅有。而且这突如其来的景观没有人文历史,没有民间传说,连名字也没有。

于是——可能出现什么情况呢?

我想,首先是沿江各省各市各县,先派出一拨拨人,乘着大船小船,把自己境内所拥有的一些浮岛式的山头进行考察。伴随考察,自然还有游览、探奇,照相。

现在人们的经济头脑都非常发达。马上就会发现这些浮岛和山头,是天赐的旅游胜地,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是发财致富绝好良机。这机会就看谁先抓在手里了。很快,整条长江就进入一个旅游开发的热潮。想想看,一千多公里的新天地,会有多么巨大的旅游吸引力。没来过长江的人要来看,以前来过长江的人现在也要看。

于是,人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给这些“新出生”的岛屿山头起名字。中国人大体属于形象思维的,喜欢像什么叫什么。于是“马头山”、“佛头山”、“奶头山”、“元宝山”,还有“棒槌岛”,“葫芦岛”、“母子岛”、“蓬莱仙岛”等等就全来了,说不定还会冒出一个“英伦三岛”呢。名字一定,就要邀请书法界名流或各级领导题写山名,不管写得好还是写得赖,名人有名就行,领导高兴就好。随即凿刻于绝壁,字愈大愈突出,描上红漆更显眼,显眼就能招引游人。很快这些水上奇峰有如大小商厦,带着花花绿绿的“广告”耸立在江面上。

依照现在旅游开发的速度,马上上马,说干就干,各种开发公司一拥而来。为了给这些野山野岭增加情趣,便大力制造“人文景点”。盖寺修塔,安佛立神;开山凿洞,设危造险。于是,一准会出现什么“神仙洞”、“一线天”、“飞来石”、“八步险”,还有“长江第一险”、“长江第一怪”、“华夏第一奇”。商家用语,言必“第一”。当然,还要请些文人,编造一些“民间故事”作为这些人造景点的依托。反正现在的旅游故事大多是伪民间文学。上述并非我凭空想出来的,单说长江的丰都鬼城不就是这一套吗?

为了旅游设施的配套,各种硬件设施一定也会大干快上,旅舍、餐馆、度假村、商业化的“明清老街”等等,一准全都会出现在这些荒山野岭上。想想看,我们连现成城市的个性都把握不准,谁去管这些“景点”所在地方的历史文脉。毋须多久,那种廉价的、享乐主义的现代建筑、粗糙的仿古建筑、舶来的小洋楼便会拔地起。而且中国人喜欢求同,相互仿效,商品时代又是什么流行干什么,很快——一条江上的模样差不多。

我们将这样地“创造”出神州大地上最大的人文景观,也是一种现代人文。粗鄙的!浅露的!娱乐化的!商业化的!

我们将把一条具有七千年历史的积淀深厚而迷人的长江,改变为一条浅薄的、庸俗的、旅游化的长江。我们真的会这样吗?

不要以为我坐在书桌前,胡思乱想,杞人忧天。只要我们到全国各地转转,看看当今“下边”是怎样开发旅游的,怎样胡乱地改造旅游资源——无论是历史人文资源还是大自然资源,我们就会深深地为长江担忧。

倘若如此,则必是一个文化灾难!

现在还没有任何迹象使我心释然。因为对于“新长江”还没有一个文化法规,我们对未来的长江还没有任何文化设想。谁说可以阻止或避免我上述那种文化灾难的出现?

    进入专题: 燕园文摘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科学 > 科学评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30.html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